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太原太守(1 / 2)

汉牧 冬月既望 5458 字 6个月前

那两人一左一右对刘镇发起了攻击。

眼看没有反制之策的刘镇只能在一角怀抱着如意等死。

刹那间,身后一支利箭射来,左边那人猝不及防,顿时被射穿了胸膛,眼看着便是活不了了,右边那人被突如其来的情况震慑,转过头来望去。

又一支箭射来,贯穿了他的身体,两人就这样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那中间的黄衣女子身手何其矫健,知道有救兵来,未曾回头,只是用力一蹬,就跳上了墙壁凸起之处,两下上了房顶,两步三步之间就不见了踪影。

来救刘镇的正是赵云,赵云去晋阳太守府吃了闭门羹,又回身来找刘镇,寻不到刘镇,只好亮明了身份去寻找城门吏寻求帮助,那城门吏看赵云拿着朝廷的文书,怕有什么闪失,便派了两个人跟着赵云在城内寻找,问了路人,因此找了过来。

刘镇拱手向两人谢道:多谢两位上差救命之恩,便奉上身上钱财相赠。

那两人也不推辞,只道:我等且把这两人的尸体带走,最近太平道到处煽动百姓造反,太守大人早有严令,所有太平道人全部捉拿问罪,违者格杀勿论,方才这两人欲要行凶,你等杀之也不算违背了朝廷的法度,只是你三人要随我去太守府,向长史大人说明缘由。

刘镇连忙拱手道:多谢大人,我等这就随二位大人去见长史大人。

晋阳这座城池太大了,跟着两人不知走了多久,眼前正是一所巍峨的太守府,那二人将刘镇等三人交托给了太守府长官,又报告了那太平道二人的情况,很快便有一队公差随着他们前去。

太守府的官员查看了刘镇的文书,就将他带到了长史大人的官邸。

进了太守府,刘镇眼看是一座汉式的门院,后世所存的汉式的建筑很少,这时候的建筑风格偏向于简单实用,并不像后世唐宋那样的极尽奢华,但是也是威严十分,与一旁的民宅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转眼进了大堂,堂上坐着一人,正在批阅着公文,身旁的人来来往往,略带焦急之色,那太守府长官俯身一跪。

大人,这位刘大人自称是广宁都尉,受朝廷征召前往凉州金城,其所部军马驻扎在雁门与太原郡之间,如今,他们是来交换通关文牒的,太守府长官向堂上的太原长史说道。

刘镇和刘武也跟着跪了下来,末将等参见长史大人。

那堂上的太原长史姓董名昭,本是瘿陶县令,因为多负盛名,被太原太守臧旻举荐担任太原郡长史。

两位将军免礼,董昭说道,因臧太守率军外出,暂由我代行郡事,我看你们的公文,此行是去凉州,敢问两位将军,你们所部有多少军马,如今南匈奴休屠各部落族人侵入并州内地,阻断太原郡与西河郡的道路,道路不通,你们不知道何时才能到达。

哦?刘镇闻言也是大惊,并州太原郡已是并州内地,此地沿汾河南下,不久就可以直到风陵渡,过了风陵渡,东出可以到洛阳,西进可以攻打潼关,如此战略要地,怎么会?

臧太守目前的命令是,眼下太原郡各地的军马都在往晋阳驻扎,如果你们只是过境的话,且等这场战役打完之后再过去。

刘镇脸上登时露出不悦之色。

董昭见那刘镇面露讶异之色,端起自己太原长史的风范,刘将军,有什么问题么?

长史大人,既然道路断绝,末将等为响应朝廷征召,实在不敢耽搁,还请长史大人为我等签了通关文牒,前路无论如何断绝,末将也要往前闯上一闯!

若战事紧急,需要尔等参战呢?董昭问道。

大汉军队,自然应当守土而战,何须征召,末将等自应当奋勇向前而已。

好!董昭被刘镇这段话说的热血澎湃,眼前朝廷各路兵马迟疑不前,边军战斗力也是低下,因此才让休屠部落闯了进来,占据着晋阳北边那肥美之地,看着眼前的状态,他们想在此地过冬,如果不能尽快驱逐他们,只怕当地的民众都不敢再回到故乡了。

既如此,你等且在太守府等上半日,我引你们参加太守大人,大人下午就可返回。

刘镇等人只得在太守府又等上了半日,无所事事的两人只能在府外闲逛。

我们真的要参加这场战斗么,朝廷的命令是让我们去金城,眼下如果在这里把兵马折损了,我们怎么交待啊!刘武有些担忧地说道。

交待?我们这支部队又不是朝廷组织起来的,怕啥,兵来将挡,匈奴人都欺负到太原来了,再凶狠的匈奴人至少没有鲜卑人强悍,眼下你都敢打鲜卑人,不敢打匈奴人,刘镇回答到。

刘武自讨了个没趣,总觉得自己家这个老二现在愈发像个枭雄。

突然,眼前飞速闪过一个倩影,在刘镇的眼前,不用说,刘镇都知道那是谁。

正是昨天差点杀了自己的黄巾圣女——张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