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丘!八!之!魂!(2 / 2)

盛唐挽歌 携剑远行 236 字 4个月前

郭子仪疲惫的摆了摆手,懒得跟一个亲兵争论。

……

峨堡岭的最高处,一千多颗吐蕃军的人头,被做成“京观”,摆放在一起。不断有秃鹫一类的食腐鸟在天空上盘旋,似乎是被京观的气势所折服,不敢下来。

方重勇一脸无语看着面前得意洋洋的何昌期,又看了看被筑城京观的吐蕃军士卒人头,压住内心的火气质问道:“这京观里人头有多少颗?”

“回节帅,一千八百四十五颗!一个都不少!一个吐蕃军都没放跑!”

何昌期脸上就差没写着“快表扬我”了,要是长着尾巴,他的尾巴能翘上天。

“你说这些人头数量,是多了还是少了?”

方重勇继续追问道,面无表情,已经在爆发边缘。

何昌期想起出发前开会时的场面,不情不愿说道:“是比预料中的要少很多。”

“对啊,你也知道比预料中的要少,那说明了什么呢?”

方重勇反问道。

“说明……吐蕃人对峨堡岭不重视?”

何昌期疑惑问道。

“蠢货!这说明亹源空虚啊!吐蕃军主力已经被调走了!

你踏马怎么就不知道带兵冲到亹源呢!还等我过来,你等个屁啊!

我要是路上拉屎拉一天,你也一直等一天吗?”

方重勇对着何昌期大声咆哮道,周围数十米内各级将校士卒都听得一清二楚,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敢笑。

“这次本节帅带了两千银枪孝节,一人双马。

现在,留五十人守峨堡岭,其他的人,跟本节帅冲亹源。

何昌期,这次要是再敢贻误军机,本节帅先砍你脑袋祭旗!

走!现在就走!

踏马的,有时间做京观没时间打仗,气死老子了!”

方重勇拔出疾风幻影刀,指着不远处陷入呆滞状态的银枪孝节军士卒骂道:“看尼玛看,都给老子去准备,一炷香以后开拔!你们以为打下峨堡岭就赢了么,还真不怕吐蕃人反扑啊,还不快去准备开拔!”

听到这话,众将校作鸟兽散,他们从来没见过方重勇发这么大的火。

“方节帅,我们是不是等刘军使他们带着大斗军主力来了再动手,现在峨堡不到三千士卒……”

郭子仪走到方重勇身边小声建议道。

守住峨堡岭,就已经是立于不败之地。反倒是在兵马没有到齐之前就带着先锋军去送,峨堡岭得而复失,会造成战略上的极大被动。

现在的任务,应该是守住这个关键战场节点才对啊!

郭子仪的建议实际上是非常中肯的。

“银枪孝节军,是天子亲军。

只有吐蕃人怕我们,没有我们怕吐蕃人的。

现在天时地利人和都在我们这边,要是银枪孝节军的士卒还不敢冲,那这支军队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没有军魂的军队,不配为精锐。

郭军使守峨堡吧,刘军使(刘贡)应该已经带着大斗军出发了,本节帅早就派人快马通知他带兵过来了。”

“方节帅呐……要是咱们这两千多银枪孝节军就能横扫亹源,那让大斗军过来有何意义呢?”

思维敏捷,精通兵法的郭子仪,问了方重勇一个直击灵魂的问题。

如果让刘贡来,肯定是兵不够,兵不够就不该现在出发攻打亹源。

如果现在已经决定出发,那就是兵马已经够了,也不需要刘贡带着大斗军来“旅游”了。

方重勇这到底是要闹哪样?

郭子仪心中非常疑惑。

“这个嘛,本节帅也不知道。

反正这次冲到哪里算哪里吧,万一我们把北线的吐蕃军打穿了呢?

本节帅只知道,银枪孝节军是天子的亲军,可以战斗在最后一个人,马革裹尸而还。

唯独不能前怕狼后怕虎,走了,我们亹源再见。”

方重勇翻身上马,对郭子仪招了招手。

现在的郭子仪还不知道,将来在大唐讨生活,唯一可以依靠的,便只有手中的刀啊!

大好机会在眼前,怎能放弃磨刀呢?

方重勇在心中暗暗吐槽,却不会将这些话说出来。

他其实很想当一个磨嘴皮子的文官四处潇洒,但现实却逼迫他坚强,逼迫他尚武。

当环境不能适应伱的时候,你只能主动或被动的适应环境!

这便是人生的选择!

方重勇将疾风幻影刀放回刀鞘,目光坚定看着山下的青青草原。

要能镇得住银枪孝节军这帮无法无天的丘八,主将就不能怂!在大唐的繁华落尽之后,怂货不配活着。

这一战,方重勇要让银枪孝节军之名,成为吐蕃军中的一个禁忌,谈之色变!成为基哥身边不能替代的王牌,成为自己立足于大唐的杀手锏!

什么叫做怕?方重勇嘴角露出冷笑。

一众银枪孝节军的士卒,井然有序的开始脱下羊皮衣等防寒装备,将其装入行囊,并挂在马匹上。

然后他们换上皮甲,准备骑马行军。

下一个目标就是吐蕃人北线的后勤基地:亹源!

懵懂无知的世人此刻还不知道,关于银枪孝节军的传说,便从这里拉开了序幕。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