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原来是你们(1 / 2)

也是直到现在我才知道,原来当时牵绊住父皇,让他久久未能回京的并不是什么绝色佳人,反而是当时还是个捣蛋顽童的书商之子——蔡襄。

当年父皇应该也是误打误撞之下来到这里的吧,毕竟这地方离京城着实太远,就算是他想出门散个心,也不至于非得跑这么远吧?

而那一年,蔡襄的姐姐还没有嫁给太守,确切的说,那一年,蔡襄他姐夫还在某间书舍发奋苦读,连个官儿都不是呢!

那一年,蔡襄十五岁,由于家中也算是书香门第了,父母都是知书达理之辈,自己也智商颇高,从小就是孩子们十分信赖的小大哥。

也许是命运的安排吧,当初父皇带着几个亲信来到苍安城的时候,刚进城门就被正好下学的蔡襄和一众小伙伴们注意到了。

十一年前的苍安城,虽然也和如今一样民风剽悍,鱼龙混杂,但由于长期远离经济政治中心,当地人对所谓的时尚和仪态都不是十分重视。即便是蔡家那样的书香世家,也觉得只要穿着得体,干净整洁就算是有身份的了。至少比起满大街露肩露腿,不修边幅的市井俗人来说,这一身装扮已经算是整洁的了。

也就是那一眼,让蔡襄第一次对体面和尊贵有了朦胧的认知。但是那个时候,蔡襄并不觉得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有什么时间价值,甚至都比不上底下的小朋友们孝敬他的一盒酥饼呢。

抱着吃饱没事干的熊孩子心理,他们几个小屁孩儿一商量,决定让这伙不知从哪里来的暴发户们尝尝苦头,知道知道这苍安城到底是谁的地头!

当天晚上,由两个御前一品带刀侍卫和四名龙隐卫看管的钱袋子就在悄无声息之间消失的无影无踪。到了第二天早上准备买早餐的时候,几个侍从被吓得肝胆俱裂,跪在父皇面前一个劲儿地告罪磕头,就差当场切腹自尽了。

父皇也很是疑惑,且不说这苍安城的治安是否真的有这么差劲吧,就算是闻名天下的大盗来了,应该也不会是自己这群护卫的对手才是啊?

惊异之下,父皇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那就是银子根本就没有丢,只是被人偷偷藏起来了而已!

面对疑问,亲自去证明才是最重要的。于是当一群老爷们儿火急火燎赶回房间的时候,正撞上了时间紧迫没来得及脱身,只能独自留下面对众人的回来取钱的小蔡襄。

十五岁的少年施施然坐在桌前,为自己斟了一杯清茶慢吞吞地喝着。窗外,他的那些小伙伴们早就不知所踪了,当然,还有那装满了银票等财物的小包袱。

见到这个淡定少年的第一眼,父皇就来了浓重的兴趣,直接在他对面坐下,把一众护卫都给打发出去了。

没有人知道这俩人究竟在屋里头说了些什么,就算到了现在,蔡襄都没有跟我详说。只知道从房间出来的时候,蔡襄丝毫看不出紧张,反倒是父皇独坐桌前,眉头紧锁。

当天下午,包袱就被送回来了。财务分文未少,父皇也没有计较,只是将少年桀骜不驯的样子深深映入了眼帘。

隔天,父皇就通过府衙找到了蔡家的住址,独自一人上门拜访去了。

此后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父皇养成了一吃完早饭就往蔡家跑的习惯。直到蔡襄已经彻底失去了耐心,威胁说他再登门,自己就要离家出走的话来,父皇才悻悻地回了客栈。

不过自己不能去,不代表就没法见到他了啊。打从被这小子身上闪耀着的无数光点吸引的一刹那,父皇就有了决断、这个小子,必须为我所用!

隔天,蔡家就收到了府衙传来的消息。京中有大员到访,点名要蔡家独子亲自陪着。

接到消息的蔡家人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有蔡襄暗自扶额。这个粘人的怪蜀黍,怎么就这么阴魂不散呢?

当然了,直到那时候他都没想过父皇居然会是真龙大帝,只是觉得他行为举止确实十分不凡,倒也没太当回事儿。

又是将近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南方已经熬过了秋老虎,蔡襄也终于熬过了父皇的纠缠。

自那以后,父皇就再也没有出现在蔡襄面前过。突然少了个熟悉的面孔整天在自己眼前晃悠,蔡襄最开始还觉得有些不习惯。不过后来一想,这跟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于是便迅速回归了过去不着四六,私自挥洒青春的生活中去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