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回到荷花园(2 / 2)

中间的正房是父母亲的,雕花床和红漆柜和那张红漆书桌就放在这个房间里。正房里还开了一个床铺,这个床铺是妹妹的。正房东边的门通堂屋。

堂屋中间放了一张红漆四喜大桌子。这张桌子也是从仙峰山运来的,是过年过节和来了客人吃饭用的,星期天也可以给孩子们做作业。堂屋的南边是两张大门,这两张大门就是一家的门户,堂屋的北面有一张后门,屋后有一块地,准备种树和竹子。

堂屋的东边是老大和老小两兄弟的睡房兼学习室。他们两兄弟共睡的床铺就开在这个房间里,还摆了两张书桌。一张靠床头边的东边的墙摆着;一张靠西边的墙摆着。床后面是一个泥仓。泥仓的一边放着一口大水缸装米,另一边摆了一排装陈菜的坛子。

正房的西面是一个横屋。横屋隔成南北两小间。

北面一间小房开了两个床铺:一个是爷爷的,另一个是外婆的。还摆了一个旧柜子。这个旧柜子听说是翁妈的嫁妆。现在是给外婆和爷爷放衣服。

横屋的南面是厨房。厨房里中间是一个两口大锅的大土灶,灶旁边是一张四方饭桌,这张饭桌是平时家里吃饭用的;灶的南面是一个土砖砌的长条形柴围子,连着柴围子的是一个土砖砌的大鸡笼子。灶的北面是一个碗柜;碗柜的旁边是水缸;水缸的旁边是馊缸;馊缸的旁边是厨房向西边开着的侧门。碗柜旁边的一张房门是到爷爷和外婆的房间里去的。厨房里还有一对向东开的小双合门正对着阶基。沿着阶基可以直接上堤。

三个房间和堂屋都有后门。草房虽然不很明亮,但也还适用;虽然不很高级,但它是自己的。借住别人的瓦屋感觉是作客;住自己的草房特别安心。

屋前有一个半亩大的地坪,地坪前面是水塘——黄家塘的一部分。黄家塘是一个不规则的大塘,属公社管。黄家塘的东南方向是向阳花大队;西北方向是东方红大队。黄家塘里有许多家鱼和野鱼。

屋的东边开通了一条上堤的长长的斜坡路,沿着堤向东走,可以到向阳花、罗城县、常沙;沿着堤向西走,可以到建满的家里,可以到凤凰湖,可以到银城。总之,沿着堤走,可以到你想要到的任何地方。

屋的东边还有一块不到一亩大的空地,那是果园。准备种桃树和梨树。

屋的后面是大堤,大堤后面就是漉湖,属银城县管。漉湖向东经过楼花港闸门可进入俫仪湖;漉湖的西边是凤凰湖农场;北边是罗城县,划船可直达西林港。接外婆就是划船到西林港去接;南边就是星火公社。靠近堤边的是东方红大队的荷花园和苏家湾两个生产队。漉湖里也有无数的家鱼和野鱼。

屋后的大堤和漉湖之间有一个向东西伸展的开阔湖坡。

屋的西边有一亩多坑坑洼洼不标准的地,准备开垦成一个大型的菜园。

厨房西边的侧门对着一条路,向南走可到张家嘴,那里住着六爷爷和其他几个堂叔叔,共六户人家。向北走可到建满家和堤边上的其他人家。

屋的西边就是菜园的前面,有一片不深的长条形水域,再前面是一个属荷花园生产队管的大塘——蛇塘。因为这口塘春天涨水时,中间有一条小路浮在塘的中间,弯弯曲曲像一条蟒蛇。所以大人们叫这口塘为蛇塘。蛇塘虽小,但它比黄家塘和漉湖的最深处都要深。每当人们从蛇塘边走过,看到那碧绿碧绿的水,心里不禁发颤。为了心安人们往往自然地靠塘的另一边行走。蛇塘之所以这样深,是因为它就正对着老倒口。一来是这里倒围子的时候,洪水的威力把这里的泥土冲走了,二来是洪水退后,要把倒口修好。所以就在倒口的旁边取土修堤。年复一年,倒了又修,修了又倒。所以就把这蛇塘挖得这样的深不可测了。

厨房向西之路还可以到每一丘稻田去劳动,可以到星火公社。总之,这条路不仅可通整个荷花园,而且可通很远的地方。

现在已经立秋了。不是种树种竹的季节。但是,在开学前,要把西边的菜园建设好。

爷爷说:“东晒园,西晒田。”

这句话的意思是:东边的太阳小些,适合做菜园;西边的太阳大些,适合做稻田。本来菜园最好是安排在东边,可是,这里的地形决定了,因为东边的空地太小了,做菜园面积不够,而且浇灌不方便。只能安排在西边。就是说,西边的菜园,在夏天太阳大的时候就要多浇水泼菜。如果是稻田高温就正合适。

老大围着新屋绕了一圈,基本熟悉了周围的环境。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