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电光火石(2 / 2)

海湾颂歌 木每揽云 8598 字 11个月前

“实际呢?”

“你说的没有错,但你说的只是表面上的,浅层上的东西。而我,说真的,自从大学开始,便从来没有想过回去。”

“哦?为什么?”

雅颂陷入了沉思,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其中,最后从故事的源头开始说起:“我给你讲个故事吧。”见他点了点头,她饶自开始回忆:

“八年抗战刚打响没两年的时候,在一座并不发达的小县城里,有一位名医。他家中儿女众多,其中有一个三女儿生在这个时候。但因为之前已有哥哥姐姐,后又继续有了弟弟妹妹,导致她一个夹在中间的女孩子不受重视。她从小就羡慕哥哥妹妹们,总能得到父母亲的关注,于是她总是做什么事都特别努力,希望能获得一些双亲的侧目,邻里也都夸她聪慧无双。待到要进一步求学的时候,她想要上女子学校,但那时候条件极苦极差,父母亲养育五个孩子,已经筋疲力尽,对她一个夹在中间的女孩子的教育,根本也不重视,只是希望她早早嫁人,好减轻家里的负担。

于是她被迫无奈,只好嫁作人妇,那时候,抗战已经胜利,但是生活依旧艰苦,她还要养育好几个孩子。即便如此,她仍然没有放弃自我成长,坚持学习,沿袭了父亲的职业,自学成了一名女医生,专看妇女儿童疾病。因着自己的遭遇,她平等地对待自己的两对儿女,全力支持他们求学,她的每一个孩子们都很争气,个个自食其力,成为了社会上有用之才。”

“这确实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女性,在那种艰苦的岁月里没有被压倒,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能给到儿女们教育的支持,那需要顶着多大的压力才能活下来。”费扬感叹到。

“是啊……非常非常的不容易,更何况,她的丈夫早夭,父母和公婆都对她不闻不问,几乎是靠着看诊时积累下来的好邻里,帮忙照看孩子,才能过活。这其中的艰辛,以现在的条件回看,真的是想都不敢想。”雅颂回忆着,情绪里听不出什么波澜,好一会又说到:“我母亲,就是在这种,今天在陈家,明天在李家的环境中,跟着哥哥们和妹妹到处流连度过了童年。”

“这是……你外婆的故事?”

“是的。我母亲也是第三个孩子,她读书一路成绩优异,在他们那个年代里,读了中专便是了不起的学历了,可以去到很好的单位。但是我母亲觉得这不是她的目标,在旁人的质疑中,她选择了读高中,考大学。那时候高考刚恢复没几年,外婆也非常支持她。可惜,她在那一年发高烧,考得并不好,只够上一个大专院校。她非常伤心,想要来年重考,外婆没说支持或反对,只是告诉她,她已经没有能力再继续供养她了,如果她要继续升学,需要自己负担起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

我母亲当时看着年岁渐大的外婆,想着她一生的不易,最后妥协了,先进入了单位里工作,然后继续升学考试。最后,她还是考上了一个本科院校,即使很普通,但对她来说已经是尽了最大的力气才够得着的。后来,她便遇上了我父亲,因着自由恋爱的关系,走进了婚姻,也摊上了我父亲庞大的本土家族。

作为一生努力,追求进步的人,即使婚后,她也没有停止过学习。像我外婆一样,即使大着肚子,生下孩子,她依然在学习。但我父亲停止了,而我父亲的家人更害怕我母亲的不断进步,各种打压她,又因着那时候的独生子女政策,她只生下了我一个女孩,对她各种冷眼嘲讽和嫌弃、打压的语言,从来没有停止过。即使她最后在官场里,比我父亲忙碌,比他努力,最后也确实比他走得更高。但现实对她的牵制太多太大了,我父亲虽然敬重爱护她,但抵不过传统观念和庞大的家族需要维系,还有他的愚孝。即使,我母亲从来不说,我从小听着长大,是有感觉的。”

“这就是,你从来不愿意回去家乡发展的原因?”费扬问道。

她没有正面回答,只是继续着自己的感慨:“这些年和你们一起东奔西走,去的都是发达的城市,很长一段时间,我已经忘了我家乡的这种环境,以为大城市里的现象才是大多数、最普遍的情况。事实上,并不是。

只要我回去探望父母,走亲戚的时候,仍然会提醒我,这里的环境从来就这样,没有变过。还有公司陆续进来的一些小妹妹们,大多数其实都是从小城市、小县城甚至是小村庄里走出来的,我会发现她们的言语里透出来她们承载的,那个地方的教育、思维,有时候跟她们攀谈,她们也会抱怨家乡的不公对待。

