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奔小康(1 / 2)

邹家女成长录 作家rpRMqz 10289 字 2023-05-20

罗先升在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活动中表现突出受到了部队表彰,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救灾活动结束后,鉴于他的突出表现和几年没有探家,部队特批他休假一个月。

7月份,罗先升在老家县城里呆了两个星期,这个时间正好是湖南这个内陆省份天气最闷热的季节,亲朋好友大家都在上班工作,罗先生不便打扰别人,天天闲在家中觉得无聊。他想:我和邹莉认识几年了,还没有过过分的亲热和表白,剩下的假期我何不到广东去看看邹莉,送些温暖和惊喜给她,也借机向她表白我对她的爱慕之情。于是他说走就走来到了广东,突然出现在邹莉面前。

听说邹莉的男朋友来了,晚上,湖南老乡自然相约为他接风。

晚宴上,罗先升冷不丁的从背后拿出了一束鲜花,单漆跪地对邹莉说:“亲爱的邹莉小姐,你能嫁给我吗?”

邹莉冷不防被罗先升的举动吓了一跳,等她回过神来的时候,顿时羞得脸颊绯红。一旁的诸老乡则拍手叫好,几个小姐妹齐声叫着:“嫁给他,嫁给他。”

邹莉只顾得招架,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看到这种情况,姜湘君上前一把拉住罗先升,对他说:“‘戏归正路,言归正传’,还不赶快喝酒啊。”

于是一帮男人你一杯我一杯劝起了罗先升,这边几个小姐妹把邹莉围在中间,一个劲的追问她:罗先升很英俊呃,你们是怎么认识的?

邹梅拉过了小女儿娇娇,在她耳边耳语了一番,只见娇娇快步跑到邹莉旁边,大声地问邹莉:“三姨,你愿意嫁给罗叔叔吗?”

邹莉点了点头,这头一点又惹起了一番新一轮的敬酒,罗先升只得一杯接一杯的招架,众人的兴致一下子达到了高潮。

不一会儿功夫就见罗先升有了九成酒意。邹莉生怕罗先升喝多了出洋相,于是就对姜湘君说:“妹夫,我们两个人送他去酒店休息吧。”于是她和姜湘君一起把罗先升用车送到了恒益大酒店。

到了恒益大酒店,姜湘君开了一间房,两人一起把罗先升扶进了屋里。姜湘君看了一下手表,对邹莉说:时间还早,他们可能还在等我。这样吧,你在这里照顾他,我还是回饭店去和他们继续喝。

姜湘君走出了房间,邹莉把罗先升扶到床上躺下,然后,她到洗手间拧了一把热毛巾帮罗先升擦了一把脸,又帮他倒了一杯茶。她让罗先升休息,如果有什么不舒服就叫我。看着罗先升进入梦乡,她犹豫自己该不该走,想着想着,那边罗先升已经鼾声大作睡着了。邹莉终于下定决心不走了,反正我是非他不嫁了,招呼他一夜不也是应该的嘛!只要婚前我们不出轨就可以了,想他是个军人,也不会把我怎样的。

邹莉看了一下手机,已经12点多了,看着罗先升熟睡的样子,她还是对罗先升放心不下,于是从柜子里拿出了一只毯子披在自己身上,又把空调低了温度,在沙发上睡了一夜。

第二天天一亮罗先升睁开了眼睛看着邹莉在旁边的沙发上睡着了,于是觉得很不好意思,他急忙起身,把被子抱起来盖在了邹莉的身上。谁知他这个动作惊醒了邹莉,邹莉睁开眼睛,看看天已经亮了,于是问罗先生:“你怎么样啊?有没有什么不舒服啊?”

罗先生说:“没事儿,就是酒喝多了,睡了一觉就好了。”

邹莉说:“那咱们到街上吃一点早餐吧。“于是两人来到了街上的小吃店点了两碗皮蛋瘦肉粥,要了两碟肠粉。邹莉对罗先升说:“等一下我们去找一间‘七天酒店’住下,‘七天酒店’便宜。昨天是姜湘君开的房间,我们把钱给他,我们不能太奢侈了。”

罗先升说:“好。”

邹莉一边吃早点一边问罗先升:“你这次突然到这里来,事先也不跟我说一声,什么意思啊?”

