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大小姐走失了(2 / 2)

红宝石行动 作家nc0bBC 22995 字 2023-05-16

“想发财?我今天给你一次机会。”

“真的?”

“算你小子命好。”

“王老板,请你指点。”沈聚财急迫地说。

“哝,看见没有?”

沈聚财顺着王老板眼光寻去,他立即看到了坐在汤圆店里的女子,说:“王老板,你要?”

王老板点头。

“可以啊,阿财愿意为你卖命。”

王老板把脸一绷,质问说,“财头,一个女孩子,对你来说要卖命?”

“王老板,我说错了。纠正,是效力。”

“要多少?”

“我还要带着弟兄们一起干,你是大老板,看着给就行了。”

“动作要麻利。”

“是。”

“不能留尾巴。”

“保证。但是我不要纸钞要大洋。你知道日本人印的纸钞,几乎天天贬值,没法用了。”

“可以。”王老板摸摸衣兜里的大洋,虽然“稀里哗啦”响,但是没有几块钱。他说:“这不够。”

王老板从皮包里拿出支票随手撕下一张甩给沈聚财,大方地说:“我相信你,想要多少,你自己填吧。”

看到递到面前的支票,沈聚财眼睛都红了。手里拿着支票有点发抖,真是生平第一次触及到值钱的小小纸张。他今天算是开了眼界,他手下几十号弟兄们哪里有他这么幸运。支票虽然他拿在手中,怎么使用他是两眼一抹黑。

王老板一眼看穿他,藐视地说:“想要钱的本事呢?出息!我给你填好吧。”

沈聚财有些心疼,无可奈何地把支票恭敬的交还到王老板手中,他睁大眼睛看着王老板往支票上写字。他满腹疑问地小声问道:“能给多少钱?”

“让你满意。两千大洋。”

沈聚财大吃一惊,说:“乖乖,这个女子值这么多钱!”

他本来想问是谁家的女子?他毕竟是财头,心眼多得是,暗暗把疑问埋在了心底,沈聚财打算一边走着一边看着,一定能够把事情弄明白。

王老板下面的一句话,让他的心往下沉了一大截。王老板说:“告诉你,人交到我手中,事情办妥你才能拿到钱。否则,你一分钱都拿不到,你明白吗?”

“我明白,这是我们干这行的规矩,我懂。”

“希望你能明白做事,人我交给你了,一定要给我办好。我走了,这是我们之间第一单买卖啊。”

“是,是,我一定尽心做好。”

王老板起身后,另一张餐桌上两个年轻人也站起身,相距六七步远紧跟在王老板身后。沈聚财看到,两个年轻人的腰间有鼓鼓的一块,很明显那是枪。在上海,私自携带枪支是违法的。王老板的随从敢这么明目仗胆,其背后的势力让沈聚财绝不敢小视。

沈聚财的小眼睛不停地眨巴着,他认识王老板有一段时间,但沈聚财只知道他姓王,是上海蓝妖酒吧老板。沈聚财不知道王老板叫王什么。他问过王老板,王老板笑而不答,就是说不愿意告诉他。

沈聚财站在酒店门口,朝远处的两个混混摆摆脑袋,两个混混立即跑过来,说:“老大,什么事?有没有剩酒剩菜,让小弟打打牙祭。”

沈聚财暗地用手指向汤圆店指指,说:“老七,老八,给我看好里面的丫头,今晚我们有事干了。不能大意,办成事我请你们吃大宴。”

“真的?”

“当然。我什么时候说话不算话。你们又不是瞎子,看到没有王老板才走。”

“看到。老大,还是你神通大,能靠上蓝妖酒吧王老板。”

“注意,这丫头是一个人单溜,要盯住看她去哪里。前面的银行快要下班了,我去验正一下这张支票的真假后就过来,人不要给我搞丢了。”

“老大放心。”

汤圆店的汤圆味道果然不错,肖一凤吃的第一个汤圆是黑芝麻汤圆,又香又甜,肖一凤吃的很舒服。她慢慢品尝,不急不忙地一口气将四个汤圆吃尽,还喝了几口汤。付钱时对店老板说:“汤圆做得真好,下次再来。”

老板热情地回应说:“下次,请一定再来哟。”

走出汤圆店,肖一凤觉得胃里有些发胀,才想起自己是吃过晚饭的,完全是汤圆香味的吸引才多吃了一顿。要化食多走动,那就再遛遛看看,看什么和往哪里去,她心中没有思考。她自己却不知道,并不是走回家的路,恰恰正好相反。

肖一凤向来什么都不怕,何况,她一生又怕过谁?

