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盹虎(2 / 2)

五州精要纪 弯城少 2839 字 10个月前

此刻,苏彣正领着几名部下在城墙上巡查。落日的余晖下,行宫之外的广袤原野的远方上散落着密密麻麻的营帐,格外显眼。

背倚篱山险势,行宫的安危尽在正门一侧。原野两周皆是丰国大将军宁卫川统帅的北右路大军,旦凡任何风吹草动,狼烟骤起,苏彣和他的赤焰军便能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应对。

看见睿王渠梁衍急匆匆登上城墙,苏彣招呼部下继续巡查,自己则快步向城墙中央处走去。

“苏兄免了。”看到苏彣正准备拱手行礼,渠梁衍及时抬手说道。

“殿下,何事如此着急?”苏彣仍然拱手道。

“西南边境之事,苏兄想必已经知道了,也不知三国再次屯兵边境意欲何为。”

“末将刚刚得知不久,西南三国离问天阁并不算远,末将在问天阁习武期间,我师傅卢老阁主便时常与我谈起三国的局势。三国地处险恶之地,土地贫瘠,粮食常年欠收,三国之人觊觎我大梁边境肥沃之地久矣。迫于我大梁在西南边境驻扎有四十余万大军之盛,三国军队不敢正面进攻,军民只敢背地偷袭劫掠。同时,三国之间,也因土地和粮食之争,常年征战不休。而近几年,三国却摈弃前嫌,在边境之地一致剑指我大梁。而今,三国再次联合聚兵边境,我实在想不出除了争夺我大梁领地之外,还有其他的原因。”苏彣娓娓道来,对西南边境局势他早就形成了自己的看法。

“苏兄说的是啊,三国依山傍险,加之神族从中调和,我大梁虽强,但我们的兵马却始终无法踏平三国,反倒是三国兵民数百年来不断进犯劫掠,我大梁苦三国久矣。以三国之力,断不敢正面与我大梁相抗,但三国此番胆敢倾重兵屯于边境,兵马之数远超以往,我担心的是三国甚至可能还联合了外部力量。”渠梁衍声音低沉着说道,不敢太大声。

“殿下的担忧不无道理,据末将所知,三国还从未如此团结对外过,也从未派遣如此大规模的兵力与我大梁对峙过,难不成是真有其他势力介入相助。”

“苏兄,问天阁那边最近是否有密信传来?”渠梁衍着急问道。

“暂时还没有,篱山距离皇都城虽远,但难不住我们问天阁的信鸽,有什么紧急情况,樊师弟一定会传信来的,西南边境之事,说不定樊师弟的密信已经寄出来了,我们再等等。”苏彣道。

“只能如此了,但愿是我等想多了。”渠梁衍悻悻道。

“想必陛下已经下旨增军西南边境了,我等在篱山静观其变吧。”苏彣道。

“苏兄说对了,父皇早就想收拾了三国了,不过宁将军建议先派遣使臣出访三国,了解清楚三国的目的再做打算,我也觉得此提议可行,不管出使的结果如何,至少可以缓一缓西南局势。大梁虽是一头猛虎,但是稍一打盹,就会被贼国和外族踩在头上,去年底的东山一战,就已经被鲛族贼军踩过一回了,大皇兄在其中还不知道扮演者怎样的角色,只是父皇和满朝文武百官还未知晓,我只希望此番三国屯兵边境与大皇兄没有关系。”渠梁衍低声说道。

“靖王殿下身在东三路,离西南边境相距甚远,末将认为他应该没有能力搅动西南边境的局势。”苏彣也小声说道。

“对了,再过几日,大皇兄便会抵达篱山,希望一切相安无事。”渠梁衍道。

“殿下放心,我早已派出斥候骑兵前去打探靖王殿下的消息,靖王现在距离篱山只有三日的路程,暂时收到的回信没有发现异常。”苏彣这回说的更小声了。

“有劳苏兄多盯着大皇兄那边。”

“殿下放心,天已黑了,殿下先回去用膳吧,有什么消息我及时告知殿下。”苏彣拱手请道。

渠梁衍望了一眼原野远方营帐堆里亮起的火堆,随即便起身返回寝宫去了。此时,太阳早已在天边落下,行宫上下灯火通明。

行宫城墙之上和周边,巡逻和换防的赤焰军来往不断,苏彣期待着又是一个安静祥和的夜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