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撤离济城县城(1 / 2)

骑兵的弱点则在于他们在战斗中不可能兼顾两翼和后路,因为骑兵的移动速度实在太慢,如果敌人从左右两翼包抄过来,很快便可以堵住骑兵逃跑的路线。

所谓“双拳难敌四手”,骑兵在战场上遭遇敌人围剿的话,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窘境。所以,骑兵在战争中绝对不能独立面对敌人的围剿,需要团队协作。

但是骑兵缺乏像步兵那样的防御工事,这就注定骑兵不能依靠防御工事来保证自己的安全,因为骑兵的移动速度比不上步兵,他们的速度快的时候可以轻松甩开步兵,但如果陷入持久战,就会成为步兵的靶子,步兵只要站在防御工事里不断射箭就能干掉他们。

骑兵惟有通过机动灵活性,来弥补这个缺陷。所以骑兵除非迫使敌人失去战斗力,否则绝不能停下,因为停下来就意味着死亡。

杨凌率领两千轻骑兵沿着济城南面的官道,不紧不慢地行军,每隔半天,他便会派出斥候侦查敌情,确认敌军的布置情况。

“大帅,济城县城的守军已经撤离济城县城。”探马飞驰回来报告道。

杨凌微微颔首,继续缓缓前行。

这时斥候又禀报道:“启禀大帅,济城北面山岗上,有敌军的瞭望哨。我们不知道他们是何居心。不敢擅自行动,请大帅示下。”

杨凌眼睛眯缝起来,冷哼道:“肯定是想趁我军渡河时,给我们来个釜底抽薪!”

他转头吩咐道:“把咱们的旗帜插上去!”

旗帜被挂在战马的马鞍上,随风飘扬。

不多时,前面的树林中传来沙沙的响动,很快便看到树林分开,数百名身披重甲的武士列队出现在众人面前。

“杨兄弟,敌人来得好快啊。”李忠惊讶地说道。

杨凌冷笑道:“济城县距离济城最近,他们怎么可能不来增援?这些家伙是想趁机消灭我们呢。”

杨凌举刀喝道:“儿郎们,济城的守军想吃掉咱们,咱们就让他们见识见识咱们的厉害!”

两千轻骑兵顿时欢声雷动,齐刷刷地拔出腰刀,怒吼着向敌人扑去。

敌人的人数少,只有六七百人,其中有四百人负责防卫济城县城,所以杨凌没有急于歼灭他们。杨凌的任务是在今晚突破济城县城,然后渡过济城河,与李忠汇合。

杨凌等骑兵冲到敌人阵前十余步处,便勒缰止住。

敌人的首领是个年纪约莫四十岁的汉子,他身材魁梧雄壮,膀阔腰圆,脸颊两边满是虬髯胡,他骑在战马上,正盯着杨凌的部队观察。当杨凌的骑兵冲到敌人阵前五六米远的地方停下来时,那位大将才猛吸口气,催马迎向杨凌的骑兵。

“哈哈哈,本将乃济城县尉,阁下可是晋王麾下的杨千户?”

杨凌策马走到对方的马旁,抱拳道:“某家正是杨凌,听闻阁下是济城县尉韩明智,特来拜访,还望韩千户不吝赐教!”

那位叫韩明智的济城县尉傲然说道:“好说,我乃济城县尉韩明智,杨千户,你若想渡河,就必须打败我,否则休想渡过济水。”

杨凌淡然笑道:“好说,请吧!”

韩明智也不客套,拨转马头,向后挥手喊道:“擂鼓助威!”

战鼓敲响,敌人纷纷跳下战马,整齐划分成数个小阵。

济城县尉韩明智指着自己这边的人群大声道:“我们共有五千余众,你只有两千人,我倒要看看是你的铁蹄更硬,还是老子的铁锤更硬!杨千户,请亮兵器吧。”

杨凌微微点头,翻身跃下马背,伸手抓过战刀。杨凌的骑术精湛,所以他的坐骑是匹白色的骏马,浑身雪白,脖颈间还挂着两根金项圈,它似乎感觉到主人即将上战场,竟然显得格外兴奋,鼻孔喷着热气。

杨凌抖擞神采,提刀向对面的敌人杀去,他胯下的骏马立刻撒腿追上来。

“杀!”韩明智大喝,带领自己的手下朝杨凌冲杀过来。

“嗬——”韩明智的亲兵们呐喊着跟在韩明智的身后,排山倒海般涌来。

杨凌毫不退缩,他纵马狂奔,手中长刀挥舞得密不透风,犹如旋风般卷过敌人的人群。

霎时间血花迸溅,惨嚎连片,几乎是眨眼之间,杨凌的身边已经倒下数具尸体,他仿佛杀红眼的魔鬼,势不可挡地直逼韩明智。

韩明智虽然勇悍无畏,但他并不傻,他深切地感受到杨凌的强大,于是果决地舍弃普通士卒,带着几十名亲兵绕道侧翼,企图阻击杨凌的骑兵。

杨凌岂能让他得逞,他调转马头,用马刀指着韩明智,大声命令道:“给我拦住敌人,不许放走他们。”

“杀——”两千轻骑轰隆隆地冲杀过去,试图缠住韩明智的步伐,为杨凌赢得追赶韩明智的时间。

韩明智暗暗咬牙,他知道自己不能恋战,否则恐怕很难摆脱这支轻骑兵,当下拼命拍马向前突围。

韩明智身后的亲兵们也都奋不顾身地往前冲杀,双方迅速交错,然后从两翼迂回,再次形成相互纠缠的局面。

“杀——”杨凌和韩明智各带着三、四百人再次撞在在路上,展开肉搏,双方激烈地厮杀在起来。

杨凌的骑术高超,加上他的实力也很强横,因此占尽优势,他左劈右砍,所向披靡,韩明智虽然骁勇善战,却被杨凌压制着,完全没有反抗的机会。

韩明智心中焦虑异常,自己这点人哪里是杨凌的对手,照这种趋势下去,恐怕用不上盏茶功夫就得全军覆没。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