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恩师竟给朕备好了儒林奇兵!壮哉!朕何惧韦贤老儿?(2 / 2)

“陛下又猜对了,数月之前,陛下在朝堂上宣布裁定经书之事后,正是他派人给天下大儒去信的。”

“如此一来,《易经》这一路敌军,朕也不需要太担心,至少不是朕要面对的强敌。”

“正是。”王式摸着自己的胡子得意地说道,对天子的缜密的心思非常满意。

“王傅,请接着往下说去。”

“《鲁诗》的博士官乃是薛广德,是老朽的学生,但《鲁诗》中还有一个大儒正是韦贤。”王式说道。

“那王傅和韦贤谁更大一些?”刘贺颇为孟浪地笑了一下,开了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

王式对天子突如其来的孟浪倒也不气不恼,反而是心领神会地干笑了两声,而后就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韦贤师承江公和许生,老臣师承徐生和许生,我二人倒算是半个同窗……”

“若是论做官和名望,自然是韦贤的名望高,毕竟老朽是左官嘛。”王式说到此处时,有些苍凉又有些欣慰。

开始,刘贺不明白王式为何会出现这矛盾的两种表情,直到想起了左官乃是诸侯属官之后,才明白其中深意。

当年学成之后,韦贤直接成为了博士官,留在了长安,获得了给孝昭皇帝讲《诗》的机会,而后平步青云。

但是王式则去了昌邑国,成为了两代昌邑王的老师——不仅“荒废”了日子,更是失去了回到朝堂的机会。

说到底,刘贺父子竟然就是王式治学为官的绊脚石——若不是刘贺承续宗庙,那王式恐怕一辈子都要呆在昌邑那“穷乡避壤”了。

想到此处,刘贺突然站了起来,拜在了王式的面前。

“陛下……这可使不得!”王式有些惊愕,急忙就要站起来躲闪。

“孽徒刘贺向王傅请罪,昔日荒废学业,对王傅更是多有不敬,实属大逆不道,今日向王傅谢罪……”

“请王傅安坐,受朕此礼。”刘贺异常坚决地说道。

年迈的王式听到这几句话,原本已经老硬的心猛然抖了一下,一时哽咽,终无以成言,欣慰地点了点头。

天子果然是长大了啊。

刘贺连拜了三次,而后才在王式的反复催促之下,坐回了榻上。

“如此说来,这《鲁诗》一派,算是朕的大敌了?”刘贺敛容问道。

“陛下莫要着急,虽然老夫的名望没有韦阁老高,但是……”王式如顽童般狡黠地笑了笑。

“但是老夫教出来的学生比韦贤要好啊!”

刘贺原以为王式又是在宽慰自己,刚想要辞谢,但看到对方的狡黠逐渐变成自得之后,他终于明白了过来。

王式的这句话,一语双关!

“韦贤的学识只传给其亲族中的子侄辈,佼佼者当属其子韦玄成……”

“老朽不才,但是在昌邑也没有虚耗时间,也教了不少的学生……”

“薛广德、张长安、唐长宾、褚少孙都是老夫的学生,才学都要超过韦玄成,日后都是可开宗离派的。”

刘贺听到此处,脑海中浮现了一些模糊的知识。

王式刚才这句话说得没错,薛广德、张长安、唐长宾、褚少孙、韦玄成而后都开宗立派了。

如此算下来,《鲁诗》一派的“敌人”只不过外强中干,竟然只有韦氏父子反对自己,其余的人竟然成了自己的援军。

虽然上阵父子兵,但是王式带上那群学生,这《鲁诗》一派中算是二打五,优势在我。

刘贺心中又是一阵狂喜,但他仍然压抑着这份激动,再次问王式道:“王傅,几位师兄可愿意为朕助阵?”

“呵呵,陛下来长安之前,老夫就给他们写过信了,敢不支持陛下,老夫将他们逐出师门。”王式大手一挥,颇有宿将风采。

刘贺再次向王式拜谢,让他继续往下说,而自己连忙继续为王式烧水斟茶。

在那重新升腾起来的水汽当中,王式连喝了两大杯天子斟的茶,抹了抹嘴,才接着往下说去。

让刘贺有一些意外的是,王式没有接着往下说《齐诗》,而是先说了《礼经》。

“《礼经》的博士官乃是后苍,他也是这一派中最有名望的大儒,一定会成为陛下的助力。”王式直接给出了结论。

然而刘贺非常不解,他只记得后苍年纪不小,也有六十多岁了,在朝堂上很沉默。

而自己也没有与他单独交谈过,那一番操弄人心的手法更未来得及使用,“素昧平生”,他又怎么可能会成为自己的助力呢?

“王傅的话,朕有些听不懂,望王傅明示。”

“呵呵,陛下可知道开创《礼经》师学的人是何人?”

“这……朕不记得了。”刘贺如实说道。

“乃是已故的大儒夏侯始昌,而这后苍正是夏侯始昌的学生。”

刘贺猛然之间,忽然想起来了!

在王式到昌邑国当王傅之前,这夏侯始昌是孝武皇帝亲命的昌邑王傅!

而且,夏侯始昌还是夏侯胜的叔叔!

两边算下来,后苍竟然也与刘贺有些渊源,至少可以让夏侯胜去说服后苍,尽量让其保持中立!

“王傅,如此说来,《礼经》一派,朕也不用担心了?”刘贺一阵窃喜地说道。

“正是,不止如此,《齐诗》一派,陛下也不用担心了。”

“陛下何出此言?”刘贺非常不解地问道。

“因为这后苍不仅精通《礼经》,在那《齐诗》一派中也是巨擘,《齐诗》的博士官食生正是后苍的学生。”王式笑吟吟地说道。

“而陛下准备要重用的萧望之也是他的学生,亦可让他从中再去说服,三管齐下,定能让其支持陛下的。”

联系刚才所说的一些信息,刘贺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关节。

这整个儒林被王式这样一分析,脉络立刻就清晰了许多。

而刘贺也终于意识到,自己也并不是毫无根基。

这就是天子或诸侯王的显赫之处,一生下来就在权力结构中占据着一个极好的位置,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关系网早已在暗中搭建起来了。

刘贺从来没有想过,在自己如此不熟悉的儒林当中,竟然还隐藏有这样多的“人脉”。

他们未必会因为旧时的羁绊和感情而站在刘贺这一边,但是至少不会毫无顾忌地出来唱对台戏。

更何况,天子与他们有旧,帮天子也算是帮他们自己。

可是刘贺还没有高兴太久,突然又有一些别的担心,心中那统一经学的想法变得更加坚定了。(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