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朱标的“名场面”(2 / 2)

倘若有人接下来此任。

他们决计不会在此事上添乱,而是规劝亲友多加收敛。

但……倘若让他们自身去办。

那不好意思。

他们不能,也不敢干这种“砸锅”的事来。

因为他们的亲眷,大多也是那“士绅豪门”的一员啊。

血书的传阅的速度渐渐加快。

因为长时间的弯腰对普通人而言也是一种严刑。

更何况是这些平日里养尊处优,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们。

看着百官之中那些摇摇欲坠的身影。

高台上终于传来了一声让百官恨不能潸然泪下的天籁。

“都平身吧。”

望着台下一个个擦着汗珠的文臣。

朱标深沉的训诫道:“诸位臣公,累么?”

台下百官面面相觑,竟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

朱标也没想让他们答,而是继续说道:“汝等只弯腰了这一炷香,便已疲累不堪,须知,天下百姓在田间劳作,日复一日尽要面朝黄土。”

“这也是为何朝廷还要培训这些试科举举子官员下地亲耕之由。”

“大明开国方十三年。”

“外患未平,国库不丰。”

“父皇励精图治十三载,直至孤可堪一用,方才有机会外出避暑。”

“如此,大明尚不敢说太平。”

“孤有心接替父皇手中重担,立志将大明建立成真正的盛世太平。”

“正因如此,才希望诸位臣公能做到去伪存真。”

“做错了又何妨?”

“只有真正做了,才有犯错的可能,孤从不一概而论,诸公也都看在眼里。”

“就算

“.孤在一日,只要汝自身持正,孤绝不连坐,更会规劝父皇,有孤与母后在侧,定能不让朝中有不教而诛之罪。”

“纵有难题又何妨,孤勤勤恳恳,众卿尽心辅佐,难道还有什么困境,能够难倒追随父皇驱除鞑虏,创立大明的诸公吗?”

“孤不信。”

听闻此言,奉天殿内的老臣无不心绪难平。

就是李善长也不由得鼻头一酸。

朱标这话,当真是说到了他们心里去。

若不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加之老朱疑心癌晚期,他们何至于这般夹着尾巴做人。

但如今,看到太子殿下如今大志且宽仁。

又不禁激起了他们心中久违的那点豪情,毕竟,总要为子孙后代在太子殿下这讨个情分吧。

想到这,李善长便当仁不让的出列道:“太子殿下,此事事涉地方豪门士绅互相勾结,难保没有地方知府为其包庇。”

“一个不慎,极易被这些士绅豪门撺掇百姓,激起民变。”

“故恳请太子殿下,着兵部与五军都督府调令,抽调卫所精锐包围坐镇,配大理寺,御史台及刑部钦差,一查到底。”

高台上的朱标暗暗松了口气。

总算是把这帮人调度起来了。

可他的目光向李善长身后一瞥,正想先眼神嘉许常升一二,顺便看看他对李善长这个建议的意见,就看到常升那略显错愕古怪的眼神。

还未等这二人眼神交流完。

户部之中便站出一人道:“太子殿下,臣有异议。”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