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你给他生儿子他还嫌弃(2 / 2)

我不要做渣男 伊南瓶 9085 字 2023-05-16

“这是顾漫刚写完的,还在和出版社谈出版的事,所以我和汪总一致认为先做《微微一笑很倾城》比较合适,不仅题材更适合网剧,而且还有书粉捧场。”

“网剧我们肯定得做,但拿《微微一笑很倾城》这种大火ip试水,对我们来说太浪费,也太便宜那些植入的品牌商。”

说着,姚东就把自己昨晚才“写”的《慧眼》分发给两人,笑道:“先用这个试试水,也让品牌方知道知道,我们做的网剧和别人的不一样,是值得花钱的。”

《慧眼》的剧情很简单,不过片刻,汪玉瑛就问:“那这个短片的植入准备便宜谁啊?”

“谁都不便宜,播放次数如果达不到预期,就当是和藤讯一起做公益了,网剧也就暂时搁置。”姚东笑道。

原版的《慧眼》是有植入某感冒灵的,可不管是青云还是藤讯都不差那点制作费,不植入对两家公司带来的好处更大。

“预期是多少?”李扬问。

“发布后的三个月内全网突破1亿播放次数,要是达不到,我们的网剧就暂时搁置。”

“1亿?”

汪玉瑛瞬间炸毛,道:“你咋不直接搁置呢,《仙剑》都多少年了,所有集数加一起也才3多亿的播放量,单个视频破1亿点击的国内根本就没有,还三个月破1亿!”

“我说的是全网。”

姚东笑了笑,道:“而且这个拍出来才几分钟,又是公益属性的,微博都可以直接转发,三个月破1亿不难的。”

“你可真会为难人!”汪玉瑛笑骂。

姚东笑了笑,继续增加难度:“这个微电影导演找个新人拍,演员也全部都请群演,编剧也署我名,更别署李文,就随便瞎编一个笔名,哎哎,急什么,我和茜茜一个当出品,一个当制片。”

“那有p用啊!”

汪玉瑛一脸不服,她怎么都没想到,一向任性的老板,对网剧居然会这么保守。

“安总以后要转制片人?”李扬鸡贼道。

“看情况吧,你可别想着拿我们当噱头去宣传,我们最多帮着转发转发。”

“不是,一点噱头都没有,怎么3个月破1亿啊。”李扬抱怨。

“你搞那么多噱头,品牌方怎么知道我们做的网剧和别人不一样。对了……”

姚东转向汪玉瑛,笑问:“今早我听杨柳说,爱奇异给《司藤》出到了3万一集,真的假的啊?”

“当然真的。”

“这么败家,怪不得张潮阳不重用龚与。”姚东一脸讥笑。

要知道,此前国内卖最贵的网络版权,是参与了平台广告、vip分成的《诛仙》,可折合下来每集也不到17万。

爱奇异把《司藤》抬到3万,除了败家还是败家。

“又不是龚与出的价,就一总监。”汪玉瑛竖起3根手指,不屑道:“找我要这个数呢。”

“那也是眼光不行,找这种人做总监。”

姚东笑了笑,问:“你怎么没舍得给他呢,难得有这么大的冤大头。”

“他是要3成,你以为多少啊。”

“靠!”

姚东忍不住爆粗。

他刚以为是3万,毕竟9万的销售额,花个几百万做公关很正常,水之情则无鱼则无鱼么。

“我昨天才给了老孙他们三百万一集的低价,你可千万别扯我后腿。”

“黑还是你黑啊。”

“那不为了给老板多赚点么。”

“少扯澹,你考虑过把价格抬上去的后果么。”

“能有什么后果,我要是不抬价,孙总、钟总哪舍得投网剧?再说了,他们做互联网的又不缺这点钱,他们越是加大投入,我们能赚的就越多,他们四处挖人还能帮我们打压其他同行,多好啊。”

“好什么好,我就问你,他们进来之后,那些顶级导演、演员、摄影之类的价格是不是都更贵了?青云请人不要成本的么?就算是培养新人,那也赶不上他们涨价的速度吧?”

姚东越说越是激动,忍不住拍了桌子,质问:“再有,这帮人有几个是懂影视行业的?他们乱搞一通,把市场做烂了,不做影视还能做其他的,青云呢?是和市场一起苟延残喘?还是也转行啊?”

“……”

汪玉瑛、李扬面面相觑,两人头一次见自个老板发这么大火,着实收到了不小得冲击。

“唉……”

姚东叹了口气,道:“互联网的热钱涌入进来是拦不住的,我让钟莉方去藤讯,就是怕他们也跟着一起瞎折腾。你们倒好,深怕他们不来,给他们使劲上眼药。”

“没你说的这么严重吧,好来坞的几个巨头,背后也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资本,他们的市场现在不也挺好的么。”缓过来的汪玉瑛出声质疑。

“先不说人市场比我们更成熟,你就看看去年申请破产保护的米高梅,再看看他们这几年大卖电影里的特效我们能做到么?”

话落,姚东就再次摇头叹气。

不是因为和好来坞的差距叹气,而是作为重生者,他清楚的知道,哪怕是好来坞几年后也下滑的严重。

根本原因不是因为资本的瞎折腾,而是因为大众生活方式的改变。

短视频的崛起之后,某些电影别说走进影院了,在家用电脑、手机看都会觉得浪费时间。

至于电视剧,受到的冲击更大、也更早。

就算是现在这年头,哪怕是在起点找本爽文看看,也比看那些一直注水又无脑的电视剧过瘾啊。

当然,不管什么年代,精品依然会被大众喜欢,可影视作品哪有那么多精品?

不管是互联网平台、又或是其他投资者,有谁愿意又花钱、又给时间让行业去发展特效、培养人才、打磨精品呢?

他敲了敲桌子,强行给自己打了针鸡血:“这个月开始,公司的人工涨一涨,尤其是幕后那帮人。”

“啊?”汪玉瑛懵逼。

“你都说他们会四处挖人了,不涨人工你用嘴留人啊!”

姚东笑骂了一句,又道:“大竹峰基金针对纯新人导演,剧本可以适当放宽。再给北电捐一千五百万,其中五百万现金,一千万胶片,胶片明年统一回收。”

其实不管是涨人工,又或是给北电捐款,姚东还有个目的——让青云的财报尽可能的难看一点。

要知道,青云蹭蹭一直涨的股价,可比网络版权的飙涨要刺激的多了!

“干嘛回收?”李扬不理解,捐出的胶片回收的干嘛。

“怕被人转手卖了呗。”

汪玉瑛接过话茬,笑道:“张院长一直请你和茜茜回去聊聊,要不这次去一趟?”

“等《狩猎》国内首映吧,首映就放学校办,你和那边沟通下。另外,《慧眼》的导演给我抓点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