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节服(一)(2 / 2)

流云之途 神要眇 3985 字 2023-05-22

夫妻俩并不关心这间衣坊的未来,可他们还是同意了。

他们震惊于一个小城里的衣坊能有如此想法和魄力,虽然知道他们口中说的为全城人制作衣裳实际操作起来有多么不现实。

他们更希望服饰带来的喜悦能够分享给更多人。

于是挂河川前掌事夫妇与故梨城中一个叫做百衣堂的衣坊展开了长达数十年的合作。

口号放出时反响非同,城里人都对这新奇的想法充满好奇,见识过衣坊放出的带有诸多异域元素的独特服饰,愿意尝试的大有人在。

可计划的不断进行,产生了不少矛盾。

小城虽小,人却也不少,百衣堂有如此雄心,也不可能为全城的每一个人都制作服饰,于是衣坊承诺的“尽量为每个人制作”就变成了“尽量为大部分人制作”。

一旦有了人数限制,随着阶级产生的公平问题就越来越多——达官显贵或是富商定制的节服与许多底层的老百姓根本就是云泥之别,每年参与晚会的也大都是城中的上流人士,越来越多原本对此怀揣一丝好奇的人被高额的原料和定制费挡住了去路,转身便投入忙碌的生活中去。当初那个美好的愿景便逐渐在那一小部分人的高脚酒杯碰撞中消磨殆尽。

如果不是后来将晚会的地点扩大至整个南岸广场,并大刀阔斧更换了晚会的形式,将其改成全民性的庆娱活动,百衣堂的愿想早早就夭折了。

为了解决服饰的问题,百衣堂在城中各个地方设置分堂,由夫妻俩亲自调教一批设计手调往分堂。人们可以自己准备布料或需要修改的原服前往分堂,挑选样式,再由工作人员裁剪更改并予以恰当设计。

与此同时,大幅度地扩充服饰的样式以及搭配度,同一种火爆款式大批量制作,并提供家庭,学校等集体式的服饰,年节时忙民众服饰设计,其他时候便照常出售衣裳。

考虑到人们的需求实在多样,不是所有人都对百衣堂提供的样式感冒,百衣堂更满足不了每一个人的想法,衣坊也就逐渐放弃了为每一个人制作节服的野心,参加晚会并不要求穿戴节服,而是将它作为一个免费提供的额外服务,这样一来,与节日的盛大晚会相之配套的节服娱乐也得到广泛欢迎。

当百衣堂分堂的点点星火分散在城中各处并越发耀耀生辉时,衣坊,以及夫妻俩的愿景才真正得以不断实现成型。

一个世纪过去,这里没能成为百衣堂的根基。

这个雄心勃勃的衣坊以一往无前之势朝大陆最深处进发,却在行进的途中陡然忘记它最开始的开始,只是东南沿海一个不知名的滨海小城里的一家不知名的衣坊——小城的地理位置和条件,说到底限制了衣坊猛虎般的成长速度。

可百衣堂却并未离开,原来的总堂变为东南沿海故梨城分堂,而原来的分堂,仍旧是隐没在小城的星点,在必要的时刻火光涌现,明晃晃照亮整个小城。

人们仍会想起年节那一天百衣堂四处张起的百衣节晚会标语:

“百衣竞相舞,篝火染红天。”

哪怕是最偏僻的地方,也深藏精致的愿想。那是你看着我——我看着远处风火飞舞,袖袍摇摆巍然不动,我心唯我与自然,关乎心灵的精致。

苦离站在分堂星火的旗帜外往里眺望,脑海里突然浮现很多年以前,荒凉大地上惊世寰楼拔地而起,有莲女三四而舞,对月当歌;有鬼铠武将背临士三千,声震十万里,巍巍如山;亦有高冠志士眉目映日,袖口满月,胸口载河山;不乏老农伏地,背身反顾,小溪流深,水田花开。

仿佛是留存于记忆深处,又像是无端幻想,漫无边际。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