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今日朕打了仲父的脸,如何善后?(求订阅)(2 / 2)

丞相府、大司农和太常寺这三个重要的衙署,全部重新开衙。

丞相府、大司农和太常寺这三个重要的衙署,全部重新开衙。

今日,就有七八成的属官吏员回到了衙署,相信到了明日,那剩余的人也会陆续回到衙署当中。

恐怕除了任宫和乐成之外,所有人都会比平日更有几分勤奋。

丞相任宫和太常乐成,被天子告赐三个月,“不用”干涉政事了——这两个衙署,有左贰官在,足够应付了。

他们暂时都是可有可无的“摆设”了。

接下来的三个月,这两个“三公九卿”要么乖乖来找天子低头,要么一直耗下去,最后等来一个丢官的结果。

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出路。

派去这两个衙署的羽林郎和昌邑郎已经撤了回来,但是任宫他们不敢有其他的反复。

因为这一次举动就足以可以证明,在天子的雷霆手段之下,他们毫无还击之力。

一旦冒头阻挠佐贰官署理事务,天子的郎卫随时都可以出现……

到时候,就不只是受到惊吓那么简单了,更有可能血溅当场。

在五道诏令和天子出巡长安作用之下,这长安城的局势,暂时就稳定住了。

……

亥时,温室殿内,在长安城奔波了一日的刘贺,终于洗去了满身风尘,独自坐在案前。

小侍中樊克刚才就进来禀告过了,少府丙吉和光禄勋张安世正在门外等待面圣。

刘贺没有着急见他们,他先要先理清楚自己的思绪。

用笔将所得所失写在纸上,一一查对,这是最好用的方法。

如今有了便宜的宣纸,就更不用节省了。

……

今日的一番举动,对刘贺而言,其实有利也有弊。

利,有五点。

一是让几个衙署暂时恢复了正常,避免了罢衙可能引起的混乱。

二是做实了天子“大义”所具备的权威,结果令人满意,给了刘贺许多的底气。

三是通过插手郡国上计核报的事情,敲打了地方郡国官员。

四是通过给孔子加谥号、封侯爵,缓和了自己与儒生的紧张关系,避免儒生被霍光所用。

五是试出了大将军的虚实。如今看下来,在出征匈奴的大军返汉之前,他不能用强力对抗天子的权威。

但是,凡事有利就一定有弊。这是恒古不变的道理。

其中,最大的弊端就是刘贺再也不能在霍光面前“装疯卖傻”了。

霍光对他的警惕心恐怕会越来越强,在往后想要靠“癫悖”来做一些事情,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这几个月,霍光的手中没有实力来挑战天子的权威。但是三个月之后,待大军归来之时,又会在朝堂上掀起波澜。

到那时候,失去了“癫悖”的掩护,霍光一定会用尽一切手段与刘贺搏杀。

刘贺虽然已经有了一些应对的策略,但是没有十足的把握。

他又看了看纸上写着的“五利一害”,就把侍立在一边的樊克叫了过来。

“你去偏殿,把等候的丙吉和张安世叫来吧。”

“诺。”

不久,同样面有疲倦之色的丙吉和张安世来到了殿中。

君臣三人对案而坐。

“两位爱卿,今日也辛苦了。”刘贺笑道。

“这都是臣等的职责所在,陛下今日才真的是太过操劳了。”丙吉说道。

“不管是朕还是两位爱卿,又或者其他的人,今日的操劳都是值得的,至少我等稳定住了长安城的局面,没有让这偌大的长安城乱起来。”

刘贺想了想,接着自己就笑了。

“但是,面对今日的这个局面,仲父恐怕要失望了。”

霍光底牌尽出,却被天子在一日之内迅速化解,何止是失望,恐怕还有愤怒。

“来,两位爱卿,先看一下朕为今日之事做的告结。”

