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霍光带爪牙逼宫,所提之事,朕统统不从!(求订阅)(2 / 2)

霍光不是迂腐的夏侯胜,更不是无权无势的夏侯胜。

“老臣不敢说陛下是昏君,但若如此鲁莽地处置此事,陛下恐怕难当明君。”霍光不紧不慢地说道。

“嗯,那仲父说说看,朕哪里说得不对?”

“昨夜,老夫也收到了北地郡送来的军情,不过不是灵武县令送来的,而是度辽将军范明友送来的。”

霍光仍称范明友为度辽将军,意味深长。

“度辽将军范明友等人并非要起兵谋逆,他们只是认为陛下受到了奸臣挑唆,先是猜忌出征塞北将士们的忠心,而后又下乱诏不让其南返……”

“这诏令寒了将士们的心,他们为大汉基业不受损,为了陛下不受骗,为天下苍生不受荼毒……才要起兵清君侧!”

霍光站得笔直,挺着肚子将这番话慢条斯理地说了出来,没有任何犹豫和卡壳。

一时之间,那些不明所以的朝臣都跟着纷纷议论了起来。

刘贺看着霍光,心中既佩服,又厌恶。

没想到大将军这指鹿为马的本事这么大,能将谋逆之事包装成忠义之事。

“大将军是在说,这都是朕的错?”刘贺阴着脸问道。

“陛下刚刚亲政,犯错在所难免!”霍光昂着头,没有任何害怕和后退的意思。

他又拿出了辅政大臣的派头,当面指摘天子的错误,也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因为霍光已经被逼到了墙角,不硬气一些,整个霍家马上就要分崩离析了。

而他也有强硬的底气:怀揣的那份上官太后的懿旨,是他最大的一件武器。

刘贺不免就有一些惊讶和意外。

长安的局势暂时稳定了下来,但范明友等人麾下的七万叛军还在虎视眈眈存在,长安城的危险并没有解除。

刘贺想过霍光会想办法控制长安城,也想过霍光会连夜逃出长安城,甚至还想过霍光与自己讨价还价让范明友等人投降。

但是他没有想过,霍光会抛下自己最看重的忠臣名声,颠倒黑白地将范明友等人造反的事情说成是忠义之事。

乍一听不可理喻,但这本就是一个立场问题。

天子说他们是造反,霍光说他们是清君侧,各说各有理。

如果刘贺是如日中天的孝武皇帝,霍光当然不敢这样说。

但他的威望还没有达到顶峰,最多只能算是与霍光平起平坐。

刘贺看了看张安世,在心中盘算能不能当场派人将霍光拿下。

但看了看霍光身后的朝臣,想了想越来越近的七万叛军。

还是暂时按下了心中这份躁动。

不明所以的百姓和朝臣很多,心向霍家的百姓和朝臣也很多。

如今只是范明友起兵造反,和霍光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现在就将霍光拿下,传出去说不定会引起民乱,更会被范明友等人拿来做文章。

说不定更多不明所以的百姓和朝臣会被卷入他们的队伍中。

许多事情,从长安传到外郡去,很容易就会走样。

《长安月报》来得太晚了一些,如果《长安月报》的影响力再大一些,那刘贺能做的事情就多了很多。

看着霍光,刘贺握紧了拳头。

今日,霍光是来找自己拼命的,寄希望于什么君君臣臣的伦理已经没有用了。

而恐怕霍光也不是要来当这个忠臣劝诫自己的,而是要来当权臣威胁自己的。

说不定……历史会回到原来的时间线上:霍光是不是已经想要废掉自己这个皇帝。

刘贺算了算双方手中的牌。

自己有整个长安城、天子的大义、多数朝臣的支持和一部分的民心。

霍光有七万大军,辅政大臣的功劳,少数朝臣的支持和一部分的民心。

势均力敌,不分伯仲。

除此之外,自己还有韩增正在路上的三万大军——这可能会成为决胜的最后筹码。

但是,刘贺要先看看,霍光手中还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牌。

“仲父既然觉得朕做错了,那么朕想要问问仲父,仲父觉得朕应该如何亡羊补牢呢?”刘贺故意有些迟疑地问道。

“首先当诛蔡义,以平征北将士之愤!”

