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回 二乔(2 / 2)

无奈三国 问天 8466 字 11个月前

但是诸葛亮那封信送回去了孙权也很是欢喜也想早日完成既定的战略部署。可孙权就是走不开啊。一个是孙家在江南已经经略多年根基颇深故土难移。孙权那些手下地大臣一个个都是江南的本土人士方方面面的牵扯那实在是太多了绝对不是说一句话就可以转移的。另一个孙权也有顾虑啊。如今江东那周瑜可是大兵在握。虽说用人不疑那周瑜也是抵抗曹军的主力。但周瑜手下的军马是在太多了。这如何能让孙权放得下心来。

尤其是当初孙策表用的庐江太守李术在孙策亡故之后如今孙权与曹操对持的这个微妙时节不仅没给孙权帮忙而且还多纳其亡叛。

最终在诸葛亮离开的这些日子直接与孙权撕破脸了面对孙权派去的太守李术直接来了句:“有德见归无德见叛。不应复还。”

原本李术叛逆就很已经让孙权恼火了。李术的这句话更是戳中了孙权的痛处。虽然李术在孙权大怒之下派鲁肃通兵给灭了。可孙权却也放心不下江东的这片基业离开了。这也是孙权没有及时配合诸葛亮进兵的原因。

可紧跟着诸葛亮再决轻取汉中孙权可又坐不住劲了。孙权可万万没想到诸葛亮的行动会这么利索。而这一下诸葛亮的闲言碎语也就更多了。虽然孙权完全信任诸葛亮可架不住身边老有人说话啊。

那诸葛亮刚跟着孙权不久光芒万丈一手遮天不说又老是东奔西跑的出矛风头自然难免招到一些江东原先官更的嫉恨。尤其是诸葛亮为了孙权的大业走的实在是太匆忙了根本没来得及稳固这些后方的人事关系。遭人非议那也是在所难免。

可有了这些人的不断进言。孙权再是开明再是无保留的相信诸葛亮那也难免有所动摇。尤其是那些谗言里面不光都是针对的诸葛亮奸佞之言有些也算得上是金玉良言了。

在那些言官看来如今蜀中和汉中全被诸葛亮给拿下来了加起来的地盘那可比孙权的本土还要辽阔。地势也是更加险峻。五谷也是更加富饶。而诸葛亮手下的那帮臣子兵丁又没有一个是孙权这边派过去的嫡系。全都是诸葛亮一手提拔地。就连诸葛亮领着去蜀中的底班兵丁那也是新近归降的由他一手带来的南沙四郡的兵马。这从上倒下里里外外全都是诸葛亮的人事就算诸葛亮没有反心。那也保不住诸葛亮的那些手下没有那个心思。若是诸葛亮独立一方。反客为主。那江东不仅白费了心血力气更有两面受困大敌的风险。

而且就算不说这些那诸葛亮除了是孙权认为可以匹敌曹操、刘明。帮助自己实现理想实现霸业地奇才外。更是孙权用来平衡周瑜地一个筹码。无论如何。诸葛亮也是不能长期在外面漂着的。

故此孙权只能尽快动身前住巴蜀坐镇。怎么着也得和自己那些名义下的将领见上一面让那些投降自己的降将能有一个归属感。

如此孙权就陷入了一个两难地境界。一边是周瑜一边是诸葛亮。一边是江东旧业一边走巴蜀新地。方方面面那都叫孙权难以取舍。

而孙权的这种苦恼最终也被一个人看了出来那就是鲁肃。

如果说孙权最信任地人是谁不是步鸠也不是诸葛亮而就是这个鲁肃了。

虽然步鸠在孙权接管江东之前就投靠了孙权更为孙权登上家主之位鞍前马后操劳不断忠心耿耿。可也正因此孙权在登上了家主之位反倒对步鸠有所猜忌。虽然孙权平日里还是照样对步鸠亲厚无比可孙权看见步鸠那心中的暗影却始终抹去不下。

而那诸葛亮虽然是孙权三次走访大礼请来地二者之间更是言语投机亲密无间可诸葛亮为了展跑的实在是太快了根本没有和孙权稳固这段知己感情更多的君臣之仪。而无所谓谈到朋友和信任一说。

而鲁肃则不然。仪表堂堂的君子风范老实厚道的形象更同时受诸葛亮和周瑜双方的新任和推崇。是维系诸葛亮和周渝之间的纽带。

单凭这些就足以让孙权高看了。何况鲁肃原本就是一个真真正正的正人君子言谈博学不说更让听者有如沐春风的感觉。凡是与鲁肃打过交道的没有一个不说鲁肃是一个君子是一个可以托付生死的好朋友的。这孙策自然也不例外。

