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罗马龟甲阵,碰到汉帝国火炮,上演排队炮毙!(1 / 2)

是役,双方的军队在人数上旗鼓相当。

罗马共和国出动了十万士兵,重步兵六万人,轻步兵两万人,骑兵一万,辅助兵一万人。

大汉帝国共出动了八万兵卒,重步兵一万人,轻步兵两万人,骑兵四万人,辅助兵一万人。

罗马大军的指挥官正是四十岁的庞培,他十七岁从军,辗转西西里和北非为罗马共和国开疆拓土。

最大的战功就是协助克拉斯镇压了斯巴达克起义,并凭借这个功绩,出任了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

此时的庞培是罗马共和国前三巨头中的佼佼者,但是他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和挑战。

前有威望更高的克拉苏,后有势头更猛的凯撒,庞培必须要想尽办法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这几年来,他才会不顾一切地要向安息开战,并利用战功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所以,庞培看得知远东的汉帝国军队向安息宣战之后,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他想办法说服了元老院,将罗马共和国最精锐三十个军团派到了他的麾下,发动了对安息的战争。

一路所向披靡,让庞培一日比一日骄傲,最后才会向汉帝国派出使者,声索整个安息帝国的领土。

他以自封的“安息帝国庇护者”的身份,勒令汉军退出安息帝国全域。

至于大汉骠骑将军韩增,其人生轨迹倒是和庞培有些许相似。

他也是自幼从军,三十年的行伍生涯,让其成为了一个经验丰富、大开大合的宿将。

这次领兵出征,目的就是攻灭安息帝国,如今胜利唾手可得,又怎可能拱手让给他人。

有了这么大的分歧,双方也就没有任何谈判的余地了。

底格里斯河右岸的这场战役不可能避免。

鼎新十一年的秋天,双方在不断的试探中寻找着战机。

虽然互有胜负,但没有任何一方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对峙持续了整整一个月,双方终于沉不住气了,精锐尽出,准备进行最后的决战。

从人数上来说,罗马共和国的军队略胜一筹,但是在步兵武器上,大规模普及了铁器的汉军更强。

罗马军队以重步兵为军团的核心;而大汉军队此次则以骑兵为主力。

底格里斯河东岸地势平坦对但是却非常狭长,并不适合骑兵运动,这也是庞培选择在此与汉军决战的原因。

庞培以为,在罗马重步兵那紧密的阵型之下,大汉帝国的轻骑兵不会有太大的作为。

十一月初一,双方的主力部队在底格里斯河东岸摆好了阵势。

午后时分,罗马大军中的精锐重步兵率先出动。

在军乐声中,罗马大军举着鹰旗,向一里之外的汉军步兵发起了冲锋。

两边的兵卒填满了整个幼发拉底河幼安,成千上百的鹰旗和汉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庞培和他麾下的将士们,看着更远处的汉军骑兵,自感胜券在握,行进的步伐轻快而果断。

然而,双方的兵线还有百步远时,最前沿的罗马士兵看到对面的汉军阵列突然打开了。

紧接着,五十多个从未见过的“巨大铁器”从军阵中显露了出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