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初探供销社(2 / 2)

“造船厂最近好像挺忙的,我们在打渔的时候,经常看到有人在厂区里晃悠。”

“阿爸不让我告诉别人。”

“你阿爸也是为你好,花花,你千万要听阿爸的话。”张思维似乎对姑娘提供的情况一点都不上心。

“嗯嗯.”小姑娘羞红了脸:“我听思维哥的话。”

张思维见话题有些深入了,正想找借口将小姑娘支走。

一张钞票丢在了柜台上。

“给啰来个煤油灯的罩子。”

张思维抬头看看那人正是大高个,眼神一凝,旋即反应过来。

他弯下腰在柜台里翻了一阵,取了煤油灯罩,在递过去的时候,顺嘴拉呱:“同志您不是本地人吧?”

“吆喝,小同志,你好眼力啊。”

伪装成本地人的周武佯装诧异,也不急着拿灯罩,颇有兴致的问道:“你是咋看出来的?”

“这个很简单,本地人就算是灯罩破了,也不会换的。”张思维说着话,眼睛紧盯周武。

周武抬起大手挠挠头,憨厚的笑笑:“害,没想到俺老周在军民田工作了七八年,还是被人瞅出来了。”

“军民田的同志啊,难怪我没见过.”张思维暗暗松口气,扯了一张旧报纸,将煤油灯罩裹起来,递给周武:“路上小心点,别打破了。”

“谢谢.你这小同志还真是个好娃子。”

周武拿了煤油灯罩出了供销社。

一路缓步前行,直到来到街尾僻静的地方,这才突然说道:“这家伙有问题。”

老农打扮的李爱国从他身后闪出,“你怎么看出来的?”

周武掂了掂灯罩,扭头看向供销社:“这货服务态度太好了,话太多了,眼睛里长了刀子。”

服务态度好也是疑点?

李爱国仔细一想就释然了。

作为供销社的售货员,张思维压根不用热情服务,只要不打人不骂人,就算是优秀售货员。

至于话太多,和眼睛里长了刀子,这些都是周武的主观印象,没有任何证据。

只是在这种侦查中,主观因象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李爱国看着他手里的灯罩,突然问道:“你为什么要买灯罩,而不是别的?”

“.我原来那个灯罩确实碎了。”周武那张老脸上浮现出无奈之色。

李爱国:“.”

确定目标可疑后,李爱国和周武徒步往造船厂的方向走去。

至于为何不骑自行车,原因很简单,为了担心身份被目标察觉。

现在调查才刚刚展开,尚未确定目标有没有同伙,任何一点的疏忽,都会导致任务的失败。

这也是在任务开始时,李爱国为何会建议老猫请周武对张思维展开调查。

周武来到造船厂多年,经常伪装成普通老百姓进入盐镇。

对盐镇的风土民情很了解,并且说得一口娴熟的本地土话。

要是换成燕子和老黑,保证分分钟钟被张思维识破。

李爱国从来不会轻视对手,特别是这种能够在自家眼皮子下面活动三四年的对手。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