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难与贼寇共戴天(1 / 2)

授汉 叶榆客 3014 字 11个月前

淮浦与秣陵之间,相距不过三百余里,便有长江阻隔,往常通行也不过只需两日而已,只是刘慎新得宝剑,心境难免澎湃,自出得府后,一路竟只催促,于忠自然只好纵马奔驰,结果主仆二人竟是朝从淮浦出,星夜入秣陵。

至于刘基缘何未能同行?还不是刘慎唯恐带着这个十多岁的小孩出行多有不便,便不顾刘基那双渴望至极的眼睛,草草以一句江南生疏不敢冒险就给打发在府中了。

下得车舆,刘慎先是畅快沐浴了一番寒冷夜风,尽扫舟车疲累之后,方才长吁出胸中浊气,感叹道:“大江东去浪淘尽,江山如画多豪杰!”

于忠颇为奉承,闻声当即便赞道:“公子好文思!”

刘慎瞥了眼于忠,心中既有几分窃人诗句的羞耻,也有几分再世为人的傲娇——古人爱雅,只需捡些诗词歌赋随意一咏,想来那笮融便必然倒头来拜。

一念及此,刘慎心情愈发澎湃,当即迈起大步于城中搜寻起了笮融府邸所在,口中还更是不由吐出了一句狂言:“曹孟德有青釭倚天,我亦有饮血宝剑,彼有恶来典韦,吾亦得闪电笮融!寇可往,吾亦可往!”

此番胡言乱语,震得于忠饶是心有奉承之意,面上也只得讪笑回应,好在不待刘慎发作,于忠放眼一眺,便已然望得笮府匾额,于是功过相抵,刘慎欣喜之下,自也顾不得说什么责怪言语。

只是刘慎的好心情便也到此为止——当主仆二人叩开了笮府大门之后,迎接二人的并非是刘慎心心念念的笮融,而是数十个蒙面执刀之人!

好在于忠到底还是跟着刘岱在兖州见过几次大世面。眼见如此局面,便是不知个中缘由,却也已是了然绝无善脱的道理,于是当机立断,不待身旁已然惊作木鸡的后世常人刘慎醒过神来,当即便开口言明了来意:“在下乃是扬州刺史刘正礼府中人,特奉正礼公之令,与刘兖州公子来此辟笮融笮明府出仕扬州,却不知笮明府眼下何在?”

孰知于忠这番表白却并未缓和此间局势,反倒随着院中一壮汉的手势指挥,原本尚处于笮府门外的主仆二人竟还教几个涌上前来的蒙面人悬刀胁颈,缓缓押进了院中。

只待府门关闭,方才那个为首指挥的壮汉方才走至二人身前,一面好奇打量,一面玩味笑问:“公路公何在?竟能将扬州使君换作刘正礼?”

刘慎便是再未见过世面,此刻也是醒过了神来,听出那壮汉言语之中的看轻之意,当即冷冷喝道:“袁术虽是身出高门,却已自绝天下,我刘氏乃大汉国姓,正礼公更为皇室宗亲,此番出仕扬州,焉得袁术所说三道四!?”

壮汉闻言便要嘲笑,却又见得于忠自怀中取出一卷书信递来,于是顺手接过正要摊开,耳边却已听得于忠说道:“公山公曾与恭祖公同袍伐董,说来也算与明府有旧,明府何至如此轻待公山公公子?”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