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再见海湾(2 / 2)

海湾颂歌 木每揽云 4347 字 11个月前

“知道。以前经常去。”可不是经常去嘛,她的职业生涯从那里开始,主要的职场经历也都花在了这,为着方便三不五时的加班,连房子也买在了离这不到15分钟车程的地方。

“哦哟,那最近你可得看着时间去哦!这几天海湾城开业5周年庆,人挤人的可热闹的咧。你要是不想赶这个热闹的话,最好避开这里,这搞一个星期就堵一个星期!”

雅颂笑笑,又有点感叹,啊!原来已经5年了呢!

上午1点才是海湾广场商业楼开门营业的时间,这会平时热闹非凡的商业裙楼,静谧安份得很。回想起开业那天的情形,开业前那些忙碌的日子,恍如隔世,感觉倒像是另外一个人的故事似的。

是呢,她怎么会不晓得海湾中心呢?不光是本地人都知道这座全城最大的商业综合体,这在全国都是能排得上号的大型购物中心,张雅颂更是亲历了他的整个建设过程。她在太华集团8、9年时光,是完完整整跟着海湾中心从滩涂、平整土地到7天一层,再到封顶的成长过程。

那是27年初,在城中的第一场土拍中,太华集团拿下了当年市里最大的一宗商住地,举城哗然。不是惊叹太华的财大气粗——那时候的太华不过是城中地产圈初露头角,凭着品质过硬的商品房赢得了一定的圈内口碑,但城中巨头林立,多的是完成了原始积累,开始更高阶操作的房产公司。没有人看好海湾地块,毕竟那时候海市的海湾区不像如今这般风光:

其一,海湾地块临近海湾港口,离伶仃洋太近,地下岩层构造复杂。各种说得上说不上的岩石种类难以明辨,光是打地基,就有够费力的。

再者,那时候的海湾地块虽然有着政府的双地铁规划,但规划刚定,连完整的建设计划都没公布,像这样的画大饼分分钟都可能说没就没,你又能奈何?

第三,那时候的海湾地块是一片滩涂地,简直一片荒芜,周边道路规划没有,绿化配套也没有,土地平整难倒了官方,最终还是要开发商自己买单。

最后,那时候的海湾区不叫海湾区,不过是城中的荒外之地,海湾大道在建,成日的灰尘满天,噪音满街,治安奇差。而且因为没有禁摩,多得是小混混、飞车党们当街抢包抢钱,更有半夜吃个夜宵被绑架勒索的女孩子们。谋财居多,害命偶发。

试问谁愿意花那么大的时间精力去听信官方的画大饼呢?有这个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精力,他们为何不去开发其他成本更低,回报更快的地块?

但是那时候的太华集团,似乎有着一腔孤勇般,创始人费孝宏信心满满,踌躇满志,非要拿下,而且,暗自卯足了力气要洗刷海湾城的商业乃至地产格局。以费孝宏一贯低调、不干成事绝不先声张的性格,在面对外界的质疑时,总是三缄其口。

说到前任东家,老板费孝宏在如今的圈内是响当当的人物了。他为人隐忍务实又精明,但性格极为较真、脾气暴躁,看准了的事就要做大,绝不做小生意,在拿下海湾地块地块前,他就已经有了主意。土拍结束后,就开始了一系列的招兵买马。雅颂就是在他这一轮布局中,进入了太华。

那是27年秋天,经济还在高速发展,一切都充满着蓬勃生机。张雅颂大四在读,即将从海湾大学本科毕业的这一学年,作为211的大学生,对于7年的就业市场而言,含金量不言而喻。也因此,她可以选择的方向很多。也许是她的敏锐,也或许是命该如此,她最终去了不过初露名声、正在尝试奋力崛起的中型民营房地产企业——太华集团。

而命运也对她的果敢敏锐、聪慧大胆给予了最好的现实回馈。

兀自回忆过去的当下,车子即将驶离海湾城中心广场的路口,看着擦身而过的海湾中心大厦,又想起了那些年里,海湾中心的建设始末,她见过它最原始的模样,和每一个阶段的样子。而今它近在咫尺,犹如故人在敞开怀抱,拥抱她的新生和归来。眼前的一栋栋高楼的玻璃幕墙和裙楼商业广场的贴片,就好似在她眼中一层层脱落,露出框架、钢筋、混凝土,回到最初一片滩涂地的时候……

她抬头看着眼前倏忽而过的海湾大厦,眼光徘徊在大概2多层的地方,犹自陷入沉思,这12年真如白驹过隙,回想当初的青涩,到如今满身满心的都是岁月给予的灰尘,不知,那梦里人如今又怎么样了?思绪又开始飘开老远老长……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