百货商店门外等候的郝嫂急了,大小姐怎么还不出来呢?大小姐平日什么都不缺呀。当她快步走进商店,一下子愣住了。发现店里没有了大小姐,她问店员,店员推说店里顾客多,不知道她问的人到哪里去了。郝嫂看见商店还有东门,急匆匆走出东门。东门外马路上人不少,左看右看没有大小姐身影。大小姐从这里回家?郝嫂常到这里走动,认识这里的路,这条路的确可以回到肖府,她脚步不停的开始往回走,已经急出一身汗。

肖一凤看到路边停着一辆黄包车,她思绪临时一动几步跨过去,对黄包车夫说:“走。”

年轻的黄包车夫问:“小姐,你请上。去哪?”

肖一凤在车上坐好,说:“外滩,黄浦江边。”

黄包车夫拉起车小跑起来,不忘回头问:“小姐,外滩长得很,你到哪里哇?”

“哪里热闹就去哪,能快些吗?”

“好耶,你坐好了。”

黄包车夫每天挣的就是跑路钱,一路小跑起来不算什么,淌身汗挣到钱回家养活老婆孩子,一家人能够平平安安过日子,就心满意足了。

沈聚财手下的两个年轻混混可就不行了,细皮嫩肉脚底没有膙子,时间不长紧跑慢跟已经是气喘吁吁,小腿肚子开始抽筋了。两个人背靠着电线杆,一屁股瘫坐在地上,两腿一伸再也站不起来了。

胖胖的老八问:“七哥,怎么办?”

个子高高的老七说:“老八,我是跑不动了,我的妈呀命要紧,老大今天交给我俩是什么差事哇?”

老八说:“回去怎么交差?”

老七说:“小子,人家有车,我们两条腿能跑过四个轮子?歇歇,喘口气,回!”

老八喳喳嘴,说:“她坐的是黄包车,两个轮子。”

老七回他一个白眼,说:“傻样,你不能说她坐小车呀。”

老八两手一摊,说:“她哪来的小车呀?”

老七伸手给他一拳,砸在他的肩头,说:“笨死啦。我们就说她男朋友应邀来接她,不就得呐。你要是想跑你就去吧,反正这份功劳我是不要了。”

老八点头,说:“行,听你的,我实在跑不动了。”

老七叹气说:“话说回来,就算你能跑也不行了。没看到黄包车早已拐弯,你知道那个女人要去哪里?”

老八说:“妈的,不知道呀。”

沈聚财大步跑着去银行验支票,恰好银行正在关门,他望着银行大铁门愣住了,怎么办呢?突然,他身后有人对他说:“不放心我的支票?”

沈聚财转身连忙点头哈腰,说:“相信,相信。”

“你的那点小心思,瞒得过我?”王老板挥手叫随从到面前,说,“银行刚刚关门,敲门。”

“是。”一通敲门声,银行拦栅里面的大铁门闪开一道缝,里面有人大声说,“下班了,敲什么,有事明天来!”

王老板上前一步,说:“是我,请给个方便,不为别的事,你帮验一下这张支票的真与假。”

沈聚财连忙把手中的支票双手递进铁拦栅大门里面。

“呵,是王老板。不知道是你来了,对不起。拿来我看看,这是王老板亲自签的单子,不会有错。”

沈聚财接回支票,一颗七上八下的心平稳了。他看到王老板绷着一张凶狠的面孔,慌忙道歉说:“王老板,我该死。你一开口说是给我两千大洋,把我吓坏了,我哪里挣过这么多钱。你大人有大量,千万不要和我一般见识。我这就为你办事去。”

“我以为你已经搞定了那个丫头。哼,你现在该放心了,支票我帮你验过了,两千大洋一个子都不会少你。”

沈聚财点头哈腰小声说:“王老板,请你放心,事情一定按你说的做好。”说罢他急忙往回跑。

黄包车夫一边拉车跑,一边不时回头对坐他车的人殷勤地介绍说:“上海外滩,位于上海市中心黄浦江畔。公元一八四四年(清道光二十四年起,被划为英国租界。北至百渡桥,绵延数里耸立着一栋又一栋高楼,有人数过共计五十二栋。这些高楼风格迥异造型严谨,成为上海十里洋场的真实写照,也是整个上海城市近代史的起点。可以说,黄浦江畔荟萃了上海城市景观的精华。”

肖一凤好奇地问:“师傅,你讲的头头是道,上过学吗?”

