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把自律变成自驱(1 / 1)

认知突破 作家HPJ1wg 3014 字 12个月前

说到自律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我们为什么要自律?为什逼着自己去做一件不愿意做的事?其实强迫大脑去做它不习惯、不适应、感到痛苦的事,本来就是一种低效的行为。既然如此我们为什还要逼着自己去做?其实自律的原理很简单,就是能够遇见更好的自己。一个身材曼妙的美女,长期控制饮食,长期健身,是为了自己拥有美丽的容貌远远高过美食的诱惑,所以她自律。

一件事情,我们不愿意做,无非只有两个原因,要么是动力不够,要么是阻力太强。一件事情,大脑从中感受到乐趣,就会倾向于去做;从中感受到痛苦,就会倾向于逃避——这是我们的本能。当阻力超过了动力,我们就会踟蹰不前、犹豫不决……很多人之所以能够自律,并不是他们喜欢苦行、喜欢逼迫自己,而是因为他们从中获得了乐趣。自律其实是一个伪概念。因为与自己的大脑相对抗,凡事都逆着它的本能来,其实是没有用的,这只会使你不断停留在内耗中,不断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所以真正的自律是什么?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动力超过阻力,使得自己可以始终充满激情,去做想做的事情。这也就是“自驱”。

做不到自律?这不是你的问题

自律其实就是消耗我们的新鲜感,当你不是身心融入到某件事时,一旦过去新鲜感,你就会身心疲惫。

自律的最高境界,是自我驱动

自律的核心其实就是习惯养成,自律是养成一个个好习惯,戒掉一个个坏习惯。做不到自律,绝不意味着你不够好,而是因为这个方法错了。事实上,能够长期坚持良好习惯的人,绝大多数都不是通过逼迫自己来做到自律,而是因势利导,先采取最小的必要性步骤,整体地改善自己的行为模式,等到大脑适应了,再推动一步,进一步改善,再适应……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地接近自己想要的结果。所以推动他们的不是“我必须如何”的自律,而是“我可以做到什么”的自驱。好的习惯永远都不需要刻意去坚持,更不需要虚无缥缈的自律——我们应该让习惯来适应我们,而不是我们去适应它。

好习惯,能塑造你的生活。坏习惯,能毁掉你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习惯无处不在,他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好习惯可以成就未来,坏习惯可以摧毁未来。人是靠习惯生活的,道理仅是用来指导生活。能改变人生的不是你听过的大道理,而是你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习惯。

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没有谁一开始就拥有超人的能力,也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获得成功,成功的秘诀在于生活的点滴,在于平时养成的习惯。习惯是培养出来的,不是天生的。当你改变自己的习惯时,你改变的是你自己;当你没有培养自己一个好习惯时,你就是在培养一个坏习惯。俗话说,“学坏三天,学好三年”,如果要养成好习惯,我们首先要约束自己,直到将良好的做事方法变成一种习惯。

养成好习惯,创造你想要的人生!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习惯,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成功往往是因为习惯的成功,人的挣扎往往也是同习惯的挣扎。当一种习惯形成后,要改变它,将是很困难的。改变旧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旧的习惯总是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不少人往往是一方面想逃脱,另一方面又害怕承受痛苦,结果把自己弄得既矛盾又挣扎,折腾了一大圈,又回到了起点。所以生活中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好习惯,千万把坏习惯不当回事。有时一个小的坏习惯可能毁掉你的人生,同样好的习惯也会跟随你一生。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记者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这样的答案实在是太出人的意料了。记者又好奇地问:“那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学者微笑地说:“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出自《汉书·贾谊传》小时候养成的好习惯就像上天赋予你的本性一样,这些习惯就会如影随形。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衡量教育是不是成功,就看有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很多人一直在习惯养成的路上,但一直都没成功。想要早起,结果任凭闹钟怎么响,就是不起来;想要坚持阅读,结果却沉迷于游戏无法自拔;想要坚持运动,结果往沙发上一躺,就什么都忘了;或者是三分钟热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的你将永远养不成习惯。其实再困难的事,一旦养成习惯就容易了,所谓习惯成自然。不管当初看多难多不容易或多不想做的事,只要习惯了,不但会顺其自然,甚至可以达到无需刻意即可水到渠成的地步。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习惯,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铁娘子”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人物。她曾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有时事务太忙,我也可能感到吃不消,但是生活的秘诀实际上在于把9%的生活变成习惯,这样你就可以习惯成自然,做起事来,也就没那么吃力了”。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比如骑自行车。你刚开始学骑车的时候,是不是需要绝对的专注,要使自行车前进,脚要踩踏板,又要保持平衡,还要管好车把方向。这时候你的大脑皮层会被高度激活,因而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后来当你熟练了以后,是不是发现这一系列的动作基本一气呵成,不需要太多意识就能自动完成?这时因为大脑有弹性可重塑,所以就会越来越擅长你一直重复做的事情,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习惯让我们的效率大大的提高。比如起床后先洗脸还是先刷牙,出门先迈左腿还是右腿,按电梯按钮是用食指还是拇指,那恐怕我们早就累死了。所以大脑进化出一套机制,使得大部分的决策都不需要经由我们的意识。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保证,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首先要改变自己的坏习惯,培养好习惯。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源泉。可以说,获得成功的程度取决于好习惯的多少。所以,每一个渴望成功者都应积极培养自己良好的习惯,为自己的成功增添动力。当一种习惯形成后,要改变它是很麻烦的。因此我们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自觉地、有意识地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防止养成不良的习惯。

为什么很多成功人士敢扬言,即使他们现在一败涂地,也能很快东山再起呢?也许就是因为习惯的力量:他们所具备的良好习惯锻造了他们的性格,而就是这种性格,他们一定会成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