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回 小麻烦(1 / 2)

无奈三国 问天 5856 字 11个月前

水镜先生轻声叹道:“夫战者。重战略重战术。原本各有千秋相辅相成无分轻重。战略完善战术不当所用非人累败之下。再好的战略那也起不到任何得作用。无非是纸上江山水中皓月。同理战术过人战略错误那也会导致后续乏力。再高明的战术那也难以扭转全局的不利。故此此二者皆不可过偏。而今你之兄长接连胜利皆是以战术扭转了全局的不利。偏执一方在所难免。此乃信念非不经教训无以扭转。若连你这个弟弟他最亲信的人都劝他不听。旁人就更无法劝之了。况且你兄信心所在若是你真把他说的动摇了今后他行事信心全无也非善事。”

“啊?怎么会如此?”孙权闻言有些错愣。稍后又像水镜先生问道:“那敢问先生我家兄长之策可有取胜之机?”

水镜先生摇了摇头说道:“重战术者累百战之功扭转乾坤。除了他自身战无不胜之外还要对方在其他的战场不能有太大的优势。而当你宗兄长与曹操争霸之时那幽州的刘明却在休养生息。此消彼长再加上那刘明的手下也非庸才战术应用上也不见得逊于你们孙家。到时候失败。那也是在所难免。”

“啊。先生你我如今一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先生可有何良策扭此乾坤?”孙权诚恳地请教道。

“咳!可惜你非是孙家之长纵有良策也是枉然。”水镜先生摇了摇头叹息道。

这个话题不是孙权乐意交谈的。而既然水镜先生也对此没有办法。

孙权就转开话题问道:“先生。耳闻有一奇才诸葛亮来到先生这里游学。不知可有此事。”

“有。确有其人。”水镜先生看孙权不乐意继续刚才那个话题往下说也不强求。遂顺着孙权的话题应了下来。

“却不知此人才学如何?”孙权再次问道。

“此子天生聪慧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我门下弟子无一如他。

可谓盖世奇才。”水镜先生微微笑道。很是欣赏此人。

孙权闻听那是大感兴趣。连忙问道:“那先生可知此人现在何处。我当亲访之。”

“此子来此结交了几个友人。如今他不在书院。应该就在那几个人的家中访友。”说完水镜先生告述了孙权几个地址。

孙权大喜随后又与水镜先生闲聊了一会儿遂告此而去。

离别了水镜先生。孙权再次带着步势等人按着水镜先生给的地址来寻访诸葛亮。按着孙权的意思。就算是访不着诸葛亮把那几个诸葛亮地朋友请出来那也是相当不错的。

只可惜孙权来到的第一个地方。就受到了打击。孙权很不幸的遇到了庞统。那庞统号叫凤雏乃是持才傲物。桀骜不驯之人。孙权与其相谈在觉得其才学甚高。出邀请的时候庞统很干脆的拒绝了。而且很明确的告述孙权:“公非孙家之主以我之才能去之也不得施展。去而无意。还是等公成了孙家之主再来谈此为好。”

孙权很是郁闷的离去了。来到了下一个地方。

这回这个人乃是崔州平。孙权向其询问诸葛亮地去处。崔州平则向其问道:“公子寻这孔明所谓何来?”

孙权很是恭敬地回道:“当今天下大乱四方云扰。某欲寻孔明求安邦定国之策。”

崔州平笑道:“公子以定乱为主虽是仁心。但也未必可取。天下纷乱在乎运也。炎帝承平蚩尤作乱。黄帝一统。而商纣无道。

文王德兴武王立周。八百余载又有七国争雄。秦虽一统不过百年又复崩裂。何也?乃运之所也。我朝高祖斩白蛇诛暴秦而定江山那也是由乱入治。秉承天运。可哀、平之世两百年既有王莽篡位。天下又由治而乱。可见天道之循环。而今光武兴汉又两百余载民安以久。故天道循环干戈四起。非人力可立定。以人力逆天运徒费人力耳。须知: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数之所在理不得而夺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强之。”

孙权听得这个郁闷啊。不过孙权还是保持着风范说道:“先生所言诚为高见。奈何小子乃乱世局中之人孙家千载传承江东父老乡亲此皆不可听之任之。安敢委之气运、天数、命理?实不得不与天争之与命搏之。”

崔州平对此倒是无所谓淡然笑之:“某山野村夫实不足与论天下事。适才所言皆妄言之。公子无须介意。”

孙权这个气啊。知道是妄言你还说个什么劲啊。不过孙权还是很礼貌的问道:“诸葛先生去处。还望先生告知。”

崔州平再次笑道:“孔明访友行无定所。也许此时又返回书院也未得可知。然公子如今亦非孙家之主而那孔明却乃谋主之人公子既是访着恐也不能用之访之无意。还是他日公子持长孙宗再来访之为上。”

孙权这个别扭啊。遂告词而回。

而就在曹操和孙权为诸葛亮而忙碌的时候刘明也返回到了幽州。

此时的刘明很满意。非常地满意。阻击匈奴的后续计划进行地相当顺利。就在幽州军马大胜匈奴的消息传开后。那些鲜卑部落果然没有错过这个机会对匈奴地败军展开了报复。当初鲜卑部落败给董卓遭到南匈奴的兵马袭击一事这些鲜卑人那可是从来没有忘记的。再加上刘明派的人那么一挑拨有这么一个好机会那些鲜卑人哪有错过了的道理?

但是。那南匈奴的左贤王雄踞草原这么多年又哪有轻易垮台、输面地道理?尤其是此次左贤王手下的高层几乎全都丧生。就连左贤王的长子也利也都死了。左贤王在不敢再次进攻刘明的情况下也就把全部的怒火全都撒在了那些鲜卑人身上双方展开了连场的激战。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