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我等要劝霍光“霍氏代汉”!(求订阅)(1 / 2)

大将军虽然站得高,但是没有大汉天子高。

剿灭了上官家之后,大将军在朝堂上自然是再无敌手,而整个朝堂在他的手中也是任其控制。

孝武皇帝信任大将军,孝昭皇帝依靠大将军,当今天子离不开大将军。

看起来已经到了无人能敌的地步。

但是,说到底,大将军的权力仍然来源于天子。

既然如此,那么如果是天子要动大将军的话,大将军能够抗衡吗?

大将军府的正堂中,顿时就陷入了一种奇怪的沉默当中。

无人敢在此刻发声。

刚才他们说的话,已经是足以判个具五刑和族灭了。

“任公言重了吧,这县官登基以来,对大将军可是敬重有加啊,说一句大逆不道的话,说大将军与天子情同父子也不为过。”执金吾苏昌说道。

这几年来,苏昌一直担任大将军长史一职,现在这执金吾虽然是半个武将,但是突然遇到这种大事,仍然有些手足无措。

“苏公说得在理,何况大将军的幼女可是当今皇后啊,不论从孝昭皇帝论起,还是从县官论起,霍家都是响当当的外戚。”乐成也难以置信地问道。

大汉以来,外戚始终是天子可以仰仗的力量,天子真的会做出自毁长城的举动吗。

“县官的家事就是天下大事,你们也莫要忘了,县官此时可还未亲政,而大将军也从未说过要何时还政。”田延年终于暂时收起了那份对乐成的敌意,开始心平气和地商议起事情来。

“可大将军终究是会还政的,难不成县官还以为大将军永远……”苏昌没有把话说完,后面那半句话还是烂在肚子里好。

“就怕县官——他等不及了。”任宫简短地说道。

任宫此话一出,几个人就没有再接着往下说了,而是各怀鬼胎地暗自思考起一个他们并未想过的问题。

大将军到底要什么,是要当权臣,还是要当皇帝?

他们都大将军一手拔擢起来,知遇之恩必定要报,这自然是假不了的。

但是,他们当的仍然是大汉的官,拿的仍然是大汉的俸禄钱粮。

大将军把持朝政可以让他们鸡犬升天,但是如果有一天大将军想要另起炉灶呢?

大汉代秦,自然是天命转移。

但是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不也曾经发生过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的事情吗?

那么,在大汉来一次霍氏代汉,似乎有些惊世骇俗,但是也“有法可循”。

此事距今不过三百年,仍然历历在目。

平日里,大将军从未有过这样的表露,但是他已经熬走了一个年轻的孝昭皇帝。

现在又迟迟不肯还政于帝,口口声声说是为了报孝武皇帝的知遇之恩。

但是,谁说得准大将军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这个关节,以前没人提起,也就没人敢想。

现在任宫提起了,那么就有人敢想了。

而且,随着今日前殿的事情传出去,许多人都会慢慢想到这个关节。

天子不信任大将军——光是这一句话就能引起轩然大波,大汉天都可能会塌!

几人突然对大将军霍光的所作所为感到不耻,平日里言必称孝武皇帝,似乎是大汉的第一忠臣。

原来心里想的是此事啊。

几人互相望了对方一眼,心照不宣地点了点头——这一刻,就连乐成和田延年都暂时放下了怨仇。

大将军怎么办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自己要怎么办。

“任公,抛开大将军与天子的关系先不论,那我等该怎么办?”苏昌问道。

“我等能怎么办,诸公再想一想,我等聚在此处,是因为什么?”任宫反问了一句。

他的脸上有一道刀疤,当年上官桀作乱的时候,他担任上林尉,亲自带兵捕杀了上官桀,这就是当时留下的印记。

虽然带着博梁冠,但是任宫可是带过兵的武将,身上的气势不是乐成和苏昌这些人能比的。

被任宫这一反问,其余的三个人再一次陷入了沉思。

“我等聚在此处,自然是担心……”乐成说道。

“担心何事?”任宫汹汹地逼问道。

乐成不敢直说,他的身体向后靠去,似乎颇为犹豫。

田延年不屑地看了乐成一眼,那张黑炭一样的脸比平日更加阴沉,他字句清晰地说道:“担心县官对大将军不利,殃及池鱼。”

这是霍党没得选的地方。

在霍光这棵大树下乘凉是惬意,但是树如果被雷劈了,那他们这些草也活不下去。

这几个人哪怕现在就去北阙跪罪,以此来表达对大汉刘氏的忠诚,恐怕也已经来不及了。

“县官真的要动大将军了吗?”苏昌再一次瞪着眼睛问道。

“朝堂上的争斗,往最坏处想,是绝对不会有错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