车夫叹口气说:“上过,不瞒你,不仅上过学,上学还上到高二哩。”

肖一凤吃惊了,问:“一个高中生,居然拉起了黄包车。是真的吗?让人难以理解。”

车夫说:“小姐,不是你第一个这样说我。我的同学见到我这样,也都大吃一惊哩。没有办法呀。日本人进攻上海时,我刚刚结婚。飞机扔炸弹,把家中服装店炸没有了,父母死了,我身无分文。妻子抱住我痛哭,她还是我的同学哩。为了养活妻子和我自己,无奈之下,我对妻子说,不怕,我身体好,你饿不死!我认识黄包车的头头,我去拉黄包车。”

肖一凤说:“就这样,你开始拉黄包车?”

车夫说:“凭体力挣钱吃饭,不丢人。”

肖一凤说:“你是一个真正的男人。叫什么名字,可以告诉我吗?”

车夫回答说:“屈地华。”

不尽感叹地说:“谁敢相信,一个高中生,为了生存好顽强啊。”

车夫仰天笑着说:“高中生也是人,是人就得顽强地活下去。我还能够活的更好。”

肖一凤问:“怎么更好,能够告诉我吗?”

车夫继续拉车,他的脚步沉稳有力,在人流中穿梭前行。他没有回答肖一凤的问话,肖一凤第一次遇到这样情景,她没有生气,反而开始敬重车夫屈地华。

到了外滩,车夫屈地华脸上汗淋淋停了车,肖一凤含笑说:“师傅,辛苦你了。”

她付了车费后和车夫商量说:“你能不能等我一会,送我回去,我会给你双份钱。”

“小姐,不知你要我等多久?”车夫笑呵呵地询问,能够多挣钱他当然高兴。只是,女孩子要是在这里会男朋友,时间上可就说不准了。别说等一会,等个三会五会,也就是二三个小时也难说呀。这种事,他是遇到过的。

肖一凤的话让他安了心,她说:“不长,我是一个人没有事,来外滩散散心,待会儿就回去。”

黄包车夫立刻答应,说:“小姐请放心,我一定等你。”

夜幕下,外滩游人如织风情别样。肖一凤转身向江边走去。外滩上的晚风轻拂着肖一凤的发丝,柔情地抚摸住她的脸颊,缓缓地摇曳起她的衣衫,让她感到好怡人呵。她兴致勃勃地说;“外滩淋漓尽致地彰显着上海的华贵和浪漫,一座不夜城尽在这里让人迷醉。我身为航运世家,知道外滩这条路,曾经是无数的纤夫和苦力踩踏出来的纤道。如今,变成了风水宝地,——东方华尔街。徜徉其间颇能感受到一种刚健、雄浑和华贵的气势。任凭时间的冲刷,潮流的更迭和往复,延绵千年的黄埔江如今依然在岁月长河里绽放着自己的异彩,折射出上海人的匠心与智慧。”

夜晚带来的华丽梦幻中,她神往地说:“如果一鸣在身旁,今晚的世界更是美不胜收,美得肯定让人陶醉啊。”

肖一凤长的模样十分端庄大气,站在哪里都是一道惹人瞩目的靓丽风景线。她转脸看到了马路对面的电话亭。一时高兴,说:“电话亭就在号称外滩第一楼的楼下,找他出来,多好呀。我告诉她,我在外滩,四面八方的灯光向我拥抱过来,我是真正沐浴在灯光中。可惜的是,唯独缺少一个人,就是你。”

她兴致勃勃迈腿走了几步,却簌然又止住脚。她说:“一鸣他不会来的,喊他也没有用,他太忙了,天天忙到深夜。”

肖一凤怅然若失地返回江边。望着涛涛江水,悠然地说:“黄浦江受潮汐影响,每天有两次明显的涨潮和落潮现象。一天之内,水位落差在四米以上,如遇到天文大潮落差更大。”

望着江水,肖一凤抬起手将一直握在手心的几个玻璃球,一个接一个“嗖、嗖”地全部扔进江水中,反正闲着无事,她想看看自己的臂力有多大,又能够把小小的玻璃球扔到多远。

她举手投足之间都显示出从容和自信,挥洒自如的动作让她美的更加真切了。

“好!”她的身后,突然有人在用劲拍手鼓掌。鼓掌声还不止一个人两个人,而是七八个人。

他们中间,一个长相俊俏身材适中的年轻人,不慌不忙望着肖一凤。他一身白色高档西服,红色夹白条领带,脚上也是白皮鞋。他并没有靠近肖一凤,而是在相距三四步远站住脚,很有修养的点点头,十分文雅地招呼说:“我是陶智林,英国牛津大学经济系毕业。哝,上海外滩第一高楼,英国亚细亚火油公司业务部经理。小姐,你气势不俗令人敬仰。请问芳名,我们交给朋友吧。”

