第451章 古镜(二)(2 / 2)

王余钱问了一句。

沈愈摇头,“此镜用铜不惜料,宋镜也可以排除,宋代铜源匮乏,铜钱都不够用的,在庆历元年,朝廷诏令:带铜钱出境者,一贯以上的主犯判死刑。一贯钱差不多就是一千个铜板,这点钱就是死刑,由此可见宋代得有多缺铜。”

李铁头问:“启南,那一贯以下呢?我带999个铜板不就好了?”

沈愈直接无语,“古人的智慧岂会想不到这些?一贯以下亦是大罪,是要发配充军的,并且严禁销钱铸器,宋代铜禁之严可见一斑。”

于茂林想了想,“小沈,是不是说,宋代的铜器已经大过铜钱本身的价值?”

沈愈点头称是,“于哥你说的对,确实是这样,铜禁归铜禁,但宋代经济好,有钱人多的是,这些人对于铜器的需求很大。

需求甚至大到铜料本身的价值远高于铜钱的币面价值。

北宋名臣张方平说过,把十枚铜钱熔化可以得到一两铜,然后把熔化的这块铜制成一个精巧的铜器卖出去,可以获利五倍。

因此,就有人私下把铜钱熔化为铜料,从中赚取差价。”

王余钱插话问:“沈专家,这是不是说宋代铜镜更精美了呢?”

沈愈抿了口茶,“不是,宋代铜镜的制作多是注重实用,不求华丽。

刚才我已经说了宋代缺铜。

铜器的制作还轮不到铜镜用好铜。

乐器,礼器,铜像,寺观法器这些才是大头。

另外民间的壶,灯,盘,炉,杯,勺子,筷子,各类首饰,铜钩,铜环,镇纸,笔架,蜡台,包括一些放置物件的器座也都是用铜大户。

放到铜镜上,多是用些粗铜罢了。

属于能用算完。

因为铜太稀少,宋代铜镜普遍薄一些。

所以这面早生贵子的古镜是宋镜的可能也可以排除。”

见王余钱面露失望之色,沈愈安慰道:“王老板你也别失望,听我继续说。

到了元代。

镜形多采用六菱花形以及六葵花,镜子的形状与这面铜镜有差别。

铜镜图案与汉代,唐代,宋代没有过大的区别,多是神仙镜,人物故事镜、龙纹镜等等。

元代铜镜较为稀少,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是选择之一。

然后就是明代了。

明代铜镜跟汉唐铜镜很相像。

明人崇古。

比如宣德炉,就是照着古代著名礼器铸造的。

包括明代瓷器,玉器,能在古籍上找到的纹饰,肯定会安排上。

并且明代铜镜,纹饰都是很吉利的,老人多用福如东海,青年人结婚则多用比如,长命富贵,蟾宫折桂,五子登科纹饰与字词。

从整体风格来看,王老板您这面铜镜当是一面明代古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