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8.九重天,大乘高真!(四合一章节,一万五千字)(1 / 2)

此番前来龙虎山的朝廷官员,乃是东宫属官张子烨。

昔年曾经随太子张徽游历四方,并陪同张徽一起上龙虎山做客。

其父浔安王张穆,常同龙虎山往来。

张子烨虽非浔安王世子,但一贯得张穆信重。

此番他奉御命赶来龙虎山天师府,另一方面,亦有旨意传往南荒,其父张穆正在那边。

“圣驾在长安,不容有失。”

元墨白同上官宁一起见张子烨:“贫道已经将消息传往地海和天理,请掌门和唐师侄、许师侄尽快返回人间。”

张子烨:“有劳元真人。”

他神情并不轻松。

天师府雷、许、唐三人,皆是如今大唐柱石。

天师雷俊当前有伤在身,能发挥多少实力,尚无法保证,旁人亦不可能强人所难。

那位玄天广妙护法真人许元贞,则最为飘忽不定,从来只有她找人,人很难找她。

虽然她才是如今天师府第一高手,甚至可以说是当前除女皇之外的大唐第二高手,但大家很难对之报以期望。

这趟她在一定程度上帮大唐消除了蓬莱和天理带来的威胁,已经可以说是意外之喜,叫人无法奢望更多。

是以唐廷帝室此番专人来龙虎山天师府宣旨,希望大都寄托在圣上御口亲封的当朝国师唐晓棠身上。

但张子烨无法乐观。

因为老爹浔安王张穆在南荒的缘故,所以他比较了解那边的最新状况。

地海中的大战,开始白热化了。

尤其唐晓棠同当前这个时间段事实上的地海九黎第一高手黎钟定之间,战斗已经进行到最激烈阶段。

这种时候,双方很难再轻易罢手。

唐晓棠国师印、天师剑在手自不惧敌人。

但黎钟定乃是顶尖的神舞一脉大巫,鬼神祭阵全力展开的情况下,几乎隔绝虚空。

严格来说,黎钟定和文黎、巨黎等五族联军,首要敌人并非大唐。

如果双方能有效沟通,未尝没有各自收兵的可能。

但有一个问题……

就张子烨所知,国师唐晓棠,是不通九黎语言的。

对面的黎钟定、黎岩等人,同样不通大唐语言,需要传译。

大唐皇朝这边倒是有沈去病等精通九黎语言的人存在,但毕竟隔了一层。

那边唐晓棠已经跟黎钟定、黎岩等九黎高手拼出真火了……

张子烨赶来龙虎山的路上,就听南荒有最新消息传来,地海中九黎大巫再难忍受天师雷俊的法仪。

他们和大唐修士交锋的同时,开始有人尝试从地海方向关闭镇封地海通往大唐人间的虚空门户,从而切断人间和地海之间法仪的联系,中断相关法仪,免除法仪对地海环境的影响。

身在南荒的张穆、楚昆等大唐修士,正针对地海门户,同九黎大巫们展开又一场激战。

情形有些黑色幽默。

如今,是地海九黎中人千方百计想要关闭虚空门户,而在人间的大唐修士努力维持。

不过,激战到如此程度,倒让张子烨心中一些疑团,得到解答:

雷天师看来身体确实不妥。

不管他是为天下计还是为自身疗伤而深入地海,看情况他伤势确实未愈。

“其他地方,当前情况如何了?”元墨白同上官宁皆问道。

张子烨:“大将军已经携荡寇金戈离开帝京洛阳,赶往旧都长安护驾。

西边,蜀山派章掌门携北冥神枪阻挡来自雪原的大妖雪域天鹰,陇外萧族主则携浩然剑赶往关陇。”

