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2 / 2)

绾心笑着,明黄的同心结在手中摇晃,另一手中有着温润的玉如意。绾心明白了,同心结与玉如意,今生便是他了。

日子就像是指尖的春花流水,花落尽水流去之时,绾心大婚的日子也就来了。

四月初二一早宫里头就来人了,帮着打点各项事物,毕竟是大婚,各种事情都出不了差错。

这日的晚上,绾心在玫瑰花瓣里洗干净了身子,起身后穿上了绣着吉祥如意的单衣,外披一件正红金凤百蝠曲裾,坐在妆台前,散着青丝,青丝如同瀑布一般一直垂到腰际。绾心身后是一位宫里头来的老嬷嬷,老嬷嬷话软心善,只咯咯地笑,说自己没名没姓,大伙儿都叫自己老嬷嬷。

“姑娘的青丝真好看。”老嬷嬷道,因为绾心还未正式接过皇后金册金宝,故而还只能称为姑娘。

“嬷嬷抬举了。”绾心柔声笑道。

“今日嬷嬷就给姑娘梳一个九天凤髻,那是只有皇后太后才能梳的呢!即便是再得宠的皇贵妃,都没有这份儿!”老嬷嬷用一把玉篦细细地输过绾心的青丝,嘴里还在念叨,“一梳梳到底…”

绾心母亲本想站旁观看,却又怕伤情,霍老太更是怕她说错话误事,便躲在了自己屋里。

老嬷嬷梳完头,又从随行的宫女手持的锦盒里拿出一件件凤冠和金钗,随和地向绾心道,“这凤冠啊,还是太后出嫁时戴的呢!太后年轻时有许多金银首饰,戴都戴不完。只是后来愍帝去了,就不常戴了,后来来了菀青公主,太后就给了公主许多。奈何公主是个男孩般的性子,也不常戴,太后可气呢。”老嬷嬷说到这里咯咯地笑起来。

绾心听后想到选秀那日的书颜,便问道,“这位公主的尊名可是书颜二字?”

“正是呢!是燕王的女儿,太后的义女,按例封号应是是菀青长帝姬,可太后欢喜她,越级被封为菀青大长帝姬,但大伙儿私下里都叫她哥儿!”老嬷嬷将凤冠戴在绾心的髻上,笑道,“公主人小,本事却不小。”

“我见过这位公主,”绾心笑道,“当真是女中豪杰。”

老嬷嬷抿嘴一笑,又从锦盒里拿出一对凤穿牡丹的金钗,金钗下的珍珠霹雳霹雳地响,道,“再说回这凤冠,太后特意留了这些凤冠和凤钗,说是要给儿媳的,连公主都没舍得给。”老嬷嬷眼中有止不尽的羡慕,啧啧称道,“还没出阁就让太后如此惦记,真真是好福气!”

绾心看着铜镜里的自己,黛眉明眸,绛唇莞尔,珠金满头,一点儿都看不出是自己了。

“这是百合如意环,请姑娘戴上。”老嬷嬷又拿出两对纹着螺钿百合的如意环,为绾心戴上道。

“合欢吉祥锁。”老嬷嬷把雕着合欢的吉祥金锁挂在绾心的脖子上,绾心一下子觉得整个身子都好重,满头的珠钗,也不敢轻易动弹一下。

待绾心梳妆完毕后,已经是晚上亥时三刻了,子时是上凤舆的时辰,误了就不好了。

虽是晚上,但绾心的屋外头点了许多蜡烛,照得有如白天那般亮堂,皇后的凤舆早已停在了外头,一同来的逢迎史也拿着诏书同凤舆一起候着。

那逢迎史不是旁人,正是献恭。缘先书颜也想来的,还琢磨着换个男装混进来,谁想太后寻到了书颜的小计谋,就找了个理由把书颜拖在了宫里。

献恭见绾心出来了,便上前道,“请明姑娘接旨。”

绾心便在老嬷嬷的搀扶下跪下,头上的珠钗晃晃荡荡的。

霍老太也带着自己刚满十岁的小孙子霍君儒和霍家众女眷跪在绾心她们的身后听旨。

献恭见众人跪下了,便朗声道,“乾定元年,岁在甲辰,春于四月。朕惟乾行翼赞,位备椒房,以六行之德仪天下之范。兹选得臣女明氏,年十五,端庄贤淑,敏慧夙成,教遵四德,腹诗书训;处事温俭,持冰雪操,慈承皇太后懿旨,著立为皇后,钦哉。”

“谢皇上太后!”绾心道,然后起身接旨。绾心身边的凤姑姑又起身接过了皇后的金册金宝。

“请皇后进凤舆!”子时刚到,献恭便喊道。

绾心在众人的搀扶下慢步走进凤舆;站在凤舆旁的献恭能看得清绾心的神色,她很紧张,全没了方才在屋里头和老嬷嬷聊天的欢快从容。

绾心进入凤舆后老嬷嬷给盖上了绣着合欢福寿的红盖头,又递来了一柄镶金双喜玉如意和一只红彤彤的苹果,道,“愿皇后此去如意平安!”

