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交锋(1 / 2)

北朝南国 江山至 3722 字 9个月前

石头城据地险要,是长江东岸的一道重要屏障,自东吴以来,南地势力守住石头,便等于扼守住了长江天堑。

而毗邻的石头津,其作用相当于规模庞大的港口,常为史书和历代人所称颂。

即使是侯景攻进建康以后,此处依旧停泊着不少船只,只是没人再去利用他们。

“将军,水面风大,您进去歇歇吧。”

一名校尉来到任约身后,低声劝道。

“石头城传来的消息呢?”

任约不答话,反问道。

“王将军命人急报,说城里的梁军被他全部击溃,但他担心有诈,暂时没有入驻石头城。如今...如今王将军正和一支梁军对垒,双方都没有率先进攻。”

砰!

话音未落,任约便用力锤了锤船沿,怒道:“匹夫焉敢不遵吾号令!”

“传令立刻靠岸,快去!”

看见任约急躁的样子,那校尉不敢不听,一路小跑离开了。

望着眼前平静的水面,任约的心情不再那么愉快了,他很清楚自己在军中几乎没有班底,大部分兵力都来自于河南王的分配。

虽说自己并无二心,但若是手下将士不堪一用,甚至是不听号令,那以后引起的问题可就多了。

要在自己军中拉拢人吗?

战船一路前进,在水面上激起一道道波纹,任约心急,依旧觉得船速太慢,但他也知道辱骂士卒无济于事,只能站在船头干瞪眼生闷气。

就在下午的时候,船只才停靠到岸边。

任约下船的时候,气的骂骂咧咧,浑然忘记是自己为了更加隐蔽,特意让人把船划到石头津中央去的,防止被梁军探查到,没想到,到头来反而坑了自己。

“立刻出发!不准停!”

随着几道命令传下去,数十名侦骑从各个方向冲了出去,大量的士卒也开始遵从命令移动,看到这一幕,任约才略略心安。

这一千名甲骑,是他手里最大的一张牌,出身北地的任约,天然热衷于重骑兵突袭,他坚信,只要带着骑兵绕到梁军的身后,必然能一战成功。

至于甲骑具装唯一的缺点么,是它并不适合在南地使用。

特别是石头津这种坑坑洼洼的地方,严重拖慢了骑兵的前进速度,披甲的战马速度本来就慢,体力消耗也大,这样一来,想赶到石头城附近,就得花更长时间了。

也就是这段时间内,南山营的数百名士卒出现在了王将军的面前。

“北边又多了一支梁军?才数百人?”

王将军起初吓了一跳,以为自己中了埋伏,但随即,听到那支梁军的人数后,他便摇摇头:“兴许是对面主将分出来的一路兵马,或许是派他们过来试探咱们,多留意就行了。”

“阿凉到了。”

陈昕望向远处,几面旌旗迎风展开,阵中大纛悬着一面陈字旗。

让侦骑再去探查后,他准备再另外派人去询问陈凉下一步该怎么走。

但随即,三名骑兵就从陈凉那儿直接冲了过来,为首的正是辛枚,也带来了陈凉的口信。

“着你部立刻出五百人入城疏散百姓,其余将士不惜代价拖住敌军,城中不愿意走的人不用勉强,不需要耽误时间。”

辛枚一口气说完,又凑近陈昕耳边,低声道:“若是将城中数万百姓直接留给叛贼,有损将军声名,因此不可不救,请云骑将军暂时拖住那伙叛贼两个时辰。

“这......”

陈昕本以为陈凉是真的不想放弃那些百姓,但听到辛枚这些话,心里顿时又百味杂陈。

辛枚是陈凉的心腹,他说这些,必然也是得到了陈凉的授意。

陈凉对自己确实坦诚,但陈昕也觉得,陈凉始终不把百姓放在心上,视人命为踏脚石,而且在他面前也很少掩盖,明明是信任之举,却总让陈昕感到不舒服。

“陈将军,还有一件事。”辛枚指了指旁边的羊躭,低声道:“卑职临行前,将军曾叮嘱我,若是羊公子已经出城,怕你们两人为冷箭所伤,请您和羊公子无论如何不要亲自上阵。”

“本将军知道了......”陈昕觉得这话有些莫名其妙,但也是陈凉的好意,便颔首答应一声。

羊躭没听到辛枚在跟陈昕嘀咕什么,只知道陈凉似乎又重新领军回来要救城里的百姓了,不由欣喜起来,正想喊住辛枚问问具体情况,但辛枚只是坐在马背上对他拱手施礼,随即调转马头离开了。

很快,陈昕叫来几个得力的手下,让他们领着一支五百人的步卒重新向石头城进发。

羊躭在见到陈昕后,曾说石头城中出现动乱,城中人直接开城门想要迎接叛贼,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那伙数千人的叛军却迟迟没有入城,就连之前攻城的士卒都被收了回去。

王将军还以为城中是诱敌之策,暂时不敢轻举妄动,里面的乱军不过千把人,眼见叛军迟迟不肯进城,他们又怕梁军回来,急的就差要喊一句大爷快进来玩吧,但叛军迟迟不来,他们只能商量着要派人出城去“邀请”。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