元墨白、上官宁微微颔首。

黄泉里蜀山先前被大唐修士反攻而入,最后被迫引得忘川泛滥,白骨沉舟。

反过来对于蜀山派而言,则大为受益。

黄泉短时间内从内部封闭,再不复开,蜀山派山门霄顶下的黄泉入口,便不再需要北冥神枪镇压。

何况,清霄府终于回归,蜀山派的山门根基可以稳固许多。

北冥神枪便得以重新出世。

这对如今有八重天高手,但是没有八重天大剑修的蜀山派来说,影响深远。

北冥神枪毕竟是堪与紫青双剑并称,于斗法上胜过南明离火鼎的杀伐之宝。

章太冈携北冥神枪出山,短时间内可同雪域天鹰那般九重天大妖周旋。

“蜀山派另有叶东明叶道长和纪川纪道长携青冥剑出山,赶赴关陇。”

张子烨继续介绍道:“自然,纯阳宫的诸位道长已经出山,此外天龙寺和悬天寺都有大德高僧前往旧都长安。”

罗渊群妖,某种程度上,同黄泉里蜀山邪修,有相似之处,修为与实力,都和幽冥死气息息相关。

纯阳宫道法,以及蜀山派近年来下力气炼制、赶制的纯阳法宝、法器,对上罗渊群妖,正是对症。

天龙寺、悬天寺佛法普化之下,亦不惧幽冥邪崇。

大将军上官云博乃八重天圆满的武道修士,气血炽热旺盛,阴邪难近。

对上九重天以下层次的罗渊群妖,大唐修士并无碍难。

但架不住对面为首的妖王太过凶悍。

事实上,就张子烨、元墨白、上官宁所知,此番长安左近罗渊门户洞开,侵袭的九重天大妖就只一头。

但那是一头相当于人族九重天圆满层次高手的旷世妖王。

其名为,幽罗山君。

鬼虎和黑山君的同族,但比人间北疆大妖黑山君还要更强大。

这幽罗山君麾下不见其他九重天的妖族强者,最高只有八重天圆满层次的妖王。

但他本身带兵……

中低境界的鬼虎,能驾驭或多或少的伥鬼。

而这头九重天圆满层次的旷世大妖,所能驾驭的伥鬼,境界、实力之高,令人发指。

有它存在,纵使上官云博、萧航有荡寇金戈、浩然剑在手,长安仍然摇摇欲坠。

洛阳方面,勤王救驾的御命,雪花片一般飞向各地。

原本四方守土有责的大唐诸王,在如此紧急情况下,也开始陆续有人奉旨离开封地,赶往旧都长安。

当中不乏常山王张峻海、渭阳王张镇、卢宁王张宵豪、昭平王张季、睦城王张鸣等宗室八重天高手。

但之后长安方向,先有重量级消息传来。

有大唐重臣,因妖乱而陨难。

其人七重天修为境界,在当前的长安战场上,不特别起眼。

但其身份却比较特殊。

素来为当朝唐皇倚为心腹股肱重臣的萧春晖,亡于罗渊大妖爪牙下,其兄萧航因幽罗山君的缘故,救援不及。

消息传出,天下再次大震。

龙虎山上天师府中,元墨白、上官宁面面相觑。

论修为境界,萧春晖不及其兄萧航、其妹萧雪廷,但于朝政上,女皇对他更加倚重。

当初以政事堂代中书、尚书二省职能,分二高官官权柄,首先便是铺平了萧春晖出阁入相的道路。

卸下学宫祭酒之位入政事堂参知政事后,那个昔年陇外萧族私生子,一定程度上才是女皇的宰辅之臣。

此番身陨反应出的最大问题,则是……

当今陛下,状态当真不妥至极!

