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来人,喂几位大儒吃饼!吃完了,朕再动刀!(1 / 2)

只是,在最后动手之前,还要再给他们歇息片刻,缓口气。

“今日议了许久,想必诸位爱卿都有一些困乏了。”

“暂且歇息片刻,而后就由诸位爱卿来献经、辩经和比经……”

“相信今日一定能议出一个让天下人都满意的结果的。”

刘贺说罢,脸上就重新露出了和煦的笑容,但心中却仍然是冷笑不止。

冲杀才刚刚开始,不知道待会发生的事情,又会让诸位大儒作何感想。

各位大儒当然不知道天子所想,他们受了一早上的“训戒”,也迫切需要歇息片刻,连忙向天子谢恩。

定下来的歇息的时间是半个时辰。

刘贺自然考虑得非常周到,前脚说完让“诸位爱卿歇息”的话,后脚立刻就命内官送上来了茶水和细点。

原本有一些疲惫和困顿的儒生们和官员们,一下子就精神了起来,面色也好看了一些。

普天之下,人人都知道天子是一个不得了的“吃家”,发明了许多种稀奇古怪的吃食。

而且这些吃食还不是熊掌老鼋一类的贵物,都是些极其寻常的东西——庶族吃得,士族也能下咽。

就像看起来似水,喝起来如火的宣酒,就是老少儒生们的最爱——比如说那孔霸,每次用膳都要小酌几杯。

说得更夸张一些,若是天子下诏“反对刊印通行儒经之人不得饮宣酒”,孔霸说不定就会当堂倒戈。

所以,当天子一说有新烹制出来的细点要赐给众人时,不免让他们心头一震,纷纷将目光看向堂外。

此时只是巳正时分,距离辩经开始也才不过一个时辰,而且大部分儒生也没有说话的机会。

但是刚才过去的这一个时辰里,儒生们可不好过,要一直面对天子的威压和斥责,消耗的体力是极大的。

早起所吃的那一点微薄的早膳,已经消化一空,腹内早就是饥肠辘辘的了。

刚才辩论的时候,堂中的情形万分紧迫,所以无人顾忌得到这五脏庙的事情。

如今神思都空闲了下来,肚腹就跟着“造起了反”,发出十分不雅的“咕呱”声。

翘首以待半刻钟之后,奴婢和内官终于是端着食盒上来了。

虽然那盖子还没有掀开,但是一股极其诱人的油脂的香味从中传了出来,撩拨着众人的鼻翼。

这些始终正襟危坐的大儒们,终于有一些坐不住了,不住地向前凑去,如同饿了许久的饕餮。

“诸公,石渠阁乃藏书之地,本不该在此用膳,但是肚中无粮,心中发慌……”

“刚才议论了那么久,自然要用些吃食,才能在稍后的辩经中,辩得个清楚明白。”

“所以想来,这仲尼先师也不会怪我们孟浪的。”

“来啊,朕请诸位爱卿吃饼。”

刘贺大手一挥,颇为洒脱地说道。

此刻,他的表情轻松写意,与刚才那刚猛暴烈的模样好不相同。

一众反对派的儒生看到天子的“喜怒无常”,更觉得难以捉摸。

当然,不管是赞成派还是反对派,又或者是中间派,总之现在都是饿了。

当那些食盒的盖子打开,一份份淡黄色的薄饼被摆上案时,他们所有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去。

没有了盖子的遮掩,那新鲜出炉的用猪油煎好的葱油饼,散发出喷鼻的香气,让人挪不开眼睛。

不只是香气在撩动他们的嗅觉,那被油煎过微微发焦的饼的边缘,也散发出一种诱人的吸引力。

很快,堂中就能听到人吞咽口水的声响了。

大汉当然也有大汉的美食,但是因为烹饪手段的原因,不会有这样强烈的感官刺激。

就犹如从未吃过肉的人,甫一品尝到肉的味道,自然是欲罢不能。

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此物名为葱油饼,乃是用面粉、葱、油烹饪而成,朕甚是喜爱,诸卿也可一试。”

“诺!”众人确实是饿极了,也顾不得再多做推脱,立刻就动起了筷子。

一时之间,石渠阁的正堂里就传来了一片绵延不绝的“咔嚓咔嚓”的吃饼声。

间或还能听到小声的议论和啧啧的称奇声。

但是很快就又淹没在了咀嚼食物的声音中。

每个人案上都只有一份饼,每一份饼只有薄薄的三五片。

对于一个饿了的成年人来说,是绝对不够吃的,也绝对吃不够的。

这当然是刘贺故意而为之的。

辩经结束之后,你们想吃多少都行;但现在不行,总不能让你们吃饱了,再来与朕缠斗吧。

鹰,就是要熬一熬,才能听话。

每个人面前那小小一碟的葱油饼没过多就吃完了,最后只能意犹未尽地望盘兴叹。

这些大儒和朝臣们很想求天子再赐一些饼,但碍于情面,又不能开口,只得叹息摇头,不停的往肚中灌水。

吃完了,那就是拉。

老儒和老臣们纷纷请求到堂外出恭,刘贺自然也不能拒绝。

一时之间,正堂的大门处进进出出,气氛更加松动了一些。

一些坐在相邻榻上的儒生和官员,也趁机小声地接头接耳起来。

他们的声音控制得恰到好处,即使是几丈之外的刘贺也不能听清。

但是刘贺并不在意,他大约也能猜到对方是在商议什么事情。

马上,就要进入“比经”的环节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