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对于照片的解读(2 / 2)

也因此,他一直对类同的照片很厌烦。毕竟往往一种构图风格或调色风格火了以后,接下来一段时间都将面临巨量的拙劣的模仿者,直到把这种风格拍烂。

但真正独树一帜的摄影风格,又哪里是能靠模仿就学得会的呢?打从心里范铁生知道这些人只是在恰流量罢了。更可悲的是,这些人还恰饱了。

看着眼前这些如鸡肋一般食之无味的照片,范铁生忍不住打了个哈欠,边想着周末带女朋友去看什么电影,范铁生边快速刷新了一下后台,眼见着没剩多少照片,手上动作不由得放慢,嘴里也终于忍不住开始吐槽。

“构图真烂,那么大个栏杆挡脸了啊。”

“颜色丑,蓝天都要被你调成绿天了,人脸都脏了。”

“拍风景你就拍风景,你怎么还把龙p上去了,都说了建国后不许成精。”

“曝光不对,照片白费。”

“你女朋友都要被你拍成鬼片了大哥。”

听着他的吐槽,旁边另一位女编辑笑了起来,开口道:“就爱听范老师的单口相声。”

“实在是太烂了,看不下去。”范铁生笑了笑,这也是他舒缓压力的方法,能得到别人认可再好不过。

“范老师应该去当up主,万一火了呢。”女编辑打趣着,等了几秒却没有得到回应。

她回头发现范老师此时正死死的盯着屏幕,好似看到了什么珍贵的东西。

“范老师,怎么了?”女编辑扭着头,想看屏幕上的内容,但看不清,只能辨认是一张照片。

具体内容已经被范老师的头完全挡住了。

“范老师?范老师?”女编辑又叫了两声,总算让范铁生回过神。

“你也来看看。”他伸手将屏幕亮度调高,把照片放大,随后身子往后靠在椅子上,静静地欣赏着。

女编辑这下总算看清了照片,惊叹道:“好独特的构图。”

“构图?嗯,构图其实很常规,关键是其他地方,你仔细看玻璃的反光。”范铁生摸了摸下巴。

“穿着时尚的年轻女人与老妇人在玻璃前对视,感觉很有故事感。”女编辑思考片刻,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范铁生兴奋的拍手:“没错,就是故事感!这张照片简直抓拍得太精准了!”

“是啊,怎么会这么巧?”女编辑也感叹道。

范铁生靠近屏幕,开始一点点分析这张照片的优点:“首先看这张照片的调色,整体颜色偏向于青色影调,但没有滥用,仅仅只是在暗部加了一些。而且四周还加了暗角,把观众的视野引导到画面中心。”

“再看这位老人,头发花白,面容沧桑。与这位玻璃映射的年轻女人直接形成了某种呼应,就好像现在与过去的对话。”范铁生用手指着照片。

“为什么不是现在和未来呢?”女编辑提出疑问。

“因为老妇人在画面中是实的,而女人则是玻璃的反光。”范铁生快速的说着,继续指向两人重叠的身影:“而且你看,两个人的位置一高一矮,正好对应着年轻与老年的姿态。”

“嗯,甚至她们身上的蓝色衣服和眼镜都呼应了,时尚墨镜与老花镜,简直太传神了。”女编辑越看这张照片,越觉得可以思考的东西太多了,这就是真正的好照片,可以让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见解。

“对!”范铁生满足的坐在椅子上,感觉一身的疲惫都不见了。

“这是哪位老师发的吗?还有没有其他照片?”女编辑这会馋虫被勾了出来,还想看更多。

“我看看。”范铁生点击照片,进入了“硬汉陈哥”的主页,发现只有今天发布的两张照片。

“这好像是个新人。”他惊讶起来。

“新人,开玩笑吧,这种拍摄意识和抓拍时机,怎么可能。”女编辑忍不住抢过范铁生的鼠标,自己翻找起来。

结果除了第二张绿西装老头,他们并没有任何收获。

“这张照片拍的也好,你看这个角度。低机位近距离仰拍,虽然头部显得更大,但也凸显了这个老头的顽童性格,正和他空手抽烟的poss吻合。”范铁生想了想继续说道:“精准,我觉得他拍的真的太精准。第一张照片重点突出的是摄影师自身的巧思,和他赋予给照片的故事感。而第二张则是突出了人物性格,让人察觉不到摄影师的存在。并且完全没有被构图束缚。”

“嗯,没错,而且调色风格也很独特,与市面上的都不一样。”女编辑点头同意。

“下周的推荐图片必须给他。”范铁生没有迟疑,立刻决定下来。

“我觉得他应该是某个老师起的小号?”女编辑猜测道。

“我也觉得,不过我又想不到这种风格到底属于谁。”

“也许人家换了风格,试验一下呢。”

“也是,如果真是新人,咱俩搁这一顿吹捧,是有点尴尬。”

“哈哈,范老师,照片出来以后就不再属于摄影师了。”

“也对,局限了,是我局限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