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二章 贾蓉:喜闻乐见(1 / 2)

诸天武命 我叫排云掌 4365 字 2023-05-16

“丫的,怎么回事?”

随着漕帮在运河沿岸大肆廉价海盐,自然而然冲击到了当地的私盐利益。

尽管津门出产的海盐,出货价格已经相当低廉了。

可漕帮在出售的时候,依旧参杂了差不多一半左右的沙土和草根,价钱却是比来自两淮的私盐要低。

就是因此,漕帮出手的海盐数量越来越多,轻松抢占了原本属于两淮私盐的市场份额。

没办法,百姓都是用脚投票,在质量差不多的情况下,自然是价钱越低越受欢迎。

然后,两淮盐商很快就傻眼了。

他们手里的私盐,竟然在过了黄河之后卖不动了。

这样的局面,他们还是头一次遇到。

立即发动能量查探详情,很快就摸清楚了原因,顿时怒不可遏差点气炸。

一向合作紧密的漕帮,竟然背叛了他们。

不知道漕帮从什么地方,突然弄到了大笔廉价海盐,直接就在黄河以北的运河沿岸城镇铺货。

一下子,就让两淮盐商损失惨重。

这样的状况,两淮盐商绝对难以接受。

之后的事情就简单了,刚开始自然是谈判,希望漕帮能够延续以往的旧例,不要轻易破坏之前的默契。

能不采取激烈的动作,最好还是不要采取的好。

毕竟,两淮盐商和漕帮的合作,真的相当深入。

两淮盐商的私盐,大头都是由漕帮承销,谁叫漕帮在运河上势力惊人呢?

但凡有运河码头的地方,漕帮和当地的地头蛇,还有地方豪强之间的关系都相当密切。

从两淮盐商手里弄到的私盐,随手就能分销到地方豪强手里,一整个私盐承销体系就这么建立起来了。

地方豪强自然有实力,也有能量将分销下来的私盐,卖到最底层的百姓手里。

要两淮盐商自己打通地方上的关系渠道,那花费就大了去,实在是有些得不偿失。

另外,走运河水道才是最便捷,也是成本最低廉的运输手段,真要是换成陆路那成本上升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不管怎么说,有漕帮配合和没有漕帮配合,对于两淮盐商来说影响巨大。

可惜,谈判的结果很不尽人如意。

漕帮底气十足,直接要两淮盐商放弃黄河以北的私盐市场。

两淮盐商脑子傻了,才会答应这样的无礼要求。

那就没什么好谈的,只能是用最直接,也是最粗暴的方式解决,看谁的拳头更大了。

一时间,黄淮地域的江湖气氛紧张,两淮盐商手下的打手们,和漕帮成员频频发生武力冲突。

这次,漕帮的态度却是相当强硬,丝毫都没有退让的意思,谁都不会将白花花的银子主动推出去。

主要是,津门方面显示出了足够的能量,不管漕帮方面需求多少海盐,都能在当天晚上准备妥当。

那可是足足数十船海盐,单单出货价就足有数千两银子。

而漕帮将这些海盐顺手炮制一番,一天之内就能彻底分销出去,然后获得超过一倍以上的利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