丙吉和张安世小心地从天子手上接过了那几张纸,一同细细地读了起来。

从头到尾,天子用简单的词句,将今日的事情梳理得极其完整,没有任何什么疏漏的地方。

其中的利弊也分析得头头是道,让人耳目一新。

所谓的心思缜密,也不过如此。

“两位爱卿,读完了吗?”刘贺问道。

“读完了,陛下百密无一疏,实在令微臣佩服。”丙吉由衷地说道。

“微臣亦是如此觉得。”张安世附和道。

“两位爱卿的这番奉承倒是让朕十分愉悦,朕虽然想当明君,但是听到这奉承的话,仍然是心花怒放,看来明君不好当啊。”

刘贺一直都是笑着的,但是此笑和在大司农时对田延年的笑截然不同。

前者冷若寒霜,今者暖如炭火。

所以丙吉和张安世也都跟着笑了起来。

虽然,今日的天子有几分孝武皇帝的影子,但是和孝武皇帝晚年阴晴不定、不喜形于色的模样比起来,还相距甚远。

否则,他们此刻也不敢向现在这样放松。

“朕和仲父的这第一出对台戏,明面上就算演完了,但还有不少的事情要善后,其中有一事就拖延不得。”

“陛下说的可是各郡国的上计核报之事?”丙吉问道。

“正是此事,虽然朕已经将话放了出去,要亲自操持此事……”

“但其实朕对其中的细枝末节都不甚了解,所以恐怕朕只能出一个名头,还需要一个得力的朝臣来具体处置。”

天子督办,自然能唬人;但是仍然要有人来办具体的事情。

按理来说,丙吉和丙吉都是最合适的人选,但是他们一个要坐阵尚书署,一个要指挥未央宫的戍卫。

都难以抽身。

至于王吉,资历太浅;而龚遂,品秩太低。

丙吉和张安世一连举荐了几个朝臣,刘贺都不是特别满意。

这些朝臣中,有不少资历和品秩都符合要求的,但是可能又缺少一些手腕和魄力。

在这动荡的时候,必须要有铁血的手腕,才能应对可能出现的变动。

这是刘贺第一次对直接插手地方郡国的上计核报之事,一定要办得漂漂亮亮的。

可惜,前两个月下诏征聘的那几个人还没有来,否则就不用如此捉襟见肘了。

不过,计算时间,他们应该也快要到了。

“罢了,此事还有几日可以拖延,两位爱卿回去之后再想一下,看看有没有更合适的人选。”

“诺。”

郡国上计核报的事情,最后总能找到人来处置的,只不过说有多合适罢了,因此倒也不是立刻就要面对的事情。

现在,刘贺最想要知道的,是霍光下一步棋会怎么走。

“两位爱卿,今日朕要说的最重要的一件事,仍然与仲父有关,朕想问问两位爱卿,你们认为仲父接下来会做什么。”

霍光会做什么。

这是连同天子在内,所有“帝党”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站在他们的角度上看,霍光现在已经无棋可走,可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更紧张——大将军异于常人,会吃下这个亏吗?

无论如何是不能轻看霍光的心思和魄力的。

一阵沉默,丙吉和张安世都没有说话。

“两位爱卿不必多虑,这温室殿中没有外人,你们有什么话直说就是了。”刘贺说道。

“回禀陛下,大将军在朝堂上已经输了,他想要赢恐怕就要借助汉军中那些霍党的力量了。”

张安世是武将,看来对此事颇为上心,一定在心中盘算许久了。

“张卿接着说下去。”

“微臣担心,大将军会铤而走险,行不轨之事。”

“虽然现在,大将军手中没有兵力来做此事,但是待汉军返汉之时,他一定会如此行不轨之事的。”

“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罢了,陛下一定要早做谋划。”

霍光借助汉军来威胁天子,这几乎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刘贺自然要提前准备好应对的策略,否则到时候就是等死。

攻守之势异也。

刘贺突然发现,自己似乎陷入了霍光曾经面临过的窘迫中。

求订阅!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