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自强不息(1 / 2)

边境遗孤 夏侯锷 7603 字 11个月前

校场中雁不过抬手间又是三箭射出。

“好!”

梅尚书竟顾不得形象喊出声来,实在是大快人心,将方才拔律耶光带来的压抑一扫而光。

“武安君怎会作假,只能感叹大秦底蕴深厚啊!”

“事关国土,难说……”

“芒砀山之战,许世绩挥扇斩杀十万敌军,而战役细节从未被披露出来,今日所见,或许能解开些秘闻。”

……

如果说雁不过初始三箭还可以用运气来衡量,那这三箭便是强横实力的体现。

不过此等箭术太过超越常理,令不少人还是心生疑窦。

“晴晴,你上如何?”

夏侯锷问道,这会功夫就已经将那盘鲈鱼吃的干净,当真是比雁不过的箭术还要迅疾!

“要是我连弓都不用,十支箭矢一甩,所有箭靶全部倒下。”

夏侯晴自知没有这等箭术,倒是够机灵。

任谁去查也不能判定自己没有射中箭靶,至少是个平局收场,这也是她敢请缨的底气。

“你觉得老爹有没有……”

夏侯锷挑了一眼,问道。

“老爹身上背负着秦人傲骨,肯定不屑于如此行径。”

夏侯晴肯定地说道。

“人总是对强者心存敬畏,但若是强大超出了认知边界,就会心存质疑,甚至不惜诋毁。”

夏侯锷笑着说道。

对雁不过箭术心生怀疑的人何止澹台石锁,不过慑于武安君之威不敢出言质问罢了。

况且在场还有不少隐世宗门的修者,若真是虚空校场有问题,自然有人会指出,况且其中就有密云宗的修者在。

就在交谈间,雁不过又是三箭射出。

“咔”

硬木弓传出清脆的声响,一道裂纹自弓柄向上蔓延开,显然已经无法再承受雁不过的引弓搭射。

这无疑是给这群情高涨的秦人泼了一盆冷水。

不过这也彰显出雁不过的臂力惊人,以硬木弓的强度竟也经不住他引弓九次。

“看似极为普通的张弓射箭,竟蕴含这等力量,也难怪箭矢可以有如此强劲的贯穿力!”

“确实,是我等浅薄了。”

“即便如此,秦国还有一箭没有射出,恐怕还是难逃落败的命运啊!”

……

亲近秦国的使节见状纷纷借此事发挥,来为雁不过超越常理认知的箭术做辩解。

澹台石锁见状也是看向夏侯锷,眼中满是挑衅之色,心道:即便秦国有神射手又如何,还不是难逃落败,此时天运在我西戎,不多时就要你为方才的狂妄之语付出代价!

“武安君,是否让雁不过换过弓箭再进行?”

梅尚书急切地说道。

眼看雁不过箭术超凡,才给秦人以信心,怎料此时又生变故。

“不行,退出校场就等于退出了比试。”

武安君抬手解释道,不过见他神情倒是不慌忙。

“瑞麟子?”

梅尚书见求助武安君无望,便是将目标转移到了夏侯锷的身上,以他的应变之能,或许有办法也说不定。

“尚书大人放心,秦国必胜!”

夏侯锷坚定地说道。

“如此就好!”

梅尚书也不知为何,竟然对夏侯锷所说深信不疑。

“且看你如何赢!”

澹台石锁自然也听到了,眼中闪过鄙夷之色。

且不说雁不过此时手中的硬木弓还是否能够将最后一支箭矢射出,即便弓箭完好,命中靶心,也不过是平局,如何胜出?

“澹台小将军对此有什么异议吗?”

夏侯锷主动问道。

此番问询倒是引得旁人疑惑,澹台石锁方才嘀咕的声音极小,几乎接近于心声,也只有站在他身旁的宋、赵两国使臣勉强听到些呢喃。

“还是等秦国勇士比试完成用结果来说话吧。”

澹台石锁也不在隐忍,仿佛已经将胜利握在了手中。

只见虚空校场中,雁不过扯下军甲,伸手将其中的筋绳抽出,铁胄甲片顿时散落一地。

雁不过将甲片贴在弓柄上,单手握住,坚韧的精铁甲片竟生生被捏的变形,紧紧的贴合在弓柄上。

甲片如雁翎,也只能覆盖住弓柄的一小块,转眼间就有数十甲片被强行贴合在了弓柄上,而雁不过的手掌也被甲片割的鲜血淋漓。

硬木弓如同附上了一层鳞甲,雁不过又以筋绳将其加固,终于将最后一支箭矢搭在了弓弦之上。

秦人看的目眦欲裂,各邦国使臣也被此震撼!

手掌连心,雁不过全程竟然都未曾皱过一下眉,任由伤口被反复割伤,甚至险些嵌入骨中。

大秦锐士如此,天下还有哪国敢与其争锋?

就是西戎此时也不得不感佩秦国军威之壮烈。

“哥,他为什么不控制下力道?”

夏侯晴没有说话,却是用秘法传音。

如雁不过这般的神射手,怎会不懂得这把弓的承受能力,控制一下完整射出十箭想必不难。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