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养老院建设(1 / 1)

吴卫圈好地,赵晨又对着规划蓝图,牛皮哄哄地指点江山。 硬件软件,都要全国最好,别总想着省钱。 好的。 咱要把老人们的感觉,也就是养老院的用户体验,排在第一位。 系统只说要建全国最大的养老院。 这个最大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系统没有细说,赵晨不免有些担心。 或许系统认为,仅仅床位数最大还不行。 还得实际入驻老人数量最多才行。 所以赵晨特意强调了用户体验,希望能提高养老院的入住率。 明白! 吴卫对赵晨的气魄,有了更深的认识,赵晨的形象变得更高大。 不过在下一刻,他又有些莫名担心。 养老院业务上投入巨大,成本高企之下,会不会长期亏损? 吴卫觉得自己缺乏经验,就聘请了一位常务副总经理。 常务副总经理杨悦先生,曾经是一名基层公务员,后来自己创业办过一家养老院。 可惜业务量一直不温不火,最终只得转卖给了其它投资者。 按理说,杨悦是养老行业的失败者。 吴卫哪怕出于忌讳,也不该用一个失败者来主持工作。 但吴卫完全没有那些迷信想法。 失败是成功之母,上次的失败,会成为你今日成功的基石。 杨悦莫名感动:我一定不负所托! 事实证明,杨悦是个踏踏实实的人。 在他的具体操作下,养老院的建设十分顺利。 这也给了吴卫信心。 嗯,我吴卫虽然经验不够,或许能力也一般,但我会用人啊! 养老院的业务流程,还真是蛮简单。 要想建全国最大的养老院,多投入资金就可以了。 眼下赵晨不缺钱。 武曲农业集团的酒卖得好,咖啡业务很火,种子业务也崭露头角。 完全可以用武曲农业赚的钱,来支撑养老院的建设。 吴卫是可信任的,赵晨也无需在现场盯着。 在坞城近乎赋闲一个月之后,赵晨向郭箫声告辞,回到宁城。 在外地呆了好久,初回宁城的赵晨,有一种游子回乡的感觉。 自穿越以来,赵晨的生活重心在宁城,宁城才是赵晨的归属地。 郑家姐妹和英姐,是他的家人。 作为一个穿越者,对父母和两个姐姐,因为共处的时间太短,反而有点生疏。 唉,如果没有相亲压力,赵晨其实很想在老家多呆些日子,与父母姐姐加深感情。 赵晨在宁城四下转悠,有名或者没名的风景区,赵晨都去打个卡。 郑薇忙着海外医疗研发基地,长期在米国和鸥洲漂着。 陪伴赵晨的,主要是郑媛。 偶尔郑媛有要事,英姐会替代郑媛。 郑媛在场的时候,总是郑媛安排一切,赵晨只需听从安排。 英姐出场的时候,赵晨就可以拿回控制权。 自己安排行程,自由多了。 在宁城的古树幽境里徜徉,赵晨心情愉悦。 只是有一桩心事未了,让他时常分心。 这桩心事,就是坞城的阳光养老院。 坞城的阳光养老院,已经完成了两期施工。 系统要求的是,夏国最大的养老院,却没有明确说出到底要多大。 按照赵晨得到的数据,两期施工结束后,坞城阳光养老院的总床位数,已经超过了其它养老院。 但是系统却迟迟没宣布任务完成。 赵晨由此猜测,系统可能不仅仅考核床位数,还要考核实际入住率。 这是合情合理的。 如果养老院的床位很多,但很大一部分空置着,那就是无效的床位。 扣除无效床位,合乎逻辑。 赵晨难得地进行了远程干预,对吴卫下达具体指令。 要降低入住费用,迅速提升入住率。

可是,现在费用接近成本,下调的空间有限。 不要太计较,等入住率提高了,再想办法增加收入,暂时的亏损无所谓。 可是,养老院的盈利模式很简单,还能有什么其它增收途径呢? 会有的,一定会有的。 举个例子? 赵晨在意的是完成任务,吴卫却更在意盈利。 既然吴卫坚持,赵晨也只能勉为其难,做些解释: 比如,在养老院边上建一家五星酒店,赚探视家属的住宿餐饮费。 五星级酒店?吴卫觉得老板在信口开河。 又比如,开一家新型游乐场,赚探视家属中小孩子的钱 好吧,我听赵董的安排! 吴卫想想也是,办法总比困难多,努力去尝试就是了。 费用进一步降低后,入住率果然上来了。 不仅坞城本地的老人,连邻近城市的老人,甚至外省的老人。 闻风而动。 七十岁的胡老先生,就是一名来自中都的老人。 他被最低每月三千元的费用吸引,就在儿子的陪同下来到坞城。 接待他的黄经理热情洋溢: 胡老先生,您做出了正确选择。 咳咳。 首先,这儿的住房条件非常棒。 哦。 每位老人一栋独立别墅,每栋别墅都有独立院子,院子里有花草和果蔬。 哇! 其次,每位老人都配备有一台专属护理机器人。 机器人? 胡老先生入住之后就发现,护理机器人的功能非常强大。 除了日常端茶送水,还能胜任卧床病人的护理工作。 胡老先生忍不住对亲友安利起来。 在某种程度上,机器人要比人类护理工更给力更全面。 胡老先生心中最在意的,是护理机器人的使用,能让隐私得到保护。 护理机器人帮助洗澡的时候,胡老先生感觉非常自在。 如果换做人类护理工,即便是同性,也会让胡老先生觉得尴尬。 阳光养老院的入住率迅速提高。 然而系统还是没有确认任务完成。 赵晨于是进一步猜测,是否系统还有其他要求。 比如,要求持续运营一段时间? 如果只是要求持续运营,那倒还好办。 反正这养老院,赵晨也不会半途而废,肯定会继续办下去的。 试想一下,用各种优惠条件,将那么多老人吸引过来。 突兀又将养老院关掉,那些老人该去哪里? 即便有合适的去处,一番折腾也免不了。 害人精不是吗? 所以在赵晨的规划里,阳光养老院会长期办下去。 赵晨胡乱猜测之际,系统出现了: 养老院规模不够,任务进度太慢,特扣除一点核心活动值。 规模还不够? 赵晨愣住了,他相信系统不会搞错。 有没有可能,从有关方面得到的全国养老院数据,并不准确? 比如,某几个大型养老院的背后,其实是同一个股东。 那么系统可能会觉得,所谓最大养老院,要比这几家养老院加在一起还要大。 或者,有人隐匿了部分床位,为了某些特殊的原因,比如为了逃避监管。 为了保险起见,赵晨指示吴卫: 继续扩大阳光养老院的规模,同时维持较高的入住率。 吴卫很为难: 养老院规模扩大,亏损也会扩大,资金怕是不够。 不用担心,我会解决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