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状元之家大学生村(2 / 2)

“是啊是啊,要不是厂长请他们来教我们,我们哪里有今天?”

“其实最要感谢的还是厂长,要不是厂长高瞻远瞩,一直让我们不要放弃学习,我们也像其他人一样,肯定考不上京大。”

“我以前做梦也没有想过,自己还能考上京大。”

“我这几天做梦都笑醒,这都是我们的厂长带给我们的。”

……

准大学生们七嘴八舌说开了,其中说的最多的,自然是感谢云暖这个厂长,给了他们学习机会。

另一边,也有记者在对知青们进行专门采访。

“请问你们今年学习的内容是针对高考的吗?”

“我们什么知识都有学,因为我们村每年都要举行考试,成绩优秀的,在工作上竞争会加分。”

“你们不是知青吗?不是在地里干活吗?”

“是知青,我们村没有那么多土地,也没有那么多农活给我们干。

而且,厂里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厂长就让我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厂里工作。”

……

记者们越采访越惊奇,他们好像发现了一个了不得的宝藏。

采访结束后,有些记者跟着领导们离开了,有些记者留了下来。

留下来的记者完全是带着好奇和敬意,想要深入了解村民的生活和学习状况,以探索是什么样环境孕育出了这些杰出的学子。

这些记者从早到晚,不仅采访这次高考考上的学子,也采访了村里的老人和孩子。

他们还去厂里的各个车间观察大家的工作,也去田间地头,各种养殖场,蔬菜大棚等,都拍了照片。

其中一个记者说要拍成纪录片,在电视上播放。

于是,黑山村现在更热闹了。

每天村里都能看见那些拿着相机四处拍摄的记者,村里的每一个村民几乎都被那些记者单独采访过。

记者们在采访年轻人时,年轻人侃侃而谈,神采飞扬。

记者们在采访老人时,老人们讲到激动处,嚎哭者有之,大笑者有之,又哭又笑者有之。

记者们采访少年时,少年们意气风发,话语连珠,无不是以努力学习为目标。

记者们采访知青时,知青们都是骄傲甚至有点炫耀,他们因为有知道有文化,才在黑山村生活得如此快意。

经过一周的探访和记录,记者们发现,黑山村的村民们勤劳、朴实、善良。

他们积极工作,每天都精神饱满,而且人人都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求。

村民们不仅重视孩子们的学习,更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传递着尊重知识、崇尚学习的价值观,整个村子有着深厚的学习氛围。

黑山村的孩子们,从小就受到了家庭和村里氛围的熏陶,把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黑山村的教师们,是这个村落另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他们很多是知青,都在默默奉献,把自己的青春和热情献给了教育事业。

经过深入调查,记者们还发现黑山村在教育投入方面也毫不吝啬。

村里办的小学,教室是新的,课桌椅子是新的,黑板也是新的。

各种教学器材,比城里学校还要齐全。

少先队活动室,设备那才真的丰富。

少先队活动,从墙上挂的各种相片、海报就知道,这个学校的少先队活动有多丰富。

村里还办了中学,中学的教室不再是两层楼,而是三层楼。

一楼全是各种活动室,二楼才是学生上课的教室,三楼是老师们办公室和会议室。

小学和中学分别建在了村子的东西两头,学生上课互不影响。

黑山村的图书室,建立在村中心。

图书室书种类和数量之多,堪与图书馆媲美。

海量的书籍,应有尽有。

篮球场,跑步赛道,练武场……

记者们也曾参观过很多学校,感觉都比不上黑山村学校装备好,设施完整。

这,完全不像村办学校。

黑山村不仅加大了对教育设施的投入,村里还办了辅导班,辅导班是面向全村任何人。

有老人辅导班,专门教导老人怎样注意健康,怎样锻炼身体等方面的知识……

有青年辅导班,有关于管理方面的知识教育,有关于心理方面的知识教育,也有关于情感方面的知识教育……

有专门的课本知识方面的辅导,小学、初中、高中都有。

而这些知识的辅导,并不是今年才举办的,而是有将近十年的历史。

以前的辅导员,除了知青,还有那些被下放的人。

那些人都是教授级别的大佬,辅导小小黑山村的孩子们学习,那不是小菜一碟。..

在那样一个特殊时期,人人都对下放的人避之不及,黑山村却重用这些人,让这些人帮着培养人才,才有了今天这么多优秀的学子。

正是这样一种崇文重教、自强不息的精神,孕育出了黑山村这一批优秀学子。

他们的成功,不仅是个人的荣誉,也給黑山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荣誉。

记者们在黑山村蹲点一个星期,写的文章,在各大报纸上惊艳亮相,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而记者的报道,无疑再次让黑山村在全国人民面前引起了关注,甚至差点家喻户晓了。

后来,黑山村成为了一个榜样,激励着更多的乡村学子奋发向前。

而黑山村的故事,也让那个记者拍摄成了纪录片,在电视里播放。

所有人都看到了教育改变命运的力量,看到了一个村落如何凭借着崇文重教的精神,为国家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人才。

它让人们看到了农村教育的希望,激发了更多的农村学子努力学习,追求更高目标的决心。

黑山村的成功也让政府对农村教育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他们开始在农村推广黑山村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希望能够让更多的农村孩子能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成长。

在黑山村的影响下,全国各地也开始兴起一股学习的热潮。

许多地方都开始效仿黑山村,将文化知识的学习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这让华夏的整体文化水平,也因此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是意想不到的结果。

云暖,就是在这种欢喜的气氛中,得知了一个让她生气的消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