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夜 有科技的地方就有江湖(1 / 2)

围绕着权力大厦延伸出来的主干道,由此将光之城划分成了十二个区,就像切披萨一样。

耶路区,位于光之城的西方,其中靠近城市边缘的地方,早些年曾是工业集中的区域,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浓雾,过去有一部很火的电影《雾都小孤儿》详细介绍了这里的生活环境。

只可惜,在唐糖糖发起的文化改良倡议中,这部作品的主角被贴上了“孤儿”标签,很快就下架了。

核战之后,万物萧条,遭受了巨大的生活落差,市民的精神如同行尸走肉。这段时间,也是各大宗门发展的黄金时期。

而光之城著名的“天父教”还有“奥林匹斯神教”,就是发源于此。

传说核战爆发前夕,天父教的圣子突然降生于世,大肆宣扬苦难救世主义,慢慢汇聚了大量信徒。只是不知为何,天父教的内部人员全部是由老头和俊俏的小男孩组成。

奥林匹斯神教,传承于几千年前的众神传说故事。核战爆发之后,一个老头目睹了天父教的壮大,可能也是想加入“创业”队伍,他自称神王“咒斯”转世,又不知从哪弄来了十二座巨大的众神像。

众神像的内部安装了可控聚变装置,能够改变附近的天气是晴天还是下雨,又或者是闪电风暴。咒斯告诉所有人,这一切都是“神迹”,借机拉拢了一大批信徒。

平日里,它们就像一座座防御塔一样,每天接纳来自全城的信徒。

后来,光之城东边区域的地皮和房价飞速上涨,道门由于财务紧张,被迫搬迁到耶路区,跟他们本地的宗门势力硬刚,争抢有限的弟子资源。

道门,与众多仙侠小说一样,他们追求长生悟道,融入天地自然,参悟无上大道。对于拜山弟子的态度,向来是“爱信信,不信滚,别打扰劳资修仙”。

道门人擅长使用各种看起来很有仙侠感的机械化武器,一把磁悬浮飞剑和一叠的芯片符箓,还有电磁炼丹炉属于是人手标配。

不过,道门却对机械改造一直十分抗拒。他们认为机械飞升是一种不纯的长生手段,甚至蔑视地称呼那些机械改造过的长生者为“浊仙”。

剑宗,虽然也与时俱进,给弟子们换上了机械飞剑,但更加主张“返璞归真”,用心领悟和钻研纯粹的剑术,增强肉体本身的硬实力。

剑宗原本是光之城南方的地头蛇,平时与道门的合作关系密切,因为两家同样都用飞剑。

道门搬到耶路区没多久,在一次宗门大选中,大长老在与一名红衣主教冲突中受伤,原因是对方不讲武德搞偷袭。

剑宗的掌门也是江湖中人,讲究一个义字,两家同为东方神秘势力,他当即一拍桌子,留下了“逸仙流”一脉镇守大本营,然后带着宗门上千名弟子,浩浩荡荡杀进了耶路区。道门和剑宗联合,从天父教和奥林匹斯神教手中抢走了许多地盘。

与其他几家宗门相比,佛门倒显得中规中矩许多。

光之城的上层阶级数量有很多,上到财阀,下到普通市民,他们大多都做过亏心事,尤其是财阀集团的大人物,个个都不缺路比。因此,佛门信徒众多,香火最旺盛,寺庙遍布全城各地,在耶路区自然也有他们宣扬佛法的分部。

寺庙里绝大多数都是半机械和尚甚至纯机械人,因为他们相信舍弃肉体就是舍弃欲望,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领悟佛法。

除了寺庙中偶尔会跑出来几个想要普度众生的加特林高僧外,佛门还算是比较本分的门派,经常会在帮派纠纷中充当和事佬的角色。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