罗先升说:“我想给你一个惊喜。”

邹莉假装生气的说了声:“讨厌。”

随后邹莉问罗先生:“你昨天那样向我求婚,弄得我很不好意思,但是,你是不是真的想向我求婚呢?”

罗先生说:“那是肯定的,因为我们两个人单独在一起的时候我几次都不好意思张嘴,所以,当着众人的面,我这样一做,你不好意思拒绝我吧。你看看我们两个其实都不小了,都是3多岁了。古人说‘三十而立’,我们虽然事业上没有什么成就,但是也还过得去。我想,我们的婚事不能再拖了。我这次来也就是这个意思,先把婚期定下来,等我转业后,你也可以辞工回家,我们一起把婚事给办了。这样不仅随了我们的心愿,而且了了双方父母的心事。”

邹莉沉思了一会儿,说:“好啊,那你定个时间嘛”。

罗先升说:“我在这里再住两天,然后就回部队。按照军人服役条例,今年底我就应该转业。等我转业后我就过来和你结婚。那时你再辞工回家不迟,到时候我们在家乡一起看看有什么工作,在一起创业奋斗吧。”

邹莉说:“我们的户口都在湖南,结婚手续还是要回湖南办。那不如这样:你转业了就告诉我,我们都回湖南去办手续。”

罗先升说:“这样也好。”

邹莉伸出小指头对罗先升说:“好吧,那我们就拉钩。我同意你的意见。”

临行时,罗先升把自己随身携带的手提电脑送给了邹莉,对她说:就算信物吧,你留着它学习电脑知识和信息技术,也好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送走了罗先生,邹莉就给邹贵打电话,问她晚上有没有时间?邹贵问她有什么事情,她就把罗先升留给她电脑的事情告诉邹贵。她对邹贵说我想拜你为师学习电脑知识。邹贵说可以啊,晚饭以后你过来我们公司吧。吃完晚饭,邹莉来到邹贵的装修公司。坐下来后邹贵从抽屉里拿出一本书,邹莉一看,原来是《手提电脑学习abc》。邹贵说我接到你电话以后就上街买了这本教材,你最好是从基础知识学起,这样学习会更扎实一些。邹莉说好,那你就从怎么开机怎么关机教起吧,于是两个人一对一的学习开来。

按两人商定的那样,回到部队罗先升就向部队提出了复员转业的申请,鉴于罗先升已经超期服役,按照部队服役年龄和军官管理条例也符合复员转业的条件,因此部队在跟他谈话以后同意了他的复员转业申请。

“十一”国庆节,邹莉接到了罗先升的电话,得知他的转业报告已获批准。于是两人立即商量如何筹办婚事,两人最后统一了意见决定旅行结婚。两人商量决定到江浙和湖南经济搞得比较好的农村去看看,考察“他山之玉”,看看那里的农民农村是怎么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

这年底,罗先生离开了心爱的部队,脱下了橄榄绿的军装回到了家乡。此时正赶上家里要拆迁,按照政策开发商补贴给他们家一笔钱。罗先升叫邹莉请假回来,两人用2天时间走遍了浙江和湖南的长沙近郊、常德、衡阳等地。

回来以后,也许是受到所见的农村朝气蓬勃建设气氛影响,罗先升觉得在县城里呆着没有什么意义。他想邹莉家只有两个女孩,我不如到她家里落户定居,也好在农村广阔天地放开手脚施展一下。电话里他跟邹莉商量此事,邹莉同意他的意见。

邹莉说这当然好了,但是你们家里会同意吗?两人决定先征求一下双方家里的意见。

邹莉问父母,父母皆大欢喜。罗先升问父母,父母意见和跟他不统一,他们认为你要是到她家去就是等于“倒插门”,以后有了孩子就要跟着他们家姓,父母想不通。

罗先升批评了父母的封建思想,他说:我们家里面反正有两个男孩,即便我走了,弟弟不还是男孩吗,还是同样可以给你们传宗接代。有什么不行?再说了,我在城里面也没有什么发展,不如到她们家去,那里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经过和双方家里面做工作,罗先升终于如愿以偿来到了邹莉家,他对邹莉的父母说:“从今往后我就是你们的儿子,现在邹莉还没有辞工回来,家里有什么事情你们尽管安排我去做。”

