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晶体管收音机(2 / 2)

“对对对,我有一个老朋友就在那边工作,他通过高价买了一台,结果连一个广播电台都搜不到。可把他气坏了。”

“这玩意儿不是压根就没有什么用处吗?咱们为什么还要研究呢?”

“是啊。我感觉研究晶体管收音机这种没有前途的东西,还不如研究大飞机大坦克呢。”

听到研究员们的议论声,李东来苦笑着摇了摇头。

倒也不能怪这些研究员们目光短浅。

毕竟如果没有后世的记忆,他也不可能意识到,晶体管收音机所使用的半导体技术,将成为未来几十年内改变世界的主流技术。

没有错,李东来之所以要研究晶体管收音机,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研究芯片。

后世是因为国产芯片技术太差,咱们屡屡被别人卡脖子,当初来到这个年代之后,李东来就有研究芯片的想法。

但是他清楚,芯片之所以很难得到突破,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需要各方面的配合。

仅仅一个人,一家工厂,一家实验室,甚至是一个小国家都很难独自撑起芯片工业。

所以要研究芯片,既要从基础做起,就要发展国内的半导体技术。

另外现在国内使用的收音机主要是电子管收音机。

这种收音机的功率很大,非常的耗电。

别看一台电子管收音机用不了多少电,但是要知道国内有成千上万台的电子管收音机,每年浪费掉的电力就不计其数。

如果淘汰电子管收音机,改用晶体管收音机的话,肯定可以为国家节省不少的能源。

另外晶体管收音机技术一旦发展成熟,制造晶体管所需要的材料远低于电子管收音机。

如此一来,就能够降低收音机的售价。

更加有利于丰富人民的娱乐文化活动。

毕竟在这个年月,大部分人还是买不起收音机的。

所以发展晶体管收音机是一件有百利而无一弊的事情。

李东来见到研究员们比较有意见,轻轻的拍了拍桌子。

等到他们安静下来之后笑着说道:“当年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时候,有不少人认为蒸汽机压根就没有用处,它不但危险,而且提供的动力也远远不如两匹马。

但是随着蒸汽机的发展,人们制造出了可以装在上万吨货物的火车,几十万吨货物的远洋巨轮。

而那两匹马已然只能拿得动一辆马车。”

此话一出现场顿时安静了下来。

“是啊,一个新技术的出现在最开始的时候。总是没有太大的用处,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它真正的用处才能显现出来。”

“咱们的李主任每次选择的项目都能成功,这一次也不例外。”

“是啊,是啊。再不济咱们还能分到一些收音机不是?”

虽然研究员们对这个项目心存疑虑,但是因为李东来过往的战绩,研究员们很快就统一了思想。

纷纷表示支持李东来的晶体管收音机项目。

随后李东来当众宣布成立项目研究小组。

他抽调出一批电气方面的专家,然后又按照以前的办法开始寻找外援。

李东来之所以能够屡次攻克难关,最大的原因就是他知人善用,舍得花钱挖人。

在这个年月,国内其实是有很多优秀的科学家的。

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他们没有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力量,李东来所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发挥出力量。

这一次确定目标的工作,依然是由张清翠负责。

因为国内已经出现了晶体管收音机,所以张青翠的工作很简单,只花了半天时间,他就拿着文件来到了李东来的办公室里面。

张清翠笑着说道:“李主任,经过我调查,魔都的美多牌872—1—1型便携式7管中波段超外差式收音机,是由魔都宏音无线电器材厂的试制小组,与天和电化厂等9家工厂以及魔都无线电技术研究所共同协作。

当初一共生产了三百台晶体管收音机,只不过因为收音机半导体器件质量不稳定,效果没有达到预期,所以原始的技术团队解散了。

无线电三厂转而跟元件五厂等电子元件制造企业合作,继续研究晶体管收音机。”

听到这个,李东来顿时来了精神。

“原始的研究团队由谁负责,他现在在哪里?”

“根据内参显示,最开始的研究团队又张三喜工程师带领,他毕业于京城大学机电系,在京城大学当过几年的教授,后来调到了魔都无线电器材厂工作,后来担任了项目的总工程师。

项目结束后,张三喜工程师被调离工作岗位,现在坐了冷板凳。

不过这些只是书面材料,具体的情况还有待调查。”

李东来办事情一向只争朝夕。

“这里距离魔都太远了,咱们在那边也没有常驻机构,要想调查情况,估计得花费不少时间,这样吧,你马上帮我买一张前往魔都的火车票,我要亲自去见张三喜工程师。”

李东来兴奋的说道。

作为一个曾经研究过数个项目的领导,李东来非常清楚,一个成熟的研究团队是多么的难得。

特别是这个张三喜能够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研制出国内的第一款晶体管收音机,肯定是一个有大本事的人。

如果能够挖到这个人,扎钢厂实验室这次研究收音机,说不定就能接省一大半的精力。

张清翠感觉到李东来有些太着急了。

但是她也知道李东来的性子,当时就答应了下来,转身离开办公室前去安排李东来的行程。

确定了要前往魔都,李东来又想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阎解放和小当买房子。

等到中午的时候,李东来在轧钢厂实验室的食堂里面吃了午饭,便来到了新车间的外面。

这个时候阎解放也刚吃完饭回来,看到李东来,他眼前一亮连忙跑了过来。

“一大爷,是不是房子,有了消息?”

李东来笑着说道:“没错,我已经跟张大恒谈过了,他有意要出售房子,不过价格需要你们两个人谈。”

听到这话阎解成感激万分:“一大爷太谢谢你了,等晚一点,我下了班就去找张大恒。”

阎解放很清楚,张大恒家的房子放在那里,也没有关系。

人家之所以愿意出售很大程度上是看在李东来的面子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