…………………

东海大洋上,波涛起伏,四方激荡。

在深海海底,正爆发激烈大战。

以族主叶炎为首的青州叶族高手,正针对人间通往蓬莱的虚空门户,同蓬莱中的道门修士激战。

当前尚不明对面的人来自哪方人间。

青州叶族方面只知那为首的九重天大乘高真,被蓬莱道门中人称之为南方赤帝。

双方激战之下,对方意图镇封关闭蓬莱通往大唐人间的虚空门户。

叶炎沉着而又平静,与之交锋。

在得到帝京洛阳传来的救驾御命和旧都长安最新消息后,叶炎微微沉吟。

然后,他摊开特殊的画纸。

画纸空白,由得叶炎挥毫泼墨作画。

画上景色,却并非大唐人间所有。

而是叶炎这段时间不断接触蓬莱甚至因为大战拉锯短暂进出蓬莱后,观察揣摩之下,心胸酝酿多时,最终落笔于纸面上的……蓬莱景色。

内里似是而非,但真实惟妙惟肖的道门法蕴,从中流转而出。

叶炎笔墨不停,自有大量儒家浩然气盎然的画卷连续不断呈现。

儒家笔墨,同蓬莱道门高手不断碰撞。

暗中书就的蓬莱画卷,则反而协助对方,最终镇封蓬莱通往大唐人间的门户。

蓬莱里人间道国中人,短时间内无法再入大唐人间作乱。

但另一方面,也暂时封住早先离开大唐经由蓬莱,前往大明人间的许元贞的一条归路……

与此同时,向南而去,苏州楚族高手亦在老族主楚修远带领下,会同其他大唐修士,一起反攻天理。

天理被两面夹击,内外交困,情形危急。

同样有天理修士,尝试从天理方向镇封通往大唐人间的虚空门户,以免腹背受敌。

楚修远看着面前的天理。

这里,曾经的名字,乃是归藏,与大同、碧落、蓬莱、须弥并称。

数千年前,苏州楚族先祖,曾经入主归藏。

某种程度上,那个时代也可称是苏州楚族组的极盛时期。

但可惜盈不可久,因为种种原因,苏州楚族终究还是失去了归藏。

就像叶族当年也曾占据连山,但最终同样得而复失。

在这方面,他们都不如林、方、萧啊,至少大同还在……虽然,也有种种问题。

楚修远的思绪回归,重新看向面前的天理。

归藏不再。

只剩天理。

如今也变成楚族几乎要不认识的模样。

好在,楚族先祖当年终究还是曾经占据并主导过这里。

悠悠岁月之下,虽然很多人与事都不一样了,但仍有部分事物,可以为楚修远所利用。

老者平静坐于海上抚琴。

琴声浩荡,仿佛海潮般源源不绝,攻向天理,同对面的理学大儒针锋相对,看似互不相让。

但就如同海潮呼啸的同时,水面下有无数暗流涌动,甚至可能方向同海面上的风浪完全相反。

此刻,楚修远的琴声中,亦暗藏回流。

在这些回流的暗中作用下,天理修士,终于还是成功将大唐修士挡在虚空门户之外,并成功封闭大唐人间和天理之间的虚空门户。

同时,一个顺带效果,则是将眼下身在大明人间的许元贞另一条回返大唐人间的道路,也暂时封闭。

和叶炎在东海蓬莱外一样,天理这边虚空门户的封闭,也相当于有楚修远施加一层双保险。

相较于叶炎模仿人间道国道门高手的手段,楚修远模仿同为儒家的天理修士,更为顺利。

海上,老者面现疲惫之色,仿佛在慨叹自己已老,岁月不饶人,终究没能力挽狂澜。

不过,能挫退天理修士,也让如今内忧外患的大唐修士们齐齐松口气。

可惜,由不得他们与楚国老放松,便还要继续迎战六角金鲨等起自东海的大唐本土大妖。

楚国老一把年纪之余,唯有挺身而出。

与大妖交战过程中,他视线扫向南方。

在那里,应该有个和他一样的老家伙。

虽然他们彼此之间亦存在分歧,晚些时候甚至可能兵戎相见,但眼下,他们有共同的默契。

…………………

楚修远所料不错。

和他同时代甚至年龄相近的沧州叶族老族主叶默权,眼下正在南荒。

原本该在北疆的他,悄然而至。

他本人只在多年前的青年游学时代,曾经到过这里。

但这些年,叶默权,还有他的沧州叶族,都跟南荒纠葛甚深。

他的外孙女叶灵溪,身陨于此,女儿叶韩亦在此遭逢大磨难受重伤。

他异常信重的族弟,左右手,叶默融,还有叶梁等沧州叶族子弟,在地海和南荒之地身陨。

也正因为叶默融身亡的事件,其后导致九黎大巫北上奇袭沧州叶族祖地。

那一役中,叶默权失去了他的长子嫡孙叶飞山。

他对这个长孙的期望,比对长子叶魏还要更高,可惜对方夭折于九黎大巫之手。

但这次南来,叶默权的目标,并非九黎大巫。

他时间不多,没有纵情恣意的余地了。

当前最重要之事,是定接下来大唐人间气数。

这将直接决定沧州叶族整体的未来。

叶默权早已抵达南荒地海门户之外,静静远观。

相较于当前正针对地海门户搏杀的大唐修士和九黎之民,叶默权修为更高,难为其他人所洞察。

他默默分析大唐人间这边的法仪,心中凛然:

玄霄子雷俊,果然是大才。

重伤在身情况下,仍能有如此发挥。

如果不是长安和洛阳的两局实在太重要,叶默权扪心自问,同样会为眼下难得良机而动心。

但……终究还是叫人有少许疑思。

相较于长安、洛阳,这里亦只能算是边缘之地。

叶默权的心思,始终还是着落在当前大唐皇朝内。

眼下这里,还是原依计划行事。

正好可以针对那位当代天师,再做一番确认……叶默权心道。

悄然无声中,落子无悔。

在老人的暗中帮助下,九黎大巫成功斩断人间和地海内外法仪的联系,镇封地海通往大唐人间的虚空门户。

表面上看,一切皆是九黎大巫的手段。

叶默权心思宁定。

当初沧州叶族祖地被九黎大巫闹过一场。

但对于后来赶到的叶默权而言,事情已经发生,只能看从其他方面能否找补。

他并非全无收获。

所以此刻,就如同叶炎仿冒道门手法,楚修远仿冒理学手法一样,叶默权此刻也成功仿冒巫门手法。

虚空门户,是一定要被关闭的,如此才能保证接下来的一切,减少阻碍。

但是,决不能由他们出面,公开做这件事。

关门,终究只能关一时。

不论叶默权、叶炎、楚修远等人作何想法,以当前局面论,都无法当真赶绝天师府一脉。

受伤的雷俊姑且不提。

许元贞、唐晓棠未必就会死在大明人间和地海。

某种程度上来说,当今太子殿下和赵王殿下,恐怕也未必希望是那般全面破败的结果。

如今乱世,大唐皇朝欲要维系,亦要尽量避免元气大伤。

双方当前目光重点,是那把龙椅。

既如此,眼下唯有先这般了。

请雷天师、唐国师、许真人有什么气,接下来多往天理、蓬莱、地海、罗渊去撒吧……

地海门户封闭,短时间内阻住雷俊、唐晓棠回返大唐人间的通路。

叶默权不在南荒多停留,径自一路北返。

…………………

龙虎山上,天师府内。

“地海门户封闭……”张子烨接到讯报,面色大变。

元墨白、上官宁亦神情凝重。

“东边和北边,当前可有消息传回?”元墨白徐徐问道。

张子烨定了定神:“蓬莱门户和天理门户,相继关闭,北海上的罗渊门户尚在,还未镇封,好在没有九重天大妖从中现身,萧将军已经携山河剑回返陆上,赶往长安护驾。”

北海上的罗渊门户虽然没有顶尖大妖现身,但并不能完全排除这一可能。

只是相较于现在长安的重要性与危急局面,萧雪廷唯有暂时舍下罗渊门户,赶回长安。

对此,没谁有异议。

“青州传讯,蓬莱门户虽然镇封,但有大妖北海鲸王肆虐,叶族主同蓬莱妖道大战后未及休养,便再次前往平复妖乱。”

张子烨言辞有礼,但语气不善:“苏州传讯,东海上天理门户镇封后,仍有大妖六角金鲨肆虐,楚国老正在阻拒这大妖靠近沿海。”

北边,荆襄方族传讯回来,族主方景升正在孤云原拒阻异族再次入寇。

天理、蓬莱、地海三地,还可以说是对面在努力封堵虚空门户,隔绝自身同大唐联系。

孤云原那边传回的消息,则是方景升等方族高手希望封堵大唐人间和大宋人间的通道,以求少一强敌入侵,眼下正到关键时刻。

“赵王殿下传讯,他有意南下长安勤王救驾,但北疆有大妖黑山君继续纠缠。”