“再次下诏安抚,稳定征北将士军心。”

“而后下罪己诏,向天下的百姓谢罪。”

“最后许大军南返,奖犒有功之将士。”

霍光说完,刘贺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那蔡义倒是“扑通”一声就跪倒了下来。

“陛下,霍光老贼血口喷人,他是血口喷人、公报私仇,陛下不可被他们蒙蔽啊,陛下……陛下!”

蔡义昨夜知道范明友等人要“清君侧,诛蔡义”之后,就没有一刻是安生的,一整夜都是在恐慌和害怕中度过的。

如今霍光当众提出让天子诛杀他,他更是吓得肝胆俱裂。

天子这几个月来越发强硬,但面对七万大军的威逼和霍光的反戈一击,能不能顶住压力还真让蔡义心里没底。

当年,孝景皇帝虽然最终也平定了七王之乱,但也是先杀了晁错的啊。

蔡义摊在不顾颜面地痛哭流涕,非常有碍观瞻,而且哭着哭着眼看就要气短晕厥过去了。

刘贺被吵得有些心烦,也怕蔡义哭死在这前殿中。

“樊克。”

“微臣在。”

“将蔡卿扶到偏殿歇息,并传太医来看护。”

“诺。”

樊克很机灵,看出今日朝议上的气氛不对了,他帮不了天子太多,但是这件事还是能做的。

很快,蔡义被扶了下去,前殿里才稍稍恢复了安静和威严。

此时,有一些朝臣看刘贺的目光变了。

变得有些模糊和暧昧起来,他们似乎觉得霍光说的好像也有几分道理。

或者是说,他们不一定觉得霍光说得有理,而是怕那杀气腾腾的七万大军。

有实力,说的话就有道理。

“除了这些事情外,朕还要做别的什么事吗?”

“陛下犯下如此大错,自然是因为年少无知,恐怕还无力亲政……”

“如今恐怕只有大将军可劝范田二位将军偃兵息鼓,所以陛下还应再尊大将军为辅政大臣,总领一切朝权和军权。”

“如若陛下一味贪恋权势,放不下这朝政,这长安城、关中和天下郡国都会被战乱波及。”

说话的人是任宫,刘贺斜着眼睛看着此人,后悔没有先腾出手来将他捉到诏狱去和乐成做伴。

霍光刚才的话还顾及了双方的颜面,那么任宫就是为虎做先锋的伥鬼了,要可恶百倍。

看来,霍光心中真的做好了废帝的准备了。

刘贺没想到,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只不过,朕不是历史上的昌邑王。

“大将军和丞相都说完了吗?”

两人并未行礼应诺,但也没有再说其他的话。

“既然两位爱卿说完了,那朕也有几句话要说。”刘贺说完站了起来,走到玉阶之上。

“霍光所提之事,朕通通不允。”

“蔡义,朕不杀。”

“叛将,朕不抚。”

“罪己,朕不认。”

“叛军,朕不惧!”

“朝政,朕不还。”

“朕话讲完,谁赞成,谁反对?”

刘贺背手而立,冷冷地说出了这简短的几句话,将态度表达得清清楚楚。

霍光和任宫面色阴沉,张安世们长吁一口气,其余中立之人却噤若寒蝉。

“陛下,你当真要一意孤行吗,难道不为天下苍生思量,不为大汉江山思量,不为自己思量?”

霍光说着,手就伸进了怀中,似乎要取什么东西。

刘贺看到了,眼皮一跳,他要拿什么?

今日还有一张5k,晚一些,霍光的剧情就在这里落幕大致落幕了。

大家骂得多,但是可能是第一次写历史类的文,并不知道大家想看什么,所以写得难免有些问题,我不找其他的借口。

至于大家讨厌主角,也许我也讨厌呢?

就像现在,下一章把他刀了,不少人也会拍手称快吧。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