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爱上二胡(2 / 2)

“你要那个竹筒做么子咯?”篾匠师傅问。

“我想做一把胡琴子。”

“哦,你拿去吧。”篾匠师傅看着他。

老大喜得拿着就跑,连“谢谢”都冒说一声。回家后他想,第二步就是在竹筒上钻孔。老大性子躁,马上就开始。可是他又没有钻子,只能用蛮办法。先把火叉子放在煤炉子上烧着,再把竹筒用绳子绑定在一个木板上,再把绳子用水浇湿。好不容易才等得火叉子烧红了,马上拿出来用一个齿在竹筒的中间按下去,然后,一边用劲向下压,一边转动,这时青烟直冒,竹筒筒发出“呲,呲”的响声。火叉子冷了又去烧红,这样来回几次,终于把那个竹筒筒的中间钻了一个对穿的孔。伸手一摸,烫得手一缩。

第三步就是要找一块皮子把竹筒的一头蒙住。于是,他每天放学回家后,就是去问那些有经验的大人,蒙胡琴子的是什么皮。有一个人告诉他:

“最好是蛇皮。不过蛇皮难得到手。万一冒得,鸡食袋也可以。只是声音不太好。”

他上学也好,放学也好,沿路总是在寻找蛇。手里拿着两坨石头。只要看见了蛇,马上就要打死它。可是找了几天也没有发现蛇的影子,只好退而求其次,用鸡食袋代替蛇皮把竹筒蒙住了。

第四步是找琴柱子。这个难度小些。找到一根小竹棍子后,又是用蛮办法钻了两个小孔。琴柱子做好了。

第五步是做琴轴。这个更加容易些。他马上又做了两个琴轴。把这些部件安装好,欣赏了很久,自己觉得蛮好的。殊不知他做的全是废品。可他还陶醉在即将成功的无比的喜悦之中。

这时,只差琴弓和琴弦了。他问大人,他们说:

“这两样东西,你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的。”

“那怎么办呢?”他问。

“只能到全交河街上去买。这个不要多少钱。”

“哦。那就去买吧。”

一个星期天,老大早早吃了饭,拿了割草赚的钱,便向全交河镇出发。差不多二十里路,很快就到了。几乎是一路小跑。花了一元多钱买了琴弓和琴弦,他发现那里竟然有蛇皮买,于是,又花了五角钱买了一张蛇皮。东西买齐后,迅速往回赶。走了几里路后,突然想起,还要买松香,又打转到商店里买了松香和琴马。又是一路小跑回来的。真是满载而归。

回来时太阳偏西了,差不多要吃晚饭了。他顾不得肚子咕咕叫,匆匆吃了几口冷饭后,来不及把琴筒上的鸡食袋换成蛇皮,便迫不及待地把买回来的琴弦和琴弓上好。他把琴码往这把土二胡上安好后,急急忙忙地开了弓——拉不响。这时,老大才发现有问题。原来琴筒的孔不是钻在中间,而是钻在蒙蛇皮的一头三点五公分(离琴柱孔中心的地方。结果琴码始终撑不起琴弦来,琴弦始终牢牢地贴在琴筒上,发不出任何声音。

这一下,老大有多么的失望啊。当时,他真想把它高高地举起,摔他个粉碎。可是,他费的功夫太多了,竟然摔不下手。他只有懊恼、沮丧、恨死他自己了。为什么连个孔都钻不好呢?当时,为什么没有看清楚呢?他气得,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又没有任何人埋怨得,从头开始,都是自己的错。他第一次尝到了错误造成失败的滋味。

但,老大不甘心失败。因为,他太爱音乐了,太爱二胡的那种声音了。二胡拉出的乐曲,就像小溪的流水一样,涓涓不断,流畅自然,韵味无穷。它不像笛子吹出的音乐。笛子吹出的音乐是由一连串的声音组合而成的。而二胡的音乐是不间断的,二胡发出的乐声像一根乐线一样紧紧的缠绕在人的心头,让他全身心的陶醉。

老大慢慢地从痛苦中走出来,去追求那美妙的音乐。

他发誓:

“一定要做一把能拉出声音来的二胡。”就是要再找一个竹筒筒,从新钻孔。

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

有一天上体育课,体育老师要老大和他一起去体育器具室搬篮球,他突然看见墙壁上挂着一把全身是灰尘的没有弓和弦的二胡。他鼓起勇气问老师:

“这把没有弓和弦的二胡,您还要吗?”

“早就不要了。你要,就送给你吧。”

“谢谢!”老大喜得不亦乐乎。

他篮球也不要了,拿起那把宝贝二胡就跑。

“嘿嘿这个同学,怎么搞的,一下就跑了。”体育老师说着。

他喜得忘记了一切。边走边看,发现这把二胡,除了没有琴弓和琴弦以外,其他如琴筒、琴柱和琴轴都是好好的。美中不足之处,就是琴皮上有一个芝麻大的小孔,但这不是大问题。正好配上他买的弓和弦就全了。

放学后,老大也没有和建满打招呼,他一路飞奔而归。回到家,马上把灰尘擦干净,把弓和弦以及琴码上好,千斤线扎好。他又仔细地看了这宝贝。这个竹筒是通过了艺术加工的一个名符其实的琴筒;这个琴柱也是一根通过了艺术加工的竹子;琴头的上面有一个很好看的弯头;琴轴是一对标准的刻有许多像擂钵里一样的细细条纹的旋钮。整把二胡的每一个部件没有一个是自制的。

擦了一点松香后,老大就开始试音,真的很好。于是,把装好的二胡挂在墙壁上,他一边吃饭,一边看着二胡。

心想:二胡,你挂在学校的体育器具室里,就是个废品;可是你到了老大的手里,就是个宝贝。世上的东西真奇怪呢。同一样东西,放在那个地方就是废品,放在另一个地方就是宝贝。不可思议。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