张子烨语气略有些复杂:“据传闻,沧州叶族的叶老族主,动身前往北疆,预备替下赵王殿下,以便于老王爷驰援长安。”

虽然都年事已高,但相较之下,赵王张腾留给世人的印象,更显老当益壮。

尤其当初被九黎大巫突袭沧州祖地,叶默权似流露出力不从心,身体状况不妥的迹象。

要说面对九重天圆满层次大妖幽罗山君,肯定还是身携镇世刀的赵王张腾更能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当然,叶老族主为天下安危不顾自己年老体衰毅然出山的情况,仍为世人赞扬。

……只是,张子烨闻讯,心中总感觉有些微妙。

“长安情形不妥,当尽量避免惊扰圣驾。”元墨白沉吟:“贫道不才,亦愿往长安一行。”

张子烨:“元真人肯出山自是最好不过,但如此一来,贵派山门当前也有些空虚……”

元墨白:“事有轻重缓急,有些时候,不得不从权处事。”

他同上官宁言道:“五师姐,我去后,府里辛苦你和四师兄他们了。”

上官宁深吸一口气:“我马上去后山见四师兄,元师弟你们此去长安,也务必小心。”

…………………

南荒。

南海之滨,沧浪岩下。

海底黑莲中。

雷俊的身形,当前消失无踪。

他并未离开这里。

只是魂魄当前一同进入天师印衍生的真一法坛洞天内。

洞天中,雷俊此刻没有入三层真一法坛,而是在法坛前方的醮场上静静盘膝打坐。

他在八重天境界的修行,当前已经圆满结束。

接下来,便是踏上新的旅程。

在此之前,他需先上一级阶梯。

从道家符箓派修行的八重天神庭境界,到九重天大乘境界。

到了这个阶段,龙虎山传人倒不一定非要守在宗坛附近。

一如当初的许元贞。

唐晓棠则是因为彼时借助地海极世阴潮的特殊环境,故而调用天师印配合。

雷俊当前,则是既可以有,也可以无。

眼下身处真一法坛洞天内,更多是为了隐蔽自身行藏,阻滞气息外泄。

他此刻默默存神观想,法力气息流转初时不见多么浩大的声势。

但很快,茫茫光流,交汇成难以计数的万千符箓,悬浮在雷俊身旁。

渐渐地,一座和洞天里真一法坛等高,外观极为相似但又有所不同的三层法坛,屹立在醮场上,同真一法坛遥遥相对。

雷俊本人消失不见。

他仿佛整个人,都化为一座巨大的三层法坛。

法坛第一层,四四方方。

其中道蕴浮现,周围有黑色和紫色的雷霆,碧绿与赤金的烈火,团团交织,流转不息。

雷火映照下,法坛下方如有山川起伏,显化出苍茫大地。

地下元磁蕴生,看似杂乱,更扰动其他物象,但元磁凝聚成一条条磁轨,自有独特规律运转,乃至于导引万物万象。

造化万物这一刻都以雷俊所化法坛的第一层为中心,悄然呈现。

道门符箓派修士修行,法天象地,师法自然,取象天地。

故而有法天、象地体人之说。

雷俊所化法坛第一层,彰显象地之形,地载自然万物,纵天雷、天火、流云、风雨,亦在其间。

而他所化法坛第二层,则寓意体人。

这层八角法坛,看上去并不出奇,只是连接上天下地。

但此法坛存在,既是顶天立地,亦是通天达地。

上下贯通,包容万象。

至更上一层圆坛,则象征法天之说。

非穹隆所限,而是不断打破界限,通达宇宙虚空。

看似空空如也,实则玄而又玄,隐藏无尽奥妙,时空在其中仿佛都变得渺小。

天、地、人三合之下,这个瞬间,雷俊的魂魄法力意念肉身心神,尽皆融会合一。

三层法坛中,有雷俊的神庭上景玄黄宇宙出现。

此玄黄宇宙扩张,形体同法坛完全相合,化归一体。

接着,三层法坛缩小。

直至变回雷俊本人模样。

不似当初许元贞所化冰川雷云,亦不似唐晓棠渡劫期间维持法坛模样不改。

