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不想嫁人的公主们(2 / 2)

“你算盘珠子倒是拨的响亮,”李明秀讽刺的说道,“就不怕拖来拖去成了老姑娘。”

“皇帝的孙女不愁嫁,”李慧中不以为然,高高的昂起头,像只骄傲的小公鸡,“我是不想嫁,又不是嫁不出去。有人四十岁才嫁,不也能生个皇后女儿。”

这说的就是曾外祖母杨氏的旧事了。

她当年也是四十四岁,才由皇帝做媒,嫁给了武士彟,后生下武则天这个女儿。

李明秀被她怼的无话可说,怒气冲冲的走了。

“我看二妹妹这脾气,将来可有苦头吃。”李慧中大获全胜,心情极好,忍不住跟李仙姝多说了两句。

她之前可是一向看不上这个唯唯诺诺,不懂得表现,这家里没什么存在感的三妹了。

“大姐过奖了。”李仙姝小声的应了一声,然后弱弱的辩解,“二姐,二姐其实也挺好的。”

“呵呵。”李慧中笑了两声,扬长而去。

李仙姝站在原地,轻轻的呼了口气。

说真话总是没有人相信。

她的确是对嫁人一事没有什么太多的想法,嫁也可,不嫁也可。

对父母的依恋有一点点水分,主要是家里孩子多,她又不是喜欢往前凑的,所以对父母也没那么熟。

她主要是舍不得仙蕙和裹儿两个妹妹。

这两年,她在教两个妹妹识字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一心都扑在这个面前,觉得跟教书比起来,似乎其它事都变得索然无味了起来。

我要是嫁人了,我妹妹的学业中断了可怎么办啊。

成亲这种事,对有些人来说是幸福的憧憬,对于有些人来说,就是羞辱了。

“公主,这是魏王殿下送来的礼物。”宫女战战兢兢的向太平公主禀报,头压得低低的,不敢去看太平的脸。

太平公主原本在笑着逗弄摇床上的孩子,听到这话,顿时冷下脸来,直接吩咐道,“丢出去。”

“殿下,”她身边的亲信见状,又是害怕,又是担忧,最终还是鼓起勇气说道,“魏王如今在陛下面前正受宠,您这样怠慢,万一他在陛下面前进你的谗言呢。”

“疏不间亲,我还怕了他不成!”太平愤愤的说道,但是手却已经握紧了。

自从母亲登基之后,就一直希望李武一体,不仅给哥哥和哥哥的子嗣们都赐姓了“武”,还试图让自己和武家联姻。

母亲的意志,是不可违逆的。

想了想她最后一眼看到薛绍的样子,想到被打了一百仗后,又活活饿死的丈夫,她闭了闭眼睛。

再次睁开时,目光便是一片清明。

母亲没有阻止她去看薛绍的死状,也没有阻止她为薛绍敛尸。

一千二百户的封赏,是补偿,是恩赐,更是警告。

不是母亲需要女儿,而是女儿需要母亲。

她和哥哥们若是不愿意,那自有人会出现,填补他们的空缺。

“吩咐他去偏殿候着吧。”太平站起身子,示意宫女们为她梳妆打扮。

母亲希望她与武家联姻的消息一传出来,武承嗣就跑的十分殷勤,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武承嗣是母亲哥哥武元爽的儿子。

她没有见过那名舅父,只知道当年他因为无礼于祖母,所以在母亲当了皇后之后,就找了个理由将其流放到振州,死在寓所。

武承嗣是在岭南长大的,原本该客死那里。但谁叫武敏之那家伙不成器,母亲在他死后,发现娘家实在无人可用,只能将他从岭南召了回来,继承外祖的爵位。

他比自己大十几岁,学识浅薄,相貌平平,至于气质……当真诠释了什么叫沐猴而冠。

有些人,就是穿上龙袍也不像太子。

想到这个表哥日常看自己的眼神,她就觉得恶心。

真要嫁给这人,只怕她婚礼之上就能吐出来。

但是此人虽然无能,却十分善于拍马屁,日常恭维讨好母亲,十分得母亲的宠爱。

听说,他最近还意劝母亲立他为太子。

要不是今日不同往昔,她绝对会笑话他癞蛤蟆想吃什么天鹅肉,皇位也是他一个岭南流民能奢望的?

然而,

想到朝堂上的那群牛鬼蛇神,她长叹一声,连打扮的兴致都没有了。

走吧,还是先解决掉自己身上的危机再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