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过府,母女(2 / 2)

后宫独娇 将平 4944 字 11个月前

宋氏只好承下这份礼物,道了几句谢,又同吴大夫人随意寒暄了几句,那吴大夫人便打道回府了。

宋氏叹了口气,道:“姌姐儿,你同为娘过来。”

刘娘子带着杏花下去,池姌跟了上去。

屋内燃着炭火,案上的蜡烛被风吹的一晃一晃的,花瓶里的兰草有些蔫蔫儿的,窗户半掩,臊进了树上的红梅,生机缺了不少。

母女二人一同坐在罗汉床上,池姌默不作声,宋氏叹了口气,拉起了她的手,低低蹙眉,道:“姌姐儿,你对自己的婚事可有什么想法?不妨同为娘说说?”

池姌只是淡淡地说:“娘说什么,便是什么罢。女儿家长大总是要嫁人的,没什么愿不愿意的道理。”

宋氏心头一酸,只觉心疼愧疚。

旁人只道池家大姑娘从小如同野猫漂泊在外,命途坎坷。焉知,池家二姑娘就如笼子里豢养的麻雀。

池家是武将世家,池二老爷却走了文官的路子,池老太爷对此很不满,父子二人的关系闹得很僵。池鹤常年在关外征战,但他也没反对,只提醒池二老爷行事谨慎,要公正清廉。

但在官场,池家树大招风,一些个官员明里暗里地挑唆绍文帝不要重用池二老爷,以致他后来抑郁寡欢,得了肺痨,宋氏肚子里的孩子还未出生便撒手人寰了。

后来同其他贵妇人参加宴席,只听别人暗地里说着一些。

“池二夫人可真可怜啊,年纪轻轻就守了寡。”

“可不是嘛,这才嫁进来没多少年,池二老爷就郁郁而终了,真是天不遂人愿啊。”

“要我说啊,那宋氏就是克夫的命,不就是一个商贾之女,还是个庶女,也不知池二老爷看上她哪儿了。”

“不就是长了一张狐媚脸,要不怎么能上了池二老爷的榻,真是晦气!”

当时宋氏刚为池州守了三年的孝,因此不敢到人前,只是暗暗躲在长廊拐角,听到了这些话,宋氏脸色煞白,眼中的泪水却是怎么也忍不住了,一脸憔悴的模样使她看上去一瞬间老了几岁。

宋氏捂住嘴迅速逃离了此处。

再后来,池姌越来越大,宋氏的精神也越来越好,她没有足够的脸面去请宫里的嬷嬷教养,索性就手把手地教池姌刺绣,煮茶,礼仪以及琴棋书画诸如此类的闺阁女儿应有的技能。

一开始池姌也是活泼欢快的性子,老想跑出去玩儿,却常常被宋氏派的小厮抓回来关在院儿中,她手笨,拿不了绣花针,宋氏便日日让她拿;走路好动,便教她在日头下顶着碗晒着;插不好花,便日日将她关在屋里挑那些有刺的荆草,挑完后才能出来。

久而久之,池姌变得规矩了许多,话也比以前少了许多,除了在池烟面前会鲜少地多说些话,对她这个亲娘毕恭毕敬,恍若普通的长辈,更是鲜少像其他女儿家露出撒娇的姿态。

当时宋氏想着女儿家稳重些也好,毕竟池姌知书达理在京中也甚有名气,那些贵妇人也常常来府上与她攀谈讨教。

可渐渐地,宋氏发现池姌对她越来越生分,连一个笑容也是端着的,宋氏心痛之余开始后悔起来。

只要是和池姌有关的事,她不再过问许多,常常会询问她的意见,若是不同意,她也不再强求。

宋氏心里这样想着,就见池姌起身福了福,道:“娘,女儿还有些事情要做,就先下去了,娘好生歇息罢,女儿告退。”

宋氏侧过头,挥了挥手,语气有些发颤:“姌姐儿去吧。”

池姌颔首,走出了屋外,杏花跟了上去,刘娘子轻轻走进了屋里。

只见宋氏用手扶额,身子几不可见的抖动,二夫人好些年没有这么哭过了。

刘娘子上前安抚道:“二夫人,您您这是怎么了?”

宋氏挥了挥袖子,强道:“我无事,你下去吧。”

刘娘子不好多留,只得退到屋外守着,暗自叹了口气。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