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军功爵位制已死,朕当如何激励汉军奋勇杀敌?(1 / 2)

“这水衡钱庄其实就像一个泻湖,民间的钱多了则储钱,民间的钱少了则放钱,于国于民,也有大用。”

“所以,朕以为这是一箭三雕的好事,诸位爱卿觉得如何呢?”

果然,天子的新政总是有人受损,有人获利。

这一次,受伤的就是放贷获利的子钱家,获利的则是低层的兵卒和百姓。

与前几次不同,天子这一提议说出来之后,一众内阁大学士没有任何的反对,全部连称天子圣明。

和增收赋税比起来,建立水衡钱庄只损害到了子钱家的利益,张安世等人没有必要站出来反对。

雨水雪花没落在自己的身上,他们当然不会觉得凉了。

世家和巨室虽然常常放在一起并称,但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利益集团。

世家靠读经或做官来使自己的家族扩大,而巨室则是通过做买卖贸易来积累财富。

二者虽然都比寻常人家“势大”,但本质上相差甚远,甚至还有不少的矛盾纠葛。

世家看不上巨室逐利的丑陋嘴脸,巨室又总想把自己经济上的优势转换成政治上的优势。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世家对巨室有着碾压性的优势,但巨室也不甘于寂寞,总在寻找翻身机会。

只不过在重农抑商这道金科玉律之下,巨室想要翻天,当然是不可能的。

如今,天子推行的这项新政能稍稍打压巨室,当然会得到张安世这些人的支持。

毕竟,朝堂上想要出现第二个桑弘羊,不知道要到什么年月去。

很快,张安世他们就顺着天子的话,开始抨击起子钱家的“歹毒”起来,似乎万恶都由他们而起。

刘贺看着义愤填膺的张安世等人,只是觉得有一些好笑——他又怎么可能打击工商业和手工业呢?

在刘贺的设想中,只有农工商三只腿都硬起来,大汉才有可能变得更加强大。

这西北大捷是一堆上好的蔬菜和肉食,细细烹饪,就能做出许许多多道美食。

刘贺推行水衡钱庄,仅仅只是小试牛刀。

此举并不像张安世等人想的那样,是为了打压所有的商贾。

仅仅只是用来打压那些靠放贷来剥削普通农商的“金融巨室”。

大汉的商品经济并不发达,但是农民和普通工商业者有资金周转的需求。

水衡钱庄的出现,可以满足他们金钱上的需求,为他们增强一些安全感。

这样一来,既可以抑制土地兼并,也可以促进工商业的发展。

一件一举多得的事情,恰好又能得到张安世等人的支持,推行起来就容易多了。

刘贺让樊克将几本《钱庄会要》拿了进来,交到了张安世等人的手上。

里面讲述的钱庄的运作模式,又是他们从没有见过的新东西,虽然理解起来有些难,却也能看出精妙之处。

“陛下圣明,这水衡钱庄极好,一定能够让天下百姓和汉军兵卒获利的。”张安世连声赞叹道,旁人也跟着附和。

于是,在这一来一往之中,开设水衡钱庄的事情就定了下来。

在大汉的历史上,这又是开天辟地头一遭,但只不过是今日的开胃小菜,还不是刘贺要与张安世等人谈的大事。

今日既然有捷报传来,那么所要议论的,当然就是“兵事”。

待张安世等人将《钱庄会要》收好之后,刘贺清了清嗓子,终于进入今日的正题。

“今日有捷报,朕当然还是要与诸位爱卿商议兵事……”

“这二十个昌邑郎,都立下了大功,只有五人仍然可以留在行伍中,朕想让他们加官进爵。”

加官进爵看起来都可以让一个人的地位和权势提高,实际上却又是两件不同的事情。

大汉名义上仍保留着军功爵位制,但经过孝武皇帝卖官鬻爵那些操作后,已经趋于崩溃了。

出钱多者,爵位高;出钱寡者,爵位低。

虽然卖出去的爵位有上限,而且还有一个“武功爵”的新名称,但是爵位泛滥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了。

这武功爵的爵位从高到低一共有十一级。

分别是造士、闲舆卫、良士、元戎士、官首、秉铎、千夫、乐卿、执戎、政戾庶长、军卫。

这些爵位每升一级就要花十七万钱,一年时间就替大汉帝国收入了三十万金。

当时,爵位到了“官首”就可以优先被拔擢为吏,获得出仕的机会,这就让大汉吏治更加混乱。

名爵泛滥与孝武皇帝“鬻爵”有关系,但罪名却不应该全部由他来背。

恰恰相反,是孝武皇帝把爵位的最后一点价值榨取了出来,换取了一大笔军费。

秦时汉初,人们重视爵位,是因为获得爵位即可授田宅,田宅则是百姓最看重的东西。

在朝代更迭之时,战乱频繁,死者甚众。

天下不仅到处有建功立业的机会,更有数不清的无主田地和新占之田,两个条件是军功爵位制得以推行的基础。

随着新朝的稳定和发展,土地兼并之风愈演愈烈,人口不断增加,无主之田越来越少,可授之田也就越来越少。

于是,频繁用兵之下,建功得爵的兵卒越来越多,却不能给他们授田宅,军功爵位制也就有名无实了

孝武皇帝鬻爵,就是把几乎已经没有用处的爵位卖出去,至少还可以收到一些钱财。

在汉军中,出任军职与爵位有关连,所以对于职业的募兵而言,爵位还有几分作用。

但是出了汉军,中低等的民爵几乎就没有任何的价值了。

军功爵位形容虚设,汉军将士又怎么可能舍身往死呢?

人们常常提起的封侯,都特指关内侯和列侯——这两级的爵位才有分量。

刘贺提出来给这五个昌邑郎加官进爵,张安世当然立刻就听出了言下之意。

进爵是次要的,加官才是要务。

天子想要在军中培植自己的亲信了。

张安世对此事不感到意外,天子现在才向汉军中安插亲信,已经算慢了。

即位几个月来,天子扳倒了霍光,得到了赵充国和韩增等人的支持,王吉和安乐这些昌邑旧臣也掌握了部分军权。

但是,这些人只是汉军的“高层”而已,并不直接统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