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离别(2 / 2)

陶伯心中想到。

“咳咳陶老弟。”

这突然的一声打断了陶伯的思考,回头看着这年轻模样的杨月生叫着自己老弟,十分不适。

“在这休息的几日,鄙人有一事相求。”

“请说”

“可否将外面的事情告知鄙人。”这杨月生有些暗自神伤的说道“这些年过去了,也不知道百姓们过得怎么样。”

那倒也是,陶伯心想,面前这人虽是杨月生模样,可实际是个几千年前的魂魄,又是在这个破窟窿里不见天日,自然是对外面情况很感兴趣。

现在另外几人肯定要优先处理伤势,等他们恢复元气估摸着都需要几天,自己也需要回复一下用尽了的法力,浅聊一下倒也无妨。

陶伯便点了点头答应了。

从行李中拿出些清水干粮,招呼着这杨月生坐下。

这杨月生倒是像个小孩一样跑过来坐下了。

两人喝着清水聊着天。

从魔神战争到九国鼎立。

从旱灾饥荒到众生安居。

从赖雨求火到灯盏长明。

谈天说地中,时间转瞬即逝,负伤的几人再这杨月生的帮助下情况也好转了些,一个个倒在地上酣然入睡。

“这样啊~原来发生了这么多事情啊!”

这杨月生拍着大腿感叹道。

“现在天下太平,除了最近怪事频生,倒也没有大灾大难。”

“善!善!”这杨月生大笑道。“百姓富足,别无他求!”

“聊了这么久,还不知道您怎么称呼啊?”陶伯喝了口水问道。

“谭若泉”

“谭若泉?”陶伯跟念道。

“嗯家父给鄙人的名字,鄙人家乡随处低洼之地,可常年干旱,名便有次而来。”谭若泉说道,长叹一口气。“不知现在家中干旱可有好转了?”

“如今不同往日,我想一定有所改善。”陶伯说道。

“善!善!”

“敢问谭兄那古书有何寓意?”

“那书只是用于记载。”谭若泉说道“是鄙人志同道合的朋友中有一人写下的,只可惜他们皆先我一步离去。”

“六位兄弟,最后只剩我一人活下。”

“当时的我正是而立之年,将所有法力倾注于此书之中,以便发生意外,能够帮助到后人。”

“那之后我就功力全失,在这片地方看守”谭若泉说着,眼神突然有些恍惚“直到鄙人没有了意识。”

陶伯听完,感叹道如此年纪就经历这么多生离死别,还能坚守此地,实在令人佩服。

“不过结局来说还是不错的,哈哈哈”谭若泉感觉到了氛围略有凝重,则摆了摆手连忙打趣道。

一旁,休息的几人也清醒了过来。

陶伯见大家都无大碍,便把事情经过告诉大家后,商量着准备离去。

“那谭兄之后该如何,回到书内同我们一起?”商量好行程之后,陶伯问道。

谭若泉愣了几秒,缓缓摇了摇头“再说,再说罢。”

陶伯点了点头,收拾好行李,先把其他几人送到水塘边。

一个一个跃入水塘后,这地方便只剩陶伯和谭若泉两人。

陶伯把行李逐个扔了过去,直到自己准备跃下。

刚跃入水中时只听到后面传来轻轻的一个声音。

“帮鄙人替家妹问个好。”

随后一阵头晕目眩,再起来时已经到了外面。

众人都清醒的看向一旁。

杨月生晕在地上,旁边散落着一页页书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