邹莉父亲说我早几年就打算准备把这个房子翻盖一下,上面再加一层半,你们回来以后也有地方住。罗先升说:好啊,正好我现在闲着没事干可以给你帮忙,另外,我也有一笔安家费可以利用,我们一起来盖房子,等房子盖好以后再叫邹莉回来,这样两头都不会耽误。

得到了邹莉父亲同意,于是罗先升忙前忙后,忙上忙下,帮着邹家盖起了房子。

年底,房子盖好了,接到罗先升电话邹莉决定回家和罗先升喜相逢,电话里她把自己想法告诉了钟老板,钟老板先是叹了一口气,然后才说:“虽然我是不愿意让你走,但是毕竟你也不小了,应该有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事业了。你既然决定了就回吧,以后有什么困难能用得着我呢,尽管吭声。”

辞了工作,邹莉说一不二连忙电话跟老乡一一道别。老乡们听说“三姐”要走,都提议给她饯行,她婉言谢绝了大家的盛情。她对众人说:以后你们回家我们有得是机会聚。

一切准备好了以后,她想起了让她最放心不下的邹添和邹文,于是又给她两个打电话,她对邹添说:你在这里如果没有事情可做,不如跟我回家去吧。现在农村条件好了,回到家里,有我的一碗饭吃,就饿不着你。邹添开始还嘴硬,说我在这里已经习惯了,回去可能受不了那份苦,我怕挨不过去。邹莉对她说这里再好也不是你的根,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穷窝,再说,通过我们的努力,我相信家乡会变好的,也不会是穷窝,别忘了,那里还有你的女儿和爹娘。听到这些话,邹添沉思了一会儿,终于声音低沉的答应跟邹莉一起回去。

邹莉接着又问邹文愿意回去吗?邹文说我没有告诉你们,我刚准备结婚,他也是湖南人在这里打工。你看这样行吗,我先跟你回去,看看家里有什么发展,如果好的话也叫他到我们那里去。

邹莉答应到时间一定不爽约。

罗先升由于聪明能干,勤快节约又乐于助人,尽管是外乡人,但是在村里面很快就赢得了好名声,不久村里完善党支部建设,支部书记缺少合适人选,于是众人自然把目光落在了共产党员、复员军人罗先升的身上。经过群众推荐和上级党组织考察,罗先升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在就职大会上,村里的党员和广大社员都对他寄予厚望,使他对带领群众奔小康,摘掉贫困帽子更有了信心。

邹莉回来以后,床头罗先升跟邹莉常常谈的最多的话题就是商量如何如何摘贫困帽子奔小康,白天黑夜他们走访群众,在综合大家的意见后,第一年,他们在村里先建起了蔬菜合作社,第二年又发展了生猪和三鸟合作社,他们要把个体经济的力量拧成一股绳,走合作社道路,大家一起致富奔小康。

邹莉负责的蔬菜合作社在第一年取得效益和经验的基础上,第二年又在合作社里分出蔬菜、水果、农家乐几个小组,她们盖起了蔬菜种植大棚,采取不使用化肥农药的种植模式,信守诺言,搞绿色种植,很快种出来一批质量优质的蔬菜。很快,生猪养殖合作社也在发展生猪养殖的基础上,发展出生猪、山羊、禽兽和渔业生产组。村办企业的经营模式逐步扩大。村里又成立了物流公司,使生产出的产品不积压,加速了生产流通。

蔬菜生产出来以后,邹莉与邹添积极的联系销售,她把她们的困难电话里告诉了钟老板,请求钟老板助一臂之力。经过一番努力,钟老板告诉她:“我在广东已经帮你联系了几个比较大的商场,他们答应要你的蔬菜和猪肉、羊肉,但是要一年签订一份合同,双方要信守合同。”

邹莉说:“这个我们可以保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