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王事靡盬(2 / 2)

大明西厂 小页青 4407 字 2023-05-18

这其中还真有不怕事大的,猛的站了起来大声质问彭华:“彭先生,您可是堂堂的翰林院侍读学士,今年春闱的主考官,怎能如此不公?我们这些人都苦读寒窗十几载甚至数十载,这样的结果,让我们如何能信你!”

在场的举子,有几个胆大的也跟着附和他的话,胆小怕事的却不敢出声,还有一些人却是冷眼旁观,事不关己的态度。

但是也有一些帮着彭华说话的人,而且这部分人还不在少数。

一时之间场面又乱成了一团。

这时只见彭华用手虚按了一下,示意众人先不要争吵,然后他用手指了指那名第一个站起来反驳他的人问道:“你是哪里人士?如何称呼?”

他这么一问,很多人心里都有些怕了,以为彭华这是要事后报复。

那人却是丝毫不惧道:“济南府,龚羣!”

彭华点了点头:“嗯,你刚才说你苦读寒窗十几载,那我再问你,可曾读过《诗经》?”

这个龚羣听彭华如此问,明显就是在羞辱他,如果四书五经都没读过,那还好意思叫读书人吗?

“彭先生你这么问是何意?”

彭华却是脸色微沉:“你只需要回答读过还没读过!”

他这一问极具压迫感,另龚羣不自觉的便回道:“自……自然读过。”

“好,将《唐风·鸨羽》背来我听!”

“背诵《唐风·鸨羽》?”龚羣一愣,还以为彭华会出什么难题来考他,却没想到就这?

“这有何难。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王……王事靡盬……”

龚羣读到这里的时候,却忽然停住了。

与此同时,周围很多人也都突然醒悟了过来。

“原来……他这是一首藏头诗?”龚羣恍然道。

项经,或者说谢迁的这一首诗写的的确是藏头诗,每句第一个字连起来便是“王事靡盬”四字。

这四个字在诗经之中的本意是指永无止境的徭役。

但是此时此地,谢迁借用在此处,目的却是在警惕世人,一旦挑起战争是没有永远没有尽头的,而无尽的战争只会给百姓带来无尽的灾难,不要让国家去陷入战争的泥潭之中。

他这首诗的用意不只是在提醒那两位西域贡使,也同样是在提醒大明朝廷,这也是表明了谢迁在对待西域问题上的立场。

而他的立场恰恰与彭华的立场是不谋而合的,在彭华看到这首藏头诗之后,心中大为赞叹。

彭华当即便决定,将项经的这首诗词提选为今日的最佳。

很显然在场的大多数人,都没有发现到项经(谢迁这首诗中的玄机,包括孙珂在内。

当然这其中还是有一小部分人,在第一时间就读懂了。

龚羣想明白这一节之后,便也不再敢继续质疑彭华,而且对项经的文采开始佩服起来。

此时彭华再看着在场的众人的表情和反应,淡淡笑了笑:“众位,项公子舆情与诗词之中,他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和气度,是我十分佩服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将他的诗作列为今日第一的原因。

其实今天只是一场小小的诗会而已,今天的成败对你们所有人来说并不意味着什么。

但你们未来的路还很长,无论何时何地,不论以后是做官还是做人,“胸怀天下”这四个字都是应该牢牢记在心底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