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东莱子义恃才傲(1 / 2)

授汉 叶榆客 3087 字 11个月前

如今扬州大地上广为流传的孙策背主的风闻,自是刘慎主持下散播出的谣言,但若是真计较起来,恐怕孙策却也称不得是什么寿春忠犬,何况在原本的历史进程中,袁公路凭孙伯符之勇,孙策亦借袁术之威,二人不过只是相互利用而已。

不过孙策眼下居于江南,却只有一副不食周粟的高傲姿态,不仅拒了刘繇征辟,还谢绝了刘慎提出的与太史慈合练锦卫的提议,更是不顾刘繇叔侄的苦苦挽留,竟是头也不回地便往丹阳去也。

刘繇对此还颇为捥腕叹息,只觉痛失大将,倒是刘慎心知肚明,周瑜眼下便在丹阳,正为从父周尚差使,孙策如今落魄,心中自然更愿与好友相处,何况孙氏亲族多在江北,若是孙策贸然改换门庭,为江南效力,只怕亲族便要陡陷危难之中。

何况孙策与太史慈不同,历史中太史慈虽有“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这般尽露心迹的遗言表白,但确实未曾创下什么基业,眼下锦卫军士又皆为江南出身,刘慎自然不恐失控,但孙策却不同,不仅在历史中奠基了孙氏基业,更是吴郡出身,乃是实打实的江南人士,所以刘慎自定下营救孙策的计策时,心中便已有了计较,故而孙策西奔丹阳,亦不觉遗憾。

周瑜久在丹阳,自己尚且不闻不问,何况孙策乎?

只是刘慎的这般心思,因为牵涉日后考量,却是不能与他人提及,久而久之,竟是惹得曲阿诸君心中皆觉刘繇叔侄不识白壁,其中尤以太史慈最为可惜,更是不止一次来与刘慎劝说,无奈之下,刘慎只能避之大吉,日日前往曲阿港口垂钓。

可就算刘慎如此躲避,太史慈竟也抛下锦卫治训不理,日日不仅寸步不离地跟随刘慎,口中更是周而复始地不停劝说着刘慎前往丹阳。

今日,正当刘慎对太史慈的喋喋不休忍无可忍,便要将心中计较一吐为快时,远处海面竟隐隐浮出一帆船影,刘慎见此正要唤太史慈去召锦卫前来戒备,孰知那帆楼船竟是愈行愈快,眨眼便已快至港口,刘慎定睛一看,只见那面随海风激荡的帆旗之上赫然大书着一个幽字。

刘慎与太史慈皆犹疑间,这艘幽州楼船便已稳稳停靠,此时正于船头观察的田豫望得刘慎身影,亦不待船员传讯,当即便纵上了岸,急急朝刘慎奔来,口中则高呼道:“刘邑宰,幽州危矣!”

此番幽州楼船前来,刘慎心中只觉莫名,见得田豫奔来身前,倒也不好询问来意,便只得扶住田豫站稳脚跟,顺着田豫的言语问道:“田将军莫急,且从容说来。”

田豫喘了口气,感激地望了刘慎一眼,然后解释道:“此前公孙幽州不听我等苦劝,竟害了伯安公性命,惹得袁本初大军来伐,又屡战屡败,已退至易京困守!”

太史慈闻言惊呼一声,不由抢先问道:“莫非是刘虞刘伯安?”

田豫点点头,哀道:“正是刘幽州!”

刘慎闻言一怔,好奇问道:“何故伯安公亦称幽州?”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