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我再也不写诗了(2 / 2)

王勃既然不愿意写诗文,那李裹儿自然要找别处。

她都想好了,磨坊规模如此之大,为了方便要到足够多的工匠,也避免有心人伸手,她要将这个磨坊献给“我最亲爱的奶奶”。

字面上意义的“献”。

找几个文人,写几首小诗小赋啥的,说是自己感念奶奶,为了让这偏僻的乡下村民感受到吾皇的恩泽,特做此物。

反正人家给了那么多钱,自己分润点名声也应该啦。

听到李裹儿的打算,王勃没有反对,只是冷哼一声,“你倒是懂得扯虎皮拉大旗。”

“师父你想夸我聪明就直说啦,不必这么委婉。”李裹儿脸皮极厚,笑嘻嘻的说道,“对了,既然你不肯写诗文,那你知不知道咱们这里,还有谁的诗作拿得出手?”

她的计划很完美,唯一尴尬的地方就是,这里真没有几个能看的文人。

“李学士吧。”王勃想了会儿推荐道。

“他?”李裹儿很是怀疑。

她没有瞧不起李学士的意思,但问题是这人始终一副脑袋不大聪明的样子,有时候甚至还会被她一个小孩儿忽悠,她很难相信他能写出什么好东西。

“虽然有些匠气,还喜欢掉书袋,”说到李学士的诗文水平,王勃痛苦面具,“但矮个子里拔将军,咱们也没有别的选择。”

也是,房州毕竟一个乡下地方。

“那你觉得,他在当今文坛,能排名第几?”李裹儿小心地问道,觉得哪怕不是数一数二,甚至连数十数二十都排不上,但百名内是不是可以展望一下?

王勃思考了下,“我觉得当今文坛应该不会邀请他进入。”

懂了,路人甲水平。

那种自费印一千册分发好友,最后也进不了全唐诗的水平。

“那我想办法,让他写出他自己的最高水平吧。”李裹儿叹口气,“多写几首。质量不够,数量来凑。”

****

李裹儿在教室门口等李学士下课,他本来正一脸笑意的往外走的,一见到在门口等着的李裹儿,立刻哼了一声,臭着脸扭过头,视若无睹的经过她。

嗨,作为李家如今唯二的家庭教师,李学士一看到李裹儿这个不由自己教的学生就生气。

通过她,联想到自己那个叫花子同事,就更生气了。

“李学士,李学士。”求人的时候,李裹儿还是很能低得下身段的。当时一路小跑的追上去,笑的比花儿还灿烂,“今天我是有事找您帮忙的。”

“在下才疏学浅,您还是另请高明吧。”李学士淡淡的说道。

“我不介意。”李裹儿笑嘻嘻的承受了,然后看着快到自己有点追不上的李学士,只能扯起嗓门放大招,“我欲在水磨奠基仪式开始后,写一篇诗赋呈给奶奶,以感激她对房州百姓的恩德。不知道李学士愿不愿意写啊?”

李学士听到这话,陡然就停下了脚。

写诗给陛下看?

李学士激动浑身发抖,人都快站不稳了。

虽然翰林学士,有一部分被称为词臣,但也不是说谁都能当的。

他在宫中时,奉诏宴饮题诗的机会虽然多,但不好意思,大部分情况下,都送不到御前去。

毕竟那么多人,皇帝又不是判试卷的老师,还能挨个看完打个分啊?

一般都是宰相尚书们等大官的放在最上面必看,然后就是在辞臣中选最出色的几篇放进去。

像他这种扫车尾的,一般就是第一轮就被落下了。

想他从参加前就开始琢磨,翻书苦读。参加时无心宴饮,搜肠刮肚的填词。宴饮罢了,大家说来看看诗吧,他眼巴巴的瞅着自己那张纸,第一批被人抽出来摆在一边,说“这种就不必呈上”了时,有多委屈。

他有些同事知道自己诗写的不好,也就摆烂,宴席上专心吃吃喝喝,随便做一首应付。但他不同,他是有追求的。

他觉得自己写的不错,要是被陛下看到,说不定也是当场表扬的,就是挑选的人“有眼无珠”,识不得他诗句的高妙!

李裹儿站在那里,看着这人脸红一阵,白一阵,一会微笑妆,一会儿哭泣妆,忍不住稍微往后退了一步,小声说道,“对啊。”

“是所有人都写,还是单单我一个人?”李学士目光炯炯的看着他。

“呃,就,就你一个人的。”李裹儿弱弱的说道,“这是我和奶奶的信,就只有我和我递上去的东西。”

“我写!我写!”李学士斩钉截铁的说道,握紧了拳头。

这次就他一个,他不信还落选。

这哪里是诗文!

这就是通往神都城的通天梯啊!

写!

哪怕是呕出三斤血,堵上李家的声望,他也要写出一篇震铄古今,让女皇侧目的文章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