我才发现,这种环境不仅仅是我的家庭所要面对的,这个环境才是绝大多数,最普遍的情况。在所有的欠发达地区里,所有女性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这个看不见又随时随地压下来的网,真的太大太重了,单靠孤身作战根本不可能,要么你加入它,要么你被完全吞噬。而我母亲和外婆,已经尽力做到最好,才折中选择了与它和平相处的办法。但她仍旧很难真的舒展和快乐,小的时候,她跟我说很多道理,比如,你不要着急结婚,你可以多接触社会,多学习进步,多看看世界多与人接触,再决定跟谁共度一生;比如说,人的一生,时间精力非常有限,一定要学会成全自己……等等这些,即使我懵懂不解,但已经刻在我的骨子里了。”雅颂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你母亲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女性,她和你的外婆都是很了不起的女性,很伟大。”

她答道:“是的,我也深深地敬佩、欣赏她们,有时候觉得她可惜了,但她在那个时代里,已经是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过的最好了。只是,假如她有我们现在这样的条件和选择,或者说,遇到一个更能带领她的人,以她的聪明、认知和好强心,应该还不止于此吧……

“我才明白,为什么你总是愿意帮公司里那些女孩子,你的妈妈给你的教育,很是不一般,她是真的打从心底里爱你的……”

“不止她,我之所以从外婆说起,是因为我意识到,改变,其实是从那一代开始的。普通人都会继承父母一辈的性格习性和观念,但唯独我外婆没有,没有重男轻女,没有偏心任何一个人,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而你家也是从你父母一辈开始觉醒的吧?你刚才说你小时候的事情,让我觉得,你的母亲同样也很了不起,她对你的教育,平等的爱。还有你的父亲,虽然他还是继承了父母辈的偏心,但你父亲给到你的,是我父亲所不能给予我的。也许……上天确实是公平的,又或者,这样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要面对的课题,每个人都要每个人要修的功课。”

见他在认真聆听,沉默不语,她又继续道:“所以,费扬……作为朋友,我很希望你能够开心快乐,寻找到自己的幸福,改变父母辈们的相处模式,过好自己的日子。”

他不曾想到,她忽然把话题转到这上面来,虽然很隐晦,但是因着最近的状态,他已经听出来了。听完,他只静静地看着她,并没有打算深究这个话题,只是想着自己的事:“你母亲职级权位都要比你爸高,而她又这么好强,对你父亲应该也有很多要求和不满吧?”费扬忽然说道。

他竟也想到了这一层……只是她不懂他说这话的用意。她不想透露许多,这更深更隐秘的角落,不足为外人道,于是便不置可否地轻轻嗯了一声。

“所以,即使你父亲对你依然没有偏见,但你从小看着,觉得你母亲在婚姻里并不幸福快乐,便是你一直不愿意结婚的原因?”

这个忽如其来的一问,使她头脑茫然,她一脸疑惑看着他,祈求一个答案。

他便道:“从前,你说过,你的男友,跟你父亲很像。”

哦,是这样吗?她不记得她说过了,但她骨子里确实越来越觉得周兆宇在往那个方向一路奔去。也许是他们本质上就是一类人,也许是体制会无差别的塑造每一个人吧。

但见她不说话,他犹自继续道:“你是不想要重复你妈妈那样的生活,或者命运,所以,你不愿意和你父亲一样的人结婚,这就是你一直不婚的原因?”虽说,年初她也曾提到过,想要减少一下工作量,考虑结婚一事,但事实上这么些年,她根本就没有提到过结婚一事。即使是那次提出,说的也是“被逼得没办法”,“双方父母催得紧”,以他们两人的关系,私下里,她这么说,便定然是真话了。

“你说你这个人,明明就是你拖着不让我结婚,还说得,跟我自己不愿意似的。”说完,她立马觉得这话头不太对劲,转而又说道:“反正,现在咱们也没想这个事,忙完了再说吧。”

“早些年,你明明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这个事情的,也不见你有所行动,你分明就是想拿工作为借口,来逃避结婚这个事。”

!!!她有点震惊地与他对视着,碰上的却是他灼热的眼光,那双眼里好像有什么力量,幽深而静谧,像宇宙黑洞一般,稍微靠近,就要被整个吸进去吞噬掉一般。这四目交接间,好像什么东西被打通、联结上了一般,忽然她明白了什么,他也确认了什么。雅颂忽然后悔自己睇上去的双眼……

短短几秒,她便闪躲着收回自己的眼睛。

费扬见她一副落荒而逃的模样,才醒觉自己早已按捺不住的唐突,最后还是决定放过她,也不直愣愣地看着她了,只轻飘飘地说了句:“张雅颂,我真好奇,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让你心甘情愿地进入婚姻。”

这回,雅颂又回到了她的技巧性社交状态去,打哈哈道:“说不定呢,反正没我优秀的,肯定不会考虑的。但是有我优秀的嘛,不一定就喜欢,说不定我根本就是不想嫁人,只想谈恋爱。毕竟,我看到的,都是爱情的坟墓多。”她这一句,顺带也调侃了他。

一通惯常的玩笑话带过,他也笑了。罢了,回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