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朕就算在长安城大败,也不会吊死在歪脖子树上!(求订阅)(1 / 2)

范明友算得非常准,两天之前,两队风尘仆仆的骑士同时抵达长安城北城郭的城门——横门。

一队骑士送的是梁延年给天子的信,另一队送的是范明友给霍光的信。

这两队骑士出发的时间相差无几,而且为了保险起见,他们虽然走了不同的路,却都没有走驿路。

作为底层兵卒,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送的是什么信,更不知道他们的袍泽弟兄在灵武城下杀得昏天黑地。

此时,酉时刚到,长安城的天色还没有完全暗了下来。

但是因为冷风阵阵,所以行人早已经返家避寒,这北城郭那一条条闾巷渐渐安静了。

半个月前的那场大雪早就已经停了,这几日,天气非常好,时时能够看到日头和蓝天。

只有阴冷到照不到光的角落,还藏着一些丑陋的积雪和残冰。

在等待城门司马带人下来查验竹节时,这两队骑士不约而同看向了对方。

也许看出了对方也是千里迢迢从北地来的,虽然不相识,也都点头致意。

双方都自以为肩负着关系大汉安危的使命,所以眼神中都有自得的神色。

“你等这次跑了多远?”

“不远,我等跑了不过一千多里!”

“哈哈哈,我等也跑了一千多里。”

“这可是个苦差事,更别说还是在这要命的冬天了。”

“谁说不是呢,这塞北的风可像小刀子一样锋利啊。”

领头的两个骑士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直到城门司马打开城门,他们才停了下来。

城门司马查验了一番,双方的竹节都没有问题,于是就和身后的亭卒让开了一条路。

“各位走好,天暗路滑,小心脚下!”城门司马行了军礼说道。

“多谢!”两位领头骑士同时回礼说道。

“听说这长安城北城郭里有一咸亨酒肆,售卖的是宫里造出来的宣酒,明日我等要去试试。”

“那同去?”

“甚好,同去!”

说罢,两队骑士纵马冲入了长安城中。

最初,双方还沿着一条官道上一路向南,快要到未央宫的时候,其中的一队却折向了东边。

他们渐行渐远,再也没有任何的交集了。

也不知道明日还能不能在北城郭的咸亨酒肆里相聚。

……

酉时一刻,未央宫的温室殿中,刘贺正在看印术室新印出来的《左传》。

这几卷《左传》是王式和夏侯胜新近校勘付梓的,底本正是刘贺当年在昌邑宫里默抄的版本。

虽然用的宣纸还有一些粗糙,但那与众不同的“书”的形制已经能让人眼前一亮了。

这几日,长安城很安静,安静得令人烦躁。

而刘贺烦躁的原因是他没有任何新的消息,不管是好是坏,信讯全无。

临近年关,未央宫和长安城里有了年节的气氛,事情也逐渐少了下来。

大小朝议照常举行,尚书署的议事也没有停下,各个府衙也照开不误……

但是能干的公务仍然少了许多。

刘贺为了不让自己困在这焦虑当中,只能自己给自己找了一些事情来做。

用纸写了对联分发给宫人张贴;发明了年糕这种吃食赏赐朝臣;开始琢磨起了鞭炮的事情;与霍成君耳鬓厮磨,一起商议如何给宫女上课。

再空出来的时间,就是在这温室殿里独自审阅这新印出来的儒经。

明年春天,就要和天下儒生辩经了。

到时候,这些新印出来的经书,会成为击溃他们的武器。

只是,那时候这朝堂上的局面不知道是一个什么样的光景。

……

刘贺看完了最后一册《左传》,就将其放在了桌上。

心中就想起了《左传》中的许多典故和人物。

周王、诸侯、公卿、士族……许许多多的人相互撕咬,不知道流了多少血。

说《左传》是被血浸过史书也不为过。

而自己如今要面临的,不就是这样的局面吗?

想到此处,刘贺刚刚平静下来的心,就又一次悬了起来。

这时,门外传来了未央卫尉王吉急促的声音。

“陛下,微臣未央卫尉王吉有要事上奏。”

“进来。”

“诺!”

王吉快步而来,他并没有多说什么,立刻就将一个传信筒呈送到了天子面前。

“这是公车司马刚刚收到的羽檄,直接从北地郡灵武县送来的,微臣不敢怠慢,所以就擅自带来了。”

公车上书室十二个时辰都有人值守,所收到的诏书要转交到御史大夫府,今日戴总不在,所以王吉才擅自做了决定。

灵武县?

刘贺对这个地名隐隐约约有一些印象,是在黄河边上的一个小城。

他带着疑惑拆开了传信筒,倒出了那份写在帛书上的军情急奏。

“罪臣灵武县令梁延年谨奏陛下,十一月十八日晨间,度辽将军范明友及祁连将军田广明率领所部人马七万起兵谋反,攻灵武城,望陛下兴兵讨贼,罪臣守土有责,宁死不退!”

刘贺读完一时之间竟然有些回不过神来。

范明友和田广明就这样反了?

那七万汉军就真的反了?

他们真的可以不顾及长安城里的家眷吗?

还是料定自己不敢杀一批老弱妇孺?

难道霍光的那封信起不到丝毫作用吗?

刘贺有一些喘不上气来,他先是下意识地站起来,接着又差一点栽倒。

幸亏王吉眼疾手快,连忙站起来扶住了天子。

“陛下!”

“王吉,范明友他们在灵武县反了。”

十几日之前,当刘贺下发那道让范田等人回独自长安的诏令时,他就猜到了范明友等人的回反。

只不过,刘贺没有想到范明友等人竟然反得那么果断,没有丝毫迟疑和犹豫。

这让刘贺不免有一些担心,长安城能不能撑到韩增所部归来的那一日呢。

刘贺有一些懊恼,也许当时再想办法拖延几天就好了。

但是又转念一想,有霍光虎视眈眈,自己想拖延也拖延不了。

还好,如今这局面不是不能接受。

反而可以甩开所有束手束脚的枷锁,再也不用顾虑什么了。

朝堂上的局面变化多端,又怎么可能事事都谋定而后动呢?

关键在于把握大势然后再随机应变。

自己是名正言顺的天子,有大部分公卿宗室的支持,有百姓宫人的称颂,城内还有数千兵卒,路上还有数万精兵……

这些都是他的筹码。

刘贺突然想起在几个月之前,为了见刘病已而去的斗鸡寮。

他和霍党就像那寮里的两只鸡。

以前,他们在斗鸡圃外,只能扯着嗓子惊吓对方。

现在不同了,要不休不止,要分出个你死我活来。

刘贺相信,天命仍然在刘氏这一边。

想到此处,他推开了王吉扶住自己的手。

“长乐卫尉王吉执笔,朕要拟几条诏令。”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