肖一凤眼皮一耷拉,不屑地想转身离去。“呼啦”一下,七八个人一下子将她围起来,似一个水桶密不透风。肖一凤一眼看出来,他们是一拨经常用这种手段对付女孩子的家伙。个个相貌堂堂衣着整洁,一般来说很难把他们和街头混混们相提并论。

“你们想干什么,滚开,让我走。”肖一凤厉声地说。手已经在外面触及到小提包里的手枪,她是有备无患吧。

陶智林果然开始实施第二步,嬉皮笑脸地靠前一步,伸手要拉肖一凤,被肖一凤一巴掌打掉。没有料到他立即大声叫起来:“打人啦,打人啦!”

他旁边的人乘势一起哄起来,叫道:“哪有女孩子不讲道理,伸手就打人!”

“不行,拉她去警局,叫她好看。”

这是一个无法预料的意外。正当几个人要一起动手拉拽肖一凤时。肖一凤已经掏出小提包里的手枪,枪口直接顶着陶智林的颈部,随手利索地拉开手枪保险,严厉地喝道:“你想找死?”

陶智林一下子吓愣了,这个久经情场的上海滩阔少,竟然当众裤裆里“哗哗”尿流了一地。

肖一凤厉声说:“想活,让他们都到你身体后面去。”

“快,到后面去。”陶智林慌忙摆手,众人立即躲到陶智林身后。

其中有一个人拔腿跑走,嘴里大叫:“警察,警察,快来呀,这里有人拿枪杀人啦!”

“笛——!”两个巡警吹着警笛快步跑过来,说:“谁敢开枪,在哪里?”

“警察,就是她!看,枪在她手中。”

“杜队长,怎么又是陶智林带着这些人搞事?”一个警察对另一个警察不瞒地小声嘀咕说。

“他仗着英国亚细亚火油公司牌子,我们先查拿枪的女孩子。”一声声警哨声中,前后又有两拨警察从远处跑来增援。

看见有警察走来,肖一凤心中放松一些,她用枪狠狠抵了对方一下,把拿枪的手放下来。

“哎,把枪递给我!”杜队长高声叫道。

“为什么?”肖一凤把枪放进小提包。

“嗨!她敢不听队长的命令。明明不把你杜警官放在眼里。”刚才喊警察的人高声挑唆说。

他的话未停,肖一凤已从小包里拿出一个小本,递给杜警官。

“你有持枪证,怎么办的?”杜警官斜着眼瞅住肖一凤,又紧紧盯了陶智林一眼。

“会不会有假?”陶智林心知肚明,立刻把一沓钞票塞进杜警官裤袋里,悄声地说,“帮我搞死她,我请你喝大酒。”说罢,他骄横地怒目盯着肖一凤,得意地说:“小美人,你竟敢拿枪抵着我!瞧我怎么搞死你个臭丫头!”

“你的持枪证怎么办的?我要仔细审核。持枪证我没收,枪我也要没收,拿过来。”

“凭什么?”

“呔,胆大,你敢顶撞我?”

肖一凤脑筋一转,说:“警官,你想没收枪证,可以呀。不过,倒是有一个人一定不同意。”

“谁敢不同意,今天,天王老子来了我都不怕。”

“真的吗?”

“当然真的。”

“李齐万。”

杜队长遽然一怔,说:“你认识李局长?”

肖一凤趁机从杜警官手中抽回自己的持枪证,不再搭理他,而是分开众人,几乎是用命令的口气说:“杜警官,你跟我来!”

“上哪去?”

“马路对面就是电话亭,我打电话,让李齐万告诉你,这本持枪证是谁签发的。不算远,你不敢跟我来?”

杜警官犹豫之中,陶智林火上浇油,说:“一个女孩在虚张声势,吓唬人哩!你是队长,还怕她?她不可能有你们局长电话,她就是有,局长大人已经下班回家。我敢说她打不通电话,我们一起搞死她!”陶佟林又把一沓钞票塞进杜警官裤袋里。

“走,你找不到李局长,我把你抓进警局,关你三天,看你还横不横!”杜警官自己横下一条心,在众人面前不能掉面子,他挺起胸脯一步不离地紧紧跟在肖一凤身后,一起走到外滩第一高楼下的公用电话亭前。

电话亭里,肖一凤很快拨通电话。杜警官站在她旁边,毫不留情地监视着她的一举一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