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宴(1 / 1)

大唐梅花录 刘时嘉 2515 字 11个月前

在卢健早年跟师父云游四海的时候,他师父跟他说过,生在乱世之时,身不由己,为了活命难免不接触政治。然而现在天下已太平,离政治越远越好,人间有太多的东西比政治美好。

卢健当时不解,问过他师父:“师父,男儿活在世间,自当顶天立地建立功名,如果一辈子庸庸碌碌的过去了,等老了以后不会觉得这一辈子白活吗?”。

他师父是这样回答他的:“健儿,你提到男儿活在世间,最先想到的四个字是顶天立地,当你什么时候理解能屈能伸这四个字的时候,你就明白为师为什么希望你远离政治了。”。

卢健虽说到现在也没明白他师父当初的用意,但是他隐约觉得,如果回答了李泰的话,那他很有可能从此就要与政治扯上关系了。

“魏王殿下,您确定纥干承基是太子的人吗?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会不会有人挑拨你们兄弟之间的感情?”,卢健虽说这辈子想建功立业,但是现在的他并不想投靠魏王。他知道如果说纥干承基想去刺杀魏王,那无疑是向魏王交了投名状一般。

李泰没想到卢健会这样回答,他以为卢健会顺势说出这件事情是太子指使,他就会趁机表达对卢健的感谢,这与救他一命无异,接着拉拢卢健加入他魏王一派系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卢兄弟,你怎么这么说?难道你还知道些别的事情吗?”,李泰问道。

“魏王,没有证据的事情我实在是不敢妄自评论,而且我就是一介草民,朝堂的事情岂能是由我随意说的?”,卢健这样跟李泰说道。

李泰心里哪知卢健的理想,他潜意识里认为如果卢健能在他的麾下,这对卢健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而且他深知卢健已经得罪了太子,也只有投靠他,卢健方能安全。

“卢兄弟,这个文学馆里都是自己人,不要有顾虑。我们在这里就是要畅所欲言,只要不是无益于大唐江山社稷的事情,但说无妨!”,李泰鼓励卢健讲出这件事可能与太子有关。

卢健接下来的回答是让李泰感到意外的,只见他说道:“魏王,昨夜见有人欲图谋不轨,也是我一时手痒就跟他们动了手。我心里想着能为长安百姓的太平做些事情就做些什么,因为百姓生活的好我们才有生意做嘛。但我也很感谢魏王您能出现,要不是您出现,我也不知道这件事情会怎样收场。”,卢健自然听出了李泰对他有拉拢之意,他虽然不想投靠李泰,但是对于李泰今天的解围,还是要表达感谢。

李泰自然也听出了卢健的意思,心里想着当初刘备能对孔明三顾茅庐,拉拢一个武功超凡的少年也不必急于一时,便说道:“今日本王听闻长安城外发生的事情,因为最近全城在戒严,担心有什么事情要发生,所以便去大理寺看了眼。既然那边是太子的人,也没有什么恶劣事情的发生,又有幸认识了卢兄,这可是本王今日最大的收获。听闻卢兄昨日自己在金玉亭里喝酒,想必也是好酒之人,本王这里有些三十年的老汾酒,不知卢兄今夜可否赏脸共酌一杯?”。

卢健听到李泰这样说,心里想着此时若是连酒都不喝,那无疑是一天同时得罪了太子与魏王,而且他又是好酒之人,听到三十年的汾酒都走不动道了,便说道:“感谢魏王美意。”。

李泰便吩咐下人说道:“今夜本王要宴请卢兄喝酒,快去准备酒菜,把窖藏的老汾酒拿出来。晚上要是有学士们来拜访,你就跟他们说本王今日宴请重要客人,所有事情明日再说。”。

魏王的宴会果然是讲究,两个人四道凉菜八道热菜,肉鱼果蔬一样不少,最吸引卢健的莫过于是那三十年的汾酒,对于卢健来说,吃什么道无所谓,最重要的莫过于有好酒了。

李泰确实是多才多艺,学富五车,在与卢健觥筹交错之际,二人从夏商周聊到秦皇汉武又聊到三国,从孔孟之道聊到山水诗歌。卢健心想:“他要不是皇上的儿子,想必也是当代的文学大家吧。”。

令李泰也没想到的是,无论他提到了什么,卢健总能跟他说上几句,不知不觉间心情更是大好。这一晚,二人只聊历史与文学,丝毫不谈论当朝之政治,李泰也是许久没碰到这样能和他聊到一块的人了。但是李泰的招揽之意从未消失,眼见两人喝光了两坛子老汾酒,他趁着酒意问道:“卢兄,你说太子是不是想害我。”。

李泰哪里知道,对于卢健这样内力充沛的习武之人,怎么可能喝一坛子酒就醉了。卢健当晚对李泰产生的好感一瞬间荡然无存,心里想着这个魏王过于工于心计,喝酒都不能好好喝酒,都要怀着别的同意在喝酒。

他心里想着,这时候除了装醉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反正这几天也够累的,干脆接着酒劲儿在这文学馆席地睡上一晚,有事情第二天再说。“魏王,你说什么,我没听清。”,只见卢健说完这句话,就倒地上睡着了。

卢健不知道睡了多久,只见有人喊醒他:“卢兄快醒醒,东市着火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