雷俊在恢复自身本来形体模样的瞬间,迎来属于他的天堑劫难。

由八重天到九重天之间的天堑劫难。

在雷俊的意识中,他此刻仿佛置身一条长河中。

河水曼妙。

不知起源,不知所终。

但奔流不息,不为任何人而有片刻停滞。

一条时光的长河。

雷俊此刻,便置身其中。

然后,直面时光的冲刷。

时光冲刷下,他能飞速感觉到自身生命力与寿数的流逝。

他寿享八百,当前年龄六十八岁。

论照比例,与凡俗人相比较,莫说青少年,甚至可以说还是孩童时期。

寿终正寝,于雷俊而言尚遥远。

时光冲刷,越是魂魄衰老,越是容易腐朽。

于是越是年老的修士,便也越是容易因此生出心障和恐惧,越是不容易渡过这道天堑劫难,最终只能无奈身陨于劫数下,身死道消。

但对于年轻的修士而言,这一关也未必就一定好过。

太年轻,对时光的体悟不足,甚至是轻慢。

根底浅薄之下,同样不易在时光长河中挣脱而出,一着不慎,便是在不知不觉间,时光已然流逝。

雷俊此刻稳坐长河不动,暂时步入微妙的平衡。

他暂时不得跃出时光长河,但同样也止住了时光的冲刷,生命力不再流逝。

果然,积累虽已足够,但想要有十足十的把握渡过劫数,最好是能再沉淀个一、两年左右,届时可以只凭自身法力,自然而然渡过……雷俊微微颔首。

不过,时来天地皆同力。

机缘既然已到,今朝便成功迈过这一步好了。

雷俊淡定端坐不动。

五炁三洞玄元晶出现在时光长河中。

流光溢彩下,光辉同雷俊本人相结合。

然后,光辉又在转瞬间消失。

时光的长河,随之开始倒卷。

这一刻的雷俊,仿佛开始返老还童。

先前被时光冲刷下流逝的生命力和寿数,尽数恢复。

雷俊重现入时光长河之初的模样。

因时光冲刷而带来的衰亡之气凝聚,化作道家玄灵一炁。

雷俊身形不疾不徐上升,跃出那条时光的长河。

伴随这一动作,整座真一法坛洞天,都开始震荡。

真一法坛上紫、金、青三色光华不停闪耀。

外面的现实世界中,虚空亦随之动荡。

白玉大印模样的天师印,凭空出现在黑莲内的世界里,并大放光彩。

光华流转下,令整个黑莲中的小天地都震荡起来,仿佛有冲霄灵光,要洞天贯地。

好在,外围的黑莲,莲心处的金瓶,二者交转间,达成稳定的平衡,勉强定住巨大黑莲,使之不至于就此破开。

沧浪岩下,大海中。

硕大无朋的黑莲,微微抖动,似要盛放。

但最终渐渐归于平静,并无冲霄灵光与灵气直达天际。

虽有轻微的灵气波荡,但没有继续扩大,很快消失。

海浪波涛起伏间,仿佛无事发生。

唯有黑莲内的小天地里,闪动紫、金、青三色光华的白玉大印,莹莹生辉。

真一法坛洞天里,此刻雷俊改为端坐在真一法坛上方。

“正法不二,洞神参玄。”雷俊曼声长吟。

伴随雷俊本人吐气开声,动荡的真一法坛洞天和天师印,都转为安宁。

他脑海意识中,已经不见时光长河。

取而代之者,是一整片完整天地,仿佛独立于世间存在。

在那天地极遥远处的虚空中,有一座桥梁,若隐若现。

于雷俊而言,仿佛极近,但一时间似乎又难以触及。

通玄之桥。

亦或者,可以称之为登仙之桥。

从洞神到洞玄。

从人间到仙境。

当前已有数千年,不曾有人触及的境界。

道家丹鼎派修士大乘境界九重天五层圆满,可得五气朝元。

道家炼器派修士大乘境界九重天五层圆满,可得散仙之体,又称小逍遥。

而道家符箓派修士大乘境界九重天五炁朝玄圆满,便可成就通玄之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