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后妃共生六子,朕要立霍家血脉为太子!(2 / 2)

十六年前,昌邑王刘贺被选为大汉宗庙的承续者时,靠的就是这一条成制。

登基之前,他要先过继给当时的上官皇后,获得嫡子的身份,再被立为太子,最终才名正言顺地继承帝位。

大汉的历代先君,即位的时候都有不少波折,但说到底几乎都符合这一成制。

孝惠皇帝是太祖高皇帝的嫡长子,即位名正言顺。

孝惠皇帝无后,孝文皇帝小宗变大宗,以高皇帝在世诸子最年长者即位。

孝景皇帝乃孝文皇帝长子,当时又无嫡子,即位亦合理,立为储君之后,生母窦姬立为皇后,更名副其实。

孝武皇帝之母王娡出身寒微,通过各种手段,于前元七年四月十七被立为皇后,七日之后,刘彻立为太子。

唯有孝昭皇帝算是一个例外,孝武皇帝为了自己的身后名,将所有成年长子都排除掉了,只剩下孝昭皇帝。

最后就是现在的刘贺了,他也符合嫡长子继承制的成制。

嫡长子继承制选出来的继承人最没有争议,所以刘贺暂时不打算更改。

当然,若有皇子靠强力夺取大位,又另当别论了。

如今的刘贺不到三十五岁,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当然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出现。

既然如此,不出意外的话,大汉帝国未来的继承人就是刘贺和霍成君的长子刘柘。

往后排就是霍成君的其他两个儿子刘永叔、刘幼安。

再往后才是张婕妤之子刘子辅、蔡婕妤之子刘延,张婕妤之子刘子康。

顺序清楚明白,几乎没有任何的争议。

霍成君能够抢先生下三子,而且能在年龄上与之后的三个弟弟拉开差距,不是一种运气,而是一种经验。

刘贺脑海中的一些“经验”,让这子嗣的年龄分布完美地契合他的心中所想。

对这六个儿子和七个女儿,刘贺自然都疼爱有加。

但是,帝位只有一个,大汉也只有一个,不允许分割。

立霍成君的子嗣为储君,才能保证这十几年的改革不付诸东流,才能避免世家大族卷土重来,才能避免外戚干政。

霍家人早就死得干干净净的了,刘柘即位之后,会像刘贺一样,依靠禹无忧等人,依靠科举上来的“新官”。

而不会依靠世家大族。

这就是刘贺顶着非议和压力,决不废掉霍成君的根本原因。

那一日霍光进宫,刘贺向他保证继承帝位的人有霍氏的血统,深意就在此处。

这也是刘贺对霍光的一种追忆和感恩吧。

而刘柘不负刘贺众望,是一个合格的储君。

但是,在张安世的眼中就完全不同了,刘柘不是一个好的储君——至少不是他心中理想的储君。

张安世虽然老了些,但是也没有忘记,他自己可是当年倒霍的主力。

当今天子自然会将其视为功臣,但刘柘登基,会放过张氏等大族吗?

如今,世家大族衰微了许多,但张安世仍然是天下世家大族的核心。

丙氏、韦氏、蔡氏、杜氏、杨氏……这些力量,聚集在张安世周围。

他们在大汉向外扩张的时候,也吃到了许多红利,在安息都护、西域都护、中亚都护和汉东都护都有产业。

但是此消彼长,终究是没有回到当初在大汉那种举足轻重的位置。

大汉更强了,这些逐渐落寞的世家大族就更想要回到原来的高度。

拥立一个合适的储君,是达成这目标的关键。

储君之争,就是未央宫上方的那朵乌云。

……

一曲终了,亥时的钟声准时响了起来,年幼的皇子公主们已经开始哈欠连天地打起了瞌睡。

刘贺看着眼前这一幕,觉得有一些熟悉。

十几年前的那一日,刘贺夜访大将军府,场面似乎也是如此温馨。

但是那席间的众人,除了自己和霍成君之外,已不再长安城了。

有人归于尘土,有人在遥远的苍梧郡——不知道还能剩下几何。

在钟声的余音中,刘贺挥了挥手,让乐工舞伎尽数退了下去。

温室殿缓缓恢复了平静。

刘贺端起了酒杯,熟练地说着一番劝勉的话,如往常一样,引来了满殿赞颂。

“今日中秋,殿中之人,不是亲友就是肱股,能与众卿同乐,朕亦甚乐……”

“大汉能有今日之局面,有赖众卿勠力同心,朕与大汉历代先君都甚是欣慰。”

“望来年还能再与众卿同赏月,同饮酒,同观舞,来!与朕共饮此杯!”

刘贺意有所指,但并未言明,举起手中的酒杯,将那满杯宣酒一饮而尽。

他和十几年前一样,不胜酒力,烈酒入喉,转瞬就有了头晕目眩的感觉。

在一阵谢恩之声里,他看到满殿的人一同举起了酒杯,将那宣酒或醪糟喝了下去。

刘贺那双迷离的醉眼中,透露出一丝锐利的光芒,扫向殿中若干个方向。

“尔等千万不要做出背叛朕的糊涂事来。”

在刘贺这无声的警告和祝愿之下,这筵席曲终人散,朝臣、妃嫔、皇子、公主渐渐散去……

整个温室殿从平静变得冷清,接着就是一片死寂。

最后的最后,连侍中樊克都暂且退下了,偌大的温室殿里只剩下刘贺和霍成君了。

“成君,宫学办得如何了?”刘贺看向霍成君道。

“一切如常,宫中九成以上的奴婢都能识字了……”霍成君轻声说道。

这十几年来,霍成君一直深入简出,像今日这样,以皇后的身份出席筵席,还是头一次。

这是一个讯号。

“成君,柘儿大了,我打算下个月就让他去戍边,到安息都护府当一个什长,你看如何?”

霍成君一愣,很快就明白刘贺的深意了,十五岁的刘柘已经成年,到了可以戍边的年龄了。

“夫君,是要……”霍成君平静问道,却没有将话说完。

“是!”刘贺坚定地点了点头。

“夫君定吧,臣妾没有异议……”霍成君虽然这样说,眉头却悄悄皱了起来。

残灯之下,刘贺与霍成君相拥在一起,互为依靠,抵御渐起的寒风。

求订阅!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