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回 谁去(2 / 2)

无奈三国 问天 5788 字 11个月前

诸葛亮猛地一拍帅案喝道:“魏延!非是山人不斩于你。实在是鲁将军为你讲情。而你之罪过也在山人的计算之中也有可恕之处。

故此饶之!还不谢过鲁将军。”

魏延又急忙向鲁肃拜谢道:“谢鲁将军讲请之恩。”

鲁肃一笑置之。而诸葛亮又说道:“魏延虽有鲁将军讲情。汝死罪可免但你活罪难逃。重责你四十军棍你服是不服?”

事到如此田地魏延哪敢说什么不服。当即连声说道:“服。

服。末将心服口服。谢过军师。”

四十军棍下去。魏延是真不敢再和诸葛亮叫板了。而其他将领有了魏延这个前车之鉴也是对诸葛亮言听计从。没有再敢乍翅儿的了。

而诸葛亮也借机大肆宣传幽州军已经在自己巧妙的安排下。受到重创已经停步不并了。只要各部军马都打点起精神来。长久保持剑阁无碍就能大量消耗幽州军的军粮储备。到时候战备幽州军那也是不在话下。

别说诸葛亮这一套还真是极大激励了哪些不明真相的吴军士兵。整个剑阁的守军那都是军心大振。

可这些能唬得了别人可诸葛亮。鲁肃。庞统三人那可都是跟明镜一样。败退回来地吴军虽然各自了解的都不全面可统计出来。

那就足够诸葛亮、鲁肃、庞统等人了解当时的真相了。

就诸葛亮那种连环计策。在幽州军没有防备的时候以多打少。

竟然都不能立刻把幽州军的前锋营给消灭。竟然让对方逐渐有扭转战况的趋势。这实在不得不说吴军精锐的战斗能力和人家幽州军的战斗能力实在是没得比差地太远了。

而幽州军快救援地能力也说明了幽州军各营之间的联系是多么的快捷反应、应变能力是多么的迅。这一点也要远远地强于吴诸葛亮和鲁肃、庞统三人各自暗中估算一下均觉得吴军和幽州军要是在野外对战起来。最少也要五比一的兵力对比那才能跟幽州军抗衡一下。

想到这里诸葛亮和鲁肃、庞统那都是无奈地摇头五比一按这种算法哪怕幽州军就是只有二十万那吴军也得需要一百万的军兵。那还不把吴军地家底全搭上了。何况人家幽州军绝对不止二十万的军马传闻当中幽州军马那可是好几百万的。单单只是曹操那边就不止一次看见幽州动员五十万以上的兵马实力了。最夸张的一次据传看见了两百多万的幽州兵马。想来这幽州军怎么也不可能只有二十万的兵力。

诸葛亮、鲁肃、庞统都止不住重新构想起吴军的崛起计划来。实在是太受打击了。

鲁肃向诸葛亮建言道:“孔明幽州军势大难敌实在是出乎你我的意料之外啊。你我如今实在是任重而道远。依我看咱们要尽快和幽州和谈。尔后快展我军实力才有可能与幽州军一搏。”

而庞统最先考虑到的却不是什么孙权的利益而是周瑜和鲁肃的展。对庞统来说孙权实在算不上什么只有周瑜和鲁肃才是他所看重的。故此庞统则建言道:“孔明师兄幽州军虽然势大难敌可我军有剑阁之险只要后勤无碍敌军也是不可奈何。不如以此地之险力拒幽州兵马。那幽州军长途而来其消耗必然远多于我军。积少而成多只要长期以往幽州军的实力损耗将不可计量。而我军拒守剑阁以里可夹心展。实力必然大增。到时候有周都督一手训练精兵军事实力的增长自然不在话下。那时节我军甚至可以跨长江而击曹操。进而再一步的扩展我军实力。进而一统天下。”

庞统得口才虽然不错可奈何诸葛亮的政治敏感性实在是远胜于庞统庞统得那点小心眼诸葛亮一听就听出来了。虽然诸葛亮对周瑜并没有什么偏见。可诸葛亮却是孙权请出来的诸葛亮自然要为孙权考虑。何况连曹操以抗拒刘明那乃是诸葛亮军策的根本。当然更不容别人推翻了。虽然庞统得那种据剑阁之险拖垮幽州军力的建议让诸葛亮有小小的共鸣。可天性谨慎的诸葛亮更希望在蜀中稳定之后吴军在蜀中积累了一定的仁德之后再如此作。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毫无根基的铤而走险。

故此诸葛亮轻挥羽扇淡然表态道:“我军统领蜀中不久百姓未得恩惠幽州大军压境极易激起不稳若有民变内忧而外患齐至。我军虽有剑阁之险依然危亦!而拒幽州尚且无力冒然进攻曹操两处共同开战。其变数更多。无异自取灭亡。实不可取。倒是子敬之言甚秒。遣使议和成则腾出我军施惠蜀中安定蜀中整合军马的时机。不成也极大的打击了幽州持士的忠诚更可能依此说的马归降为我军平添一大助力。到那时我军在依托剑阁之险边战边稳定展那也为时不晚。”

鲁肃当即赞成而庞统也无话可说。而这个出使幽州军的人选却还是有了一番争议。

按着诸葛亮的意思诸葛亮很是想亲身上幽州军那面走一趟的。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而且幽州军又以仁义之名传世诸葛亮到不怕幽州军会对自己有什么不利。反倒期待通过此去能够在幽州军中现一些军情或是策反几个幽州军的官员。

然而诸葛亮的这个想法却遭到了鲁肃的极大反对且不说诸葛亮是在幽州那里挂了号的。传闻中号称刘明克星的家伙就这么一去还不得让人家幽州军一刀给宰了。再说了诸葛亮如今统领三军那身份远比一个马要重要的多诸葛亮过去了马换不换有嘛价值?

何况帅不离位如今这里那么多人了哪能让诸葛亮亲自出马。

而除去诸葛亮鲁肃认为自己去幽州军那里议和最合适。不论是官位代表等等都合适。

但是诸葛亮却认为鲁肃太老实了。应对曹操那种老奸巨滑的只要利益得当那绝对是对症下药。可应对幽州军那不可知的对手却恐怕缺少了机变。尤其是上次那个斥责自己的女人黄月英据其自称那也是幽州军的军师诸葛亮就更是深知老实忠厚的鲁肃绝对不可能应对得了一个机变女子的盘问。非吃亏不可。

故此鲁肃前往那也是万万不行的。

而剩下的庞统远远不能得到诸葛亮的信任。这一下谁去幽州军那里议和就成了一个难点。(全本)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