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皇帝生财有道:把大户吃成绝户!(2 / 2)

而修建宅邸又要购置砖石土木,雇佣泥瓦工匠,增添家訾陈设……只要有交易就有消费,而有消费就有税收。

这些商业税,按照成制全部都由天子的私库——少府来征收,换句话说,也会成为天子的收益。

这就是更高层次的吃大户。

巨室大户就像一个个聚宝盆,盆里积攒了大量的财富。

这些财富留在一处,就会变成土地,进而成为割据的仰仗。

徙民一事,可以将这些大大小小的聚宝盆掀个底朝天,盆内盆外的财富破天而出。

不管是谁,都可以分得一杯羹。

而分得最大一勺的,自然是天子。

这还仅仅只是河南三郡的百万之家,很快,其他关东各郡国的百万之家也要着手迁徙了。

到时候,巨室大族们释放出来的财富,更会是一个更加惊人的数字。

这还只是温和的社会改革而已:对部分利益集团下手,逼他们让出一部分财富。

如果是更加剧烈的社会革命或者对外战争,那释放出来的财富会更多。

用搜刮到的钱练新军,再用新军去搜刮更多的钱财。

这不就好起来了吗?

……

时间进入五月底的时候,三郡的徙民终于陆陆续续地动身了。

虽然这些百万之家的田宅已经被“剥夺殆尽”了,但是剩下来的家訾仍然非常惊人。

每家每户,奴婢亲眷,骏马豪车,组成一支又一支浩浩荡荡的人马车队……

这些人马车队汇聚到官道上,成群结队,缓缓地朝西移去。

半个月之后,他们就会到达平陵县:到了那里,会有另一个“酷吏”来帮他们开展新生活。

……

雒阳县西门的城楼之上,魏相背手而立,看着官道上那些向西而去的人马车队。

尘土滚滚,马鸣萧萧,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魏相沉默不语,神情也不见轻松。

在他的身后,是同样沉默的简寇。

“阁老,徙民之事已经办妥了,为何还有忧色?”简寇问道。

“大汉有上百郡国,我等虽然在三郡将此事办妥了,但是而后还会再起波折。”魏相叹气说道。

“治大国如烹小鲜,出现一些纰漏在所难免。”简寇恭恭敬敬地说道。

“大势在长安,县官将长安城里那些与巨室大族勾连的朝臣压服下去,才算结局稳定。”魏相点点头说道。

“县官圣明仁慈又果断决绝,定能控制住长安城的局面的。”简寇由衷说道。

“我等身为臣子,只能为县官做到这一步了,天下大势,还是要看陛下。”魏相说道。

“魏阁老英明。”

“简寇,世家大族骤然徙民,留下了许多空荡,乡间少了约束,恐有贼人作乱……”

“你与韩德还要辛苦一些,带着昌邑郎和羽林郎四处清缴一番,免得闹出民乱。”

“末将领命!”

魏相没有再说话了,他的视线再次投向了那如同巨蟒一样盘桓向东的人马车队。

这些人马车队里的人,在三郡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但此刻却拖家带口,远离故土,看起来也有几分凄凉。

祸福相依,谁都不知道前路到底是什么。

就拿魏相来说,他在这三郡之中能够发号施令,但是到了未央宫和清凉殿,不也要战战兢兢得吗?

而纵使是天子,其实也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于是,魏相的线投向了更远处的莽原的边缘,那个方向上就是看不见的长安城。

不知道长安城里,此刻又发生了什么动荡。

……

五月二十五,长安城里的天气格外炎热,未央宫的双阙之下,齐齐整整地跪着三四十人。

为首的四个人,正是张安世、丙吉、刘德和韦贤。

至于他们身后的那些人,要么出身世家大族的朝臣,要么就是长安城世家大族的家主。

杨忠、金建、杜延年、窦定、冯奉世、耿封、石韬……

许多人的名字看起来平平无奇,在史书上也没有太多的记载,但实际上却代表着一个个庞大的家族。

这些大族现在已经十分显赫了,但在原来的历史上,他们会膨胀得更大。

最后成为地方割据势力,进而左右王朝的更迭。

张安世为家主的张氏,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在原来的历史上,张安世和兄长张贺都被封了侯,他们的三个儿子也都出任了两千石朝臣。

张勃、张临、张放、张纯、张奋、张甫……这些张氏子弟日后都能会有所成就,成为朝堂上的柱石和栋梁。

而张家不仅有权,家訾也会远远超过寻常人家。

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张安世的夫人亲自纺绩,家中的织坊足足养了七百个专事纺织的家奴。

这个规模,已经不是小型的家庭作坊了,而是首屈一指的大型工坊,年入亿钱都极有可能。

张家的财富可想而知。

张安世在朝堂上自然是谨慎小心,但是面对寻常的百姓平民,他又怎么可能真的战战兢兢呢?

当皇权旁落的时候,张氏想到的不也是割据自保吗?

不仅是张安世,跪在此处的所有人,身后都有世家大族的门楣作为后盾。

安平侯杨忠的父亲是前任丞相杨敞,代表的是弘农杨氏。

秺侯金建的曾祖父是投汉的匈奴王子金日磾,代表三辅金氏,甚至是匈奴旧人。

建平侯窦定的父亲是窦皇后之弟窦广国,代表的清河窦氏。

石韬虽然无官无爵,却是三辅一代的巨商,家訾难以估量,据说有十亿之多。

还有韦贤、刘德、丙吉……都是两三朝的重臣,都当得上世家大族的名号了。

倒霍的时候,他们与天子有共同的利益,自然可以走到一起,甚至同仇敌忾。

但是新政推行,他们与天子的矛盾和分歧就出现了。

强迁三郡百万之家填充平陵——这件事情,成了矛盾集中爆发的焦点。

求订阅!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