绾心接过如意和苹果,乘人不备时悄悄摸了下自己腰间的同心结,还在,绾心的心里开始高兴起来。

就这样,乾定元年的四月初三子时,载着绾心的凤舆在明家和霍家的跪送下,一路金沙,从霍家穿过了九重城的正门,最后到达了未央宫的椒房殿。

“启禀皇上,皇后的凤舆马上就要到了!”一个内监急急忙忙地跑来汇报给承景。

承景今日一大早就去长乐宫给太后行礼告知,继而又去景山寿皇殿告知列祖列宗,如今都第二日了,才只能看见凤舆的影子呢。

承景道,“花儿都快谢了,我今日白白等了一天。”

“谁让你起那么早的?”一旁书颜取笑道,她今日穿了一件玫红的留仙裙,“你又不是逢迎使?”

载着绾心的凤舆打着亮亮的灯笼,远远看来像一条长龙。渐渐得近了,又近了,最终在承景的期盼下,凤舆到达了椒房殿的殿前。

承景身穿金龙袍,上前掀开凤舆的帘子。盖着红盖头的绾心只看见一只温润的手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如同手中的玉如意一般,她搭着那只手便出了凤舆。

手触碰的那一刻,二人先是微微一怔,复而又紧紧拉住——二人已是知道,这是彼此的一生。

椒房殿前摆了一个马鞍,鞍下放了两个苹果,原本是要皇后跨过马鞍的,寓意平平安安。承景带着绾心走到马鞍前,忽而抱起了绾心,跨过马鞍就进殿了。

承景把绾心放在喜床上,床上已由嬷嬷们撒了不少桂圆,枣子,莲子和花生。承景怕咯着绾心,便拉了后头的百子被,铺在了喜床上,方让绾心坐下了。

“请皇上挑起喜帕,从此称心如意。”冬芽带着一众宫女进来道。

承景拿起冬芽递来的称,仔细地挑起喜帕,只小心着不想伤了绾心。绾心被掀开盖头后便盯着承景看了会儿,这是当今圣上,是自己的丈夫,他可真好看,秋水为神玉作骨,绾心这样想着,不禁又低下头,脸烧烧地不敢看承景。

“请皇上皇后吃子孙饽饽。”冬芽又道。

承景从绾心的手中拿开如意和苹果,放到了一旁,端来一碗饺子给绾心,自己也端了一碗。二人就坐在喜床上,面向正南方。绾心刚咬了一口,便哎呦一声叫了出来,继而又将嘴里的饺子吐了出来。承景看了便笑了,把自己的也吐了,笑道,“这生的朕也吃不下,不如就不吃了,直接和交杯酒吧。”

冬芽想着大喜的日子不好分辩,便依了承景,直接上酒。待绾心和承景喝罢酒后已是寅时三刻了,天快亮了,冬芽和宫女们也都下去了,就留了承景和绾心在殿内。承景道,“你累不累,且休息会儿吧!等天亮了,还等去寿皇殿祭祖,然后去长乐宫给母后请安。这前两日有你受的。”

“我…臣妾不累。”绾心怯懦道。

“那枚同心结呢?”承景突然问道,“你可带来了?”

绾心低头一笑,从腰间解下同心结,道,“在这儿呢。皇上给的东西,臣妾不敢乱扔。”

“把它挂在椒房殿的帐上可好啊?”承景指了指二人头上的纱帐,道,“以后你见了它就同见了我一般。若那日我不得空不能陪你了,你也不必寂寞,有它陪着你呢。”

“好。”绾心娇羞地笑道。

“觅向无人处,绾作同心结。”承景把同心结挂在了帐子上,嘴里轻轻念道,“真是个好名字。”

等承景挂完同心结,绾心已经靠在一旁的枕头上微微地睡着了,承景喃喃道,“还说你不累。”说罢却见绾心的脚边躺着一本书。

承景拾起一看,薄薄的一本,竟是《长生殿》,暗想怕是她藏衣服底下偷偷带着来的,想着想着竟然也靠着绾心睡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