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后人缘作前世人(1 / 2)

授汉 叶榆客 4202 字 11个月前

孙坚死了。

已是死了整整一年。

这位曾行酒谈笑间便枭卓都督华雄,声冠中夏的乌程侯,一生可谓是成也勇哉,败也勇哉——伐荆大胜之下,竟又单马行岘山,反教败将黄祖以暗箭射亡。

见得眼前院中这班以孙策为首的孙氏众人,已是尽褪了身上孝衣,刘慎心知,随后的历史进程便将是孙策北上寿春,复投袁术,再启孙氏征伐。

不忍这个少年郎只得数年的短暂辉煌,便将如同其父一般落得个惨烈下场,于是刘慎心中虽然犹疑,可终究也还是冷冷开口劝道:“袁公路勇而无断,荣不终己,又喜作大言诬误天下,实非明主。”

孙策闻言却无甚反应,只捡起脚下孝衣随手抛入院中火盆,淡然应道:“我胸中早有计较,兄长却不必多言。”

孙策的冷漠本就在刘慎意料之中,若非如此,方才又怎会犹疑?不过尽人事而已。于是刘慎便也就不再言语。

倒是孙坚遗孀吴霁对此却还颇有几分怒气,轻笑一声后便斥嘲道:“袁氏四世三公,尽天下人望,若袁公路非明主,明主莫非刘公山乎?”

听得吴霁嘲弄,刘慎只觉无趣,更无意做出回应,只朝着孙策拱拱手,便要告辞,可不料衣角教身旁那位同为孙府来客的美少年给紧紧拽住,竟是走动不得。

刘慎不由一怔,正要开口疑问,耳边却已听得那少年郎的朗声之言:“刘兖州乃宗亲之后,又牧治一方,何其贵重也?!可噩逢黄祸时却能以死卫国!这般人杰,如何不是一方明主?伯母此言实谬矣!”

孙氏众人闻得这少年郎的大言,神色虽各有不一,却也皆起了几分肃然之意,便是吴霁,在面色数变之后,亦是蹙着眉头朝刘慎行了个万福,翁声道:“刘公山高义,倒是未亡人愚昧,冒犯公子了。”

刘慎摆摆手以示无妨,心中却感慨着自己虽是未曾见过刘岱这个便宜老爹,可刘岱的遗泽自己却身受不浅,今日虽是打着为刘岱一尽初时与孙坚共讨董卓的同袍之谊来祭,可目的终究还是只为了一睹陈寿美姿颜的江东小霸王究竟是何容貌而已。

一念及此,刘慎竟生出了几分枉为人子的荒唐之感,心中也更无留待的理由,于是再度与孙氏众人拱手告辞,只是刘慎虽是来客,可古往今来却也少有观人孝满的宾朋,所以孙策亦只拱手辞别,却也不遣兄弟相送。

倒是刘慎身旁那少年郎似是起了与刘慎结交之心,竟不同孙氏众人招呼,反倒引着刘慎出了孙府,而方至府外,其人又开口留道:“兄长且留步。”

见得这少年郎抬手拦住去路,刘慎嘴角不由泛起一丝笑意,对这少年郎的身份,心中也有七八分的确定——前世便听得孙策与周瑜少相友善,升堂拜母,眼下看来果然不假!孙策、周瑜若无这般情谊,那恐怕今日孙府之中,外客便只独有刘慎一人了。

“不知公瑾有何见教?”

那少年郎眉头一挑,心中暗疑着刘慎为何能叫出自己前些日子方才取下的表字,可神态却依是四平八稳,只是拱手问道:“公山公憾逝,不知兄长日后如何打算?”

刘慎淡然道:“唯随事叔父而已。”

周瑜亦与从父周尚关系密切,闻言当即大笑道:“自当如此!”

刘慎却不知周瑜还有周尚这层关系,见得周瑜大笑,只以为是刘繇仕于洛阳时曾与周氏有旧,所以如此,便也以微笑相陪。

片刻之后,周瑜便敛去笑意,望着刘慎郑重说道:“孙氏父子雄伟,俱有人主之资,而愚弟更知伯符心力,犹胜乌程侯三分!今见兄长神采内敛,定然已承公山公遗志!如此,兄长何不与伯符推心相交?伯符定然不负兄长抱负也!”

刘慎哂然一笑,不置可否。

周瑜也不作追求,只道:“为弟近来闲居于从父府上,兄长若有闲暇,不妨做客丹阳。”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