而除此之外两人投缘看对了眼那也是没得说的。故此鲁肃才是孙权最信任的人。而也因此孙权面对鲁肃的时候也很少做作。

完全拿鲁肃当了一个知心的朋友。所以这鲁肃才会看出了一些端详。

不过鲁肃对于孙权的这种态度倒没什么反感。反倒很是欣慰。

在鲁肃的观念中自古以来君臣之间就应该有相应的御下之道。也就是所谓的帝王之学。孙权如果没有这个警觉那才是一个国家动乱的前兆是一个不值得辅佐的人。只有有这种敏感和警觉并能驾驭这种敏感和警觉地人那才能真正的成就霸业。而这一点也恰恰是鲁肃自身所不具备的。鲁肃虽然智慧无比也全都明白个中的奥妙更有想做一番大事的雄心壮志可鲁肃天性就不会你疑人更不会怀疑朋友。而鲁肃也一直清楚自己的这种品格上的完美政治上缺陷故此鲁肃更把希望全都寄托在了孙权的身上。

于是鲁肃在看出孙权的忧虑之后向孙权进言道:“主公而今我们明与曹操敌对可暗中已经结为盟友。如今这江东也算是平静。

主公也该早立正室以定家业。”

此时孙权正烦。当即不悦的说道:“子敬与吾玩笑乎!江东基业犹如风中百合那曹操乃是虎狼之辈虽有盟约终在暗中不可为凭。稍有大意如羊行饿虎之畔鼠临睡猫之间。反侧之间即将灭亡。而且那巴蜀之地新得不稳众家降将尚未归心。于今我连他们的面都没有相顾。如何又谈得到稳定?此时成家立室岂不玩笑乎!”

鲁肃不慌不忙的笑道:“主公成家立室这可正是为您解忧啊。”

这不得不说一个人的面相还是很重要的。如果一个很猥亵的人说着同样的一句话那绝对会让孙权勃然大怒认为这是拿自己找乐。自己己经说的够清楚了还敢跟自己没完那绝对是推出去杀了。

可如今鲁肃说这句话配上鲁肃端正的外貌怎么看那都是自肺腑的实心实意孙权也不禁疑惑的问道:“子敬不是玩笑这此中的奥妙何在?”

鲁肃很是诚恳地说道:“主公那曹操虽是虎狼之辈可这长江之上公谨可更是水中的蛟龙。如今长江尽在主公之手。公谨更是您的帐下之臣。主公又何须在意曹操。只要主公拢住了公谨此既无忧矣。而肃恰是公谨好友熟知公瑾。公瑾有一红颜知己心幕久己只是无暇而成。”

鲁肃说道此时孙权早已不是原先的不耐而是大感兴趣连声得追问道:“快说快说此女子到底是何人?”

鲁肃一笑说道:“主公久是江南人士岂不闻:琴声起周郎顾。”

孙权恍然笑道:“果有此闻但知之不祥。可如此吾成其好事受其人心也就是了。这又与我立室何干?”

鲁肃面带微笑的说道:“主公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女子乃乔翁之次女其上尚有一姐姐妹二人感情甚好。其姐的人品也是端庄淑惠。乔翁在咱们江东的名望又高主公若是聘之成其双好。不仅可令公瑾心悦更可稳固江东人士之心同时您与公瑾也从此结为至亲。如此岂不是好上加好令江东在无忧患。”

孙权大喜过望无不照办。忙乎了许多日子结了亲这才急冲冲的赶来。而此次协助孙权的除了那个孙权比较看得上眼的魏延之外以及孙权亲信的鲁肃之外更有周瑜和鲁肃举荐的庞统。

那庞统虽然在孙权没掌权之前的一通直言让孙权心中有些耿介可孙权得水镜先生大力扶持门下弟子所用甚多而这个庞统又是水镜先生除了诸葛亮之外最看重的高徒。那周瑜自然不会放过。虽然庞统接到过徐庶的书信可一来庞统和他这个师兄并没有什么深交也可以说是还没来得及深交。华竟庞统更入门不久徐庶就被刘备、刘明给招走了。二来这庞统心高气傲而且由于相貌的原因更是偏激也是完全认同了水镜先生南人要比北人有礼、有智慧的多不应该始终让北人来统治南人。故此庞统对徐庶的邀请并没上心。反倒对周瑜这么一个美貌奇才彬彬有礼的君子风范所折服投入了周瑜的帐下。

燃文

周瑜那可是只看才华不看相貌的庞统在周瑜的手下那真是如鱼得水。欢得很。而此次出征周瑜认为鲁肃虽有长才可只在正而不在奇。不放心鲁肃故此把庞统也给举荐了来。这也算是还孙权一个成全的人情。

而与此相对应孙权手下的步鸠则配合张昭处理政务吕蒙、徐盛则配合周瑜防范曹操。

而孙权领着十万的精兵刚到成都就再次接到了马良转交的诸葛亮加急战报。虽然这不是什么好消息可孙权总算是庆幸来的比较及时。

当即孙权就把兵马交给了鲁肃由鲁肃领兵快赶往祁山接应诸葛亮。(全本)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