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随波与顺势 与田鼠谋粮(2 / 2)

国泰民安 芸渔歌 7146 字 2023-06-01

余振生是那么说,可他根本没想动那些玉米,依照眼下的速度到保定还不知道要走几天,朝前面走更是不知道会不会遇到和今天一样的情况。

自己一个大小伙子,饿点就饿点吧。他这么想着朝那个瘦小的老人看去,老人正朝他举了举碗示意他自己的粥喝完了叫他过去。

余振生看了一眼架在火上的粥罐,里面的水还没开,他朝老人走了过去在老人身边坐下满脸歉意的说道:“我们带的东西也不多,您也将就一下。”

老人脸上的神情柔和了许多:“你们都是做什么的?”

“我是山西人,在天津当学徒,那两个老人是我老乡,那个女的爹是游击队的,她住在宛平。”

“哦!不是一家人,我看你的样子是读书人,有没有种过地?”

余振生摇摇头:“我爹是私塾先生,我家也没地,所以从小我虽然在村里,却没务农。”

那老头点点头:“我看你是实诚人,跟他们不一样。”

余振生不知道老人指的他们是谁,但他猜到恐怕是先前来的那些难民。“他们恐怕也不想那样”

“那你们打算去哪?”

“我们要去保定,正好跟您打听一下路。”

“去保定,这条路没错,你们就顺着大路走,再走个七八十里也就到了。”

“七八十里恐怕还得走几天。”余振生看了一眼篝火旁放着玉米的雷福的书包。

老头抬头看了看天上那阴云在夜空中泛起的红色朝余振生伸出手:“拉我起来!”

余振生讲老人扶起来,老人朝余振生点点手指:“跟我来!”

余振生跟着老人走了很远,在一片倒塌房子前停下,房子后面是一大片荒芜的土地。老人指指倒塌的墙后面一块空地:“找个家伙,刨!”

“这?!”余振生环顾下四周,除了断壁哪有什么应手的家伙,再说这大半夜的这老头难道要让自己挖坟?看看这房后的地,又不像是有坟的样子。

“我看你是读书人,心肠也好。这里面有田鼠洞,挖田鼠洞也是一项技术活,因为田鼠的洞穴分布很广,而且大多很深,这村里能找好位置的就我老方一个,我没力气挖了,你挖出来东西我们分。”

余振生没务农过,却也知道,田鼠有一个习惯,就是每次都要储存几个月的食物,

他曾听村里的老人说过:在过去,当人们生活在困难的条件下时,许多贫困家庭会因为吃不起饭而挖洞,而当时有丰富的食物,如花生、玉米和大豆,如果大量收获,可以让家人吃上很长一段时间。但奇怪的是,它们储存的食物即使过了几个月也不会发芽或发霉。

对于这个问题,余振生还特意请教过先生,先生说过:有三个条件可以让田鼠保持谷物的完整,首先是温度,谷物里面有水分,如果不把它晒干,集中堆放,里面的温度就会升高,就会开始发芽,田鼠会在秋末和冬末囤积谷物,此时它们洞穴里的温度达不到谷物发芽所需的温度。

其次,田鼠选择粮食的方式是,它们的大部分粮食都是从农民在黑暗中晾晒的粮食中偷来的,或者在收获时丢失在田里,这些粮食已经被晒干,因此不容易发芽。

最后,与人类不同的是,田鼠将谷物储存在堆中,这些堆被安排在独立的洞穴中,每个洞穴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这样谷物就不会从堆中产生热量和水分,这基本上抑制了发芽的可能性。

余振生觉得,任何事物都有他的生存法则,上天既然这么安排,大抵一定是有他的道理,所以更多时候,他便愿意去顺其自然。这倒也不完全是张芳对他的评价随波逐流,而是他知道,和随波追流相近的还有一个词叫顺势而为。

对于成功者,常常标榜了顺势,而对于普通人,那就变成了随波。

当然,顺势也好随波也好,疑惑自己一向的顺其自然,余振生也万万没想到,自己会有一天去挖田鼠洞,去和老鼠们借吃的。

他的心里多少还是有点抵触,但转脸看到这位自称姓方的老者一脸期待,眼睛里对自己的信任,余振生明白,自己要借的不只是自己一行人可能会用到的口粮,还包括这位劫后留守着这个村子的孤独的老者日后活下去的希望。

于是他蹲下身子,开始用手挖起来,挖了几下他想起带着的刀。正准备抽刀,方老头不知道从那里找出来把铁铲。

余振生没有想到,他的一生会经历过三次挖田鼠洞找吃的,这是他人生的第一次,他边挖边跟老方头请教,如何准确地确定树洞的位置,老方头也不隐瞒,大大方方的告诉余振生这里的诀窍。

战斗持续了很多天,宛平城里到处都有炮弹落下。谭家的宅院在卢沟桥西桥头,谭家的斜对面是宛平城里的岱王庙,那里曾是二十九军守桥官兵的驻地,“七七事变”后成了日军的兵营。

当炮火停息之后,宛平城里多很很多日军的岗哨。城里的人不得随意出城,日本人挨家挨户的进去搜查,所有铜铁要上交,连木箱上的合页都被收走。

雷小姑跟所有的住在城里的妇人一样,她们为了一家人的伙食只得上街,日本人让商人卖的粮食,是发霉的杂粮磨成的面,甚至有时候这些都买布到。

城里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过往的人都必须经过检查,他们见到日本要鞠躬行礼。为了活命,所有人也只能忍着。

“站住!”一个日本人拦住了雷小姑。“小脚的女人!”

日本人招呼着同伴指着雷小姑的脚大笑着。

雷家的女人,哪怕在天足运动之后也依然裹着脚,从雷老爷子到雷霆,对于小脚女人有着他们的偏执。于是,理所当然雷小姑五六岁就裹了脚,和雷钰,严彩蛾,严彩凤一样,他们成为当下女人里的另外一类人。

雷小姑从来不觉得小脚是什么问题,但是今天,那些狂笑爆叫的日军强迫她脱掉裹脚布,赤脚在砂石地行走。

大脚女人和小脚女人百年来的互相敌视,在这一瞬间消融。那些看到此景的妇人,不管他们是否是小脚,也不论他们当初在天足运动时多么的对立,此刻都不禁悄悄的擦着眼泪。

忍辱跑回了家里的雷小姑上吊了,她没等到雷正或者余振生回来宛平带她出去,而此时的余振生等人也终于走到了保定,他们走了百里地,鞋把脚后跟磨破了,血粘在袜子上,粘在鞋帮上。那种痛,只